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
摘要: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的加強,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基于綠色建筑這一建筑業未來發展方向,針對目前存在的建筑水資源浪費問題,提出能有效節水節能的新技術和新措施,旨在為實際的給排水設計提供技術參考,提高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水平。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水;節能
能源供不應求和水資源短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中國又是一個水資源短缺、人口眾多的國家,對水資源的需求巨大。因此需要加大力度,達到節能的效果。建筑節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建筑給排水工程節能又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積極研究如何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建筑給排水工程的能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有利于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
1建筑工程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應用必要性
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的應用符合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為了進一步滿足節能社會的發展需求,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當引入先進的節能節水理念,切實配合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才能夠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現狀,從而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筑工程應用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能夠不斷提高自身設計水平,由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環保型建筑得以有效應用也成為當前建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方向,所以設計單位要想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占據主要地位,必須要不斷地引入先進的設計理念,切實做到節能降耗。通過加強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的有效應用,增強人們節水意識,正確認識到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意義,制定科學完善的用水計劃。政府也可以結合相關的行政政策以及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條例與規范,才能夠為給排水節能節水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切實降低水資源污染,實現水資源的有效應用,從而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2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的應用
2.1避免熱水系統產生過量無效冷水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建筑的細分使用功能逐步完善,熱水供應已經成為一項基本功能,需要作為給水系統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設計。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熱水供應都有水量浪費情況,表現為啟動裝置后,需要放掉很多冷水才有熱水流出。被放掉的這些冷水,無任何效益,屬無效冷水,造成水量浪費。其產生原因包含多個方面,需要從不同的環節入手,以減少其產生與排放。
對于新建建筑,以支管與立管循環為宜。當不采用循環管時,會產生很多無效冷水,不僅無法滿足節水節能要求,而且對正常使用也會造成影響,在今后的設計中應予以淘汰。現行規范指出,熱水循環需從下列方式中選取:干管、立管和支管。循環方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無效冷水產生量。立管循環雖然節水量少于支管,但是節水效果好于干管,其投資可以在12.5年后回收完畢。基于此,相較于干管循環,采用立管循環能帶來更好節水效果;而相較于支管循環,采用立管循環又更具經濟優勢。干管循環雖然在回水方面成本相對較低,但它的節水效果不明顯,其投資需要在12.7年后回收完畢,時間長于立管循環。因此,無論是從成本或節水角度考慮,都不建議采用干管循環。通過以上分析,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對新建建筑而言,熱水系統必須采用循環方式,并優先采用立管循環。
同時,需要對已有的無循環管的熱水系統應加快速度設計改造。例如,現在我國依然有很多建筑的浴室為無循環模式,每天都要產生和浪費很多無效冷水。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無循環系統的布管比較簡單,能減少造價。但實則這樣會增加運行成本,降低服務效果,得不償失。因此,應加快速度進行設計改造。
在目前的綠色建筑設計中,會進行局部熱水供應的設計,設計中應做到縮短局部管線長,并做好管道保溫設計。當熱水器和衛生間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時,使用熱水前,都要放掉很多留存于管道中的冷水。加之熱水管缺乏保溫措施,使管道中的水快速散熱,所以關閉掉熱水器后一段時間再開啟,還要放掉很多溫度較低的水。在這種情況下,隨著熱水管線長度不斷增加,產生的水量浪費就越多。對此,可采用以下措施來解決:首先,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充分考慮建筑的使用功能與布局,而且要對節水因素予以高度重視,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縮短熱水管線;其次,做好對熱水管線的保溫設計,配置回水系統;再次,嚴格執行相關技術規范及設計要求,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除適宜的循環方式外,設計中還可以采用其他措施。例如,對循環管道進行同程布置;當項目為高層建筑時,需要對冷水和熱水系統進行豎向分區設置等等。
目前,很多溫控裝置都缺乏靈敏性,導致熱水太涼或過熱,這樣在調水溫過程中也會造成浪費。對此,建議設計時采用帶恒溫裝置的新型龍頭,確保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溫度符合要求的水,避免在溫度調節過程中產生水量浪費。
2.2采用自然能源獲取熱水
由于太陽能是一種清潔性的能源,可以持續性使用,而且還具備一定的安全系數,通過太陽能能夠獲取相應的熱量,有效地節約電能等各項能源。人們在獲取太陽能資源時,需要利用太陽能設備,并且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防范自然災害,使太陽能設備能更加安全,如果在雷雨天或冰凍天氣使用太陽能設備,則很容易給太陽能設備造成一定的損傷,使水資源造成二次的浪費,所以要根據合適的地點選擇太陽能設備來進行使用,從而更好地利用太陽能設備,獲取清潔性的能源。在使用太陽能時要通過集熱器串并聯的方式,并且將太陽能設備放置到相對安全可靠的地點,使水流能夠達到平衡,有效地提高熱量的利用率,避免產生熱損失現象,同時利用輔助加熱的方法,并且還可以通過保溫材料的應用對所加熱的水體實施保溫,從而將資源達到最大的利用率。
2.3運用智能化加壓設備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給排水工程通常采用簡單的泵箱結合的供水模式,可是,隨著時代發展,這種機械式的供水方式在長期應用過程中很難確保水量水壓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用水。所以,設計人員要在建筑物中設置智能化加壓設備來實施供水,應用這種新型的節能節水技術,可以擴大供水設備的使用效率。例如,當前很多建筑物中,尤其是高層建筑物,在設計供水設備時選用帶人工智能管理軟件的供水設備,可以通過長期運行數據,分析不同時段、不同使用功能中水量、水壓的變化,優化供水設備中水泵的運行臺數,提高供水效率,達到節能用水的效果。這
3結語
綜上所述,節水節能是綠色建筑主要目標之一,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應針對避免超壓出流、避免熱水系統產生過多無效冷水采取合理可行的新技術和新措施,同時在滿足供水要求的基礎上,采用智能化供水管理軟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避免浪費。如今,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建筑業發展主要趨勢,但想要真正的普及綠色建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張旭.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
[2] 程偉.芻議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新技術應用[J].科技風.
(作者單位:德州市建筑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