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
初中,我在兩所學校讀過書。初一時,爸爸調到了臨鄉的初中任教,他擔任初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老師。本來在小學升初中考試中,考全鄉第一名的我,必須跟著爸爸去臨鄉的初中學習。這所初中的名字叫承坪中學。承坪是一個公社,后改為鄉,在我老家所在的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平背鄉的上游地帶。
爸爸調到承坪中學時,正是承坪中學發展得最好的時期,它的教學質量在縣里二十多所初中里比較靠前。我去承坪中學讀書時,承坪中學還有圖書室。學校還有一大塊菜地,每個班級都可以分一塊,班主任指導學生種瓜種豆,每年的蔬菜幾乎可以自給自足。食堂伙食也很好,經常可以吃到豬肉。據說學校食堂幾個師傅利用剩飯剩菜喂了幾頭豬,因此,每隔一兩月,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吃到豬肉。過年的時候,每位老師還可以分一塊。
對承坪中學最好的記憶當然不是吃肉,一是圖書室,二是老師。圖書室只有一間教室那么大,但書不少,有一些紅色經典書目,還有少量文學名著,我如饑似渴地讀。有一次,我甚至還偷偷撬開門進去拿了一本《三國志》,回到家,發現全是繁體字,還是豎排的,得從右往左讀,我一點也不習慣,但還是耐著性子,一個字一個字讀完了。后來,我忍不住再讀一邊,反而入迷了。那時候,因為酷愛讀書,繁體字的識字量很大,有益于文言文理解,無聲之中提高了我的語文學習能力。
初一有三位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班主任姓李,對學生非常嚴厲,但對我總是網開一面,因為我學數學勁頭比較足,每次考試都能拿到好成績。不過,有一次,我沒考好,只考了75分,父親很生氣,他沒追究緣由。我自覺慚愧,幾天都不敢大聲說話。因為有幾次上數學課,我偷偷跑到了永樂江邊捉沙鰍。沙鰍和泥鰍不一樣,泥鰍是在水田里,沙鰍是在河邊淺灘上的沙子里生活。沙鰍背上有刺,捉起來要小心,不然會把手刺傷。因為沙鰍有刺,口感差,很少有人捉來吃。但我覺得很好玩,好幾次去捉,而且一捉就是一小桶。父親以為我是課后去捉的,竟然洗凈用茶油,再切些辣椒和蒜葉,爆炒了給我和姐姐吃。沙鰍沒有泥鰍肥碩,肉質也沒那么細膩,但在那時候,也不失為美味佳肴。
語文老師也姓李,是學校里年齡最大的。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笑,講話時,聲音很大,笑聲很爽朗,有感染力。只要他在哪兒,哪兒就笑語喧嘩。李老師很喜歡我,每次布置作文,都特意看看我寫得怎么樣,只要寫得好一些,他就當范文讀。記得有一次,他布置我們寫課間休息的一件趣事,我講述的是和同學做疊紙游戲的事,他覺得很棒,還拿到食堂,當著正在吃飯的老師們的面讀了起來,直夸我聰明、機靈,還說我以后會有出息。父親聽了當然很受用。
英語老師姓張,個子很高,特別瘦,顯得文弱。但也愛笑,態度和藹,對每一位學生都比較有耐心。我很喜歡聽他講課,所以英語課學得很好,幾次考試都是滿分。
初一生活就因為這幾位老師而有了比較深的記憶。前年回老家,縣文聯李主席領著我去參觀了承坪中學,學校完全變了樣子,雖然基本的校址還在,但校園里的建筑和布局不同了,校門砌得高高的,豎立在一條水泥路邊,給我很陌生的感覺。我讀書時,那里是敞開式的校園,沒有圍墻,沒有大門,反而覺得很舒暢,現在面積也不小,可就是顯得拘謹和封閉。
初二時,父親為了照顧家里,調回了平背中學。雖然我在平背中學是以第一名成績升入高中的,若干年后,不少老師還都以我為驕傲,可我對平背中學的印象卻淺了很多。
我很懷念初一生活。三四年前回老家,聽父親說,初一教我課的那幾位老師都已經作古,我有些傷心,但也只能感嘆時間的不可逆。時光荏苒,我也只能在回憶里懷念他們了。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