劉樹水 焉華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社會對電力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并且對電力的依賴性也逐漸提高。在整個電力系統當中,輸配電及用電工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個電網運行的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在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存在的線損問題,不僅會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對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對社會的安全生產構成一定的威脅,同時影響供電服務的質量。
關鍵詞:輸配電;用電工程;線損管理
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的概述
1.1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的含義
線損,是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一項常見性、客觀性的耗損問題,它主要指的是電力工程網絡在進行電能的分配、輸送、管理等工作時,對電力資源造成的一些必要和非必要的損失。
1.2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的分類
按照種類,線損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即:①理論線損即通過相關理論結合電力網絡的實際運行模式、輸電設備參數、實際負荷以及潮流分布等所得出的電能損失。②統計線損即通過對電能表指數進行統計所得出的售電量和供電量之差。③管理線損即電力網絡因相關管理因素造成的電能損失。④定額線損即綜合考慮電力網絡實際運行狀況后測算出的線損指標。⑤經濟線損即電力設備在實際使用中產生的最低線損率。
二、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發生的原因
2.1對反竊電技術的忽視
對竊電現象,正確的做法是加強反竊電技術的先進程度,但就當前我國對反竊電技術的實行來看,對于反竊電的重視程度不足,基于電力工程的發展角度上說,對反竊電技術的忽視就是對自身的收益進行傷害。
2.2電網網架結構不合理
在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線損管理的過程中,由于電網結構的布局不夠明顯,導致線路受損。近些年,都市的電網建設雖然在不斷地進行提升,但是實質上卻低于城市負荷的增長速度,再加上缺乏大量的電網建設改造資金,使都市電網的發展與負荷增長的速度存在了一定的差異性,都市用電的負荷情況在逐漸提高,由于電網建設長時間停滯,使中壓、低壓配網的網架機構不具有一定的堅固性,而且線路也非常的老化,十分薄弱,特別是在一些老舊的居民區,低壓配網的配置水平不高、容量不大,嚴重增加了電網的線損率。
三、配電用電工程當中線損管理的要點
3.1重視建設材料質量
在進行配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當對建設方進行嚴格要求,保證其按照相關設計圖紙以及標準進行建設。避免建設過程中出現偷工減料等不良事件,一旦發生使用質量不過關、絕緣性能較差的導線,不僅會產生一定的線損,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電路短路,對整個供電系統的穩定性造成危害。加強對建設材料質量的重視程度,可以從根本上降低由于導線不合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除此之外,具有較好絕緣性的導線還同時具有更好地耐腐蝕性,其使用壽命較不合規材料要有所加長。
3.2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
電網運行過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對其安全性造成影響,比如人為破壞、惡劣天氣以及周邊樹木等,不僅可能到時線路短路,嚴重時還可能由于電線脫落而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電力企業應當通過定期培訓、不定期交流等形式來對輸電配電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風險意識進行提升,進而不斷提升輸配電用電工程的安全性。
3.3重視抄表、核對以及收費管理工作
造成配電線路線損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輸電線路中本就存在的質量不過關以及輸電線路格局不合理;其次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到人為因素的硬性。針對后者需要加強對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線路的檢修力度,對可能存在隱患的位置進行重點檢查。同時加強對竊電、漏電等不良現象的監管,從根本上為提升線損管理水平提供堅實保障。
3.4重視線損管理制度的建設
如一套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證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線損管理水平的決定因素,要想結合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管理制度,就必須引入科學管理辦法,比如建立專職管理小組,進行崗位職責的細化并落實到個人身上,從根源上提高管理效果。除此之外,還應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保證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線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5優化電網線路的布局結構
據上述可知,我國現階段電網在設計布局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由于區域經濟發展情況與水平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地區的輸配電線路以及用電工程福安滿足當地電力需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電網結構進行不斷優化調整,通過適當增加電網分點等方式來提升供電效率。與此同時,務必做好輸配電線路的定期檢測,防止由于安全隱患的不及時清除而對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3.6優化計量設備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計量設備主要是電能表,騎在精準度方面的要求較高,為了不斷提升電能表的計量準確性,需要對電能表進行及時檢修或更換,盡可能地避免出現虛報、偷電竊電等不良現象。與此同時,精準度較高的電子表除了能提升計量準確度之外,還能減少電能在電能表上的損耗。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輸配電線損管理過程中積極引入信息技術,比如采用GPS負荷與計量表整合的方式來濟寧共同管理,實現付費、抄表等常規項目的遠程操作,防止因人為因素而出現用戶竊電或抄表數據不實等情況。
四、結語
綜上所述,輸配電用電工程中線損問題的產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線損不但會影響電力系統的運行與發展,而且增加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不符合節約型社會發展的理念。在現代化電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想保障電力企業的安全性發展,就應該在電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加強對其發展中的線損管理進行分析,并且要根據輸配電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現狀,及時地調整線損管理的要點,要保障在線損管理的要點實施中,能夠及時地將輸配電工程建設管理的安全性建設工作落實好。
參考文獻:
[1]王蓮.關于自動化技術在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09:187.
[2]徐桃紅.淺析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J].通訊世界,2016,15:205-206.
(作者單位:乳山市供電公司)
作者簡介:劉樹水,1969-08-02,男,籍貫:乳山市夏村鎮爐上村,大專,職稱:技師,研究方向,輸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