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長龍
可持續發展學習素養是學生通過“尊重課堂”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是學生在課程學習和實踐活動中掌握的具有該學科特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體育學科可持續發展學習素養的核心能力以學生發展素養為核心價值追求,主要包括運動認知能力、健身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是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整合。
現代學生需要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既能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又能提高吸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水平,而這一目標的達成可以依靠“合作學習”來完成。“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習小組的優化組合,在具體的教學中還需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來組合學習小組。從合作學習的功能來看,比較理想的是異質分組的方法,這樣的劃分方式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什么是異質分組
異質分組,即“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它具有小組之間的競爭性與激勵性等基本屬性,既為小組內學生間的互助提供了客觀條件,又為激發小組間的集體榮譽意識提供平臺。異質分組要求成員在成績水平、才能傾向(領導或輔助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有異質性,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互補互助,小組成員各司其職,職責分明,全面互助,使每位學生都能主動投入。在小組成員關系融洽的基礎上,還可以實行角色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能嘗試不同的任務,并在角色中得到鍛煉,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為什么要進行異質分組
在傳統的小組活動中,小組成員往往沒有明確的個人責任,這容易導致“責任擴散”,小組成員各自為戰,一盤散沙,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針對這種不足,異質分組強調在小組活動中必須明確每個組員的個人責任,以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合作,要使學生認識到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也就是小組成員之間必須互相依賴,“榮辱與共”。
“組內異質”有利于組內學生的協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不同智能優勢的發揮,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激發成就動機。而“組間同質”(基本相同的成員結構),則有利于開展公平競爭,營造和諧而又不失緊張的學習氛圍。
異質分組模式在體育學科中的應用
小組構建要合理、均衡,實行全員激勵 合作學習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學習互助小組”,小組成員的搭配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有意識地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在集體比賽中,兼顧不同性別和不同性格的學生,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充分體現個人價值和同伴之間的協作互助,尤其是讓學生在競賽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合理調控合作過程,實行評價激勵??要使小組合作取得實效,教師就必須對合作過程進行合理調控,進行必要的提示、點撥、設疑、答疑、引導和組織等。首先要明確合作的內容和要求。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前,一定要交代清楚合作的任務和目的。其次要調控過程。小組合作不能只注重小組的目標,而是要實現“人人進步”,既注重培養體育尖子,更要重視體育差生的轉化。三要調控時間。在小組合作中要給學生留有松緊適度的時間,既不能時間太緊,形成“假合作”,又忌讓學生漫無邊際地合作,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四要發現問題,尋求典型。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留心觀察,發現問題要及時討論、糾正,善于抓住兩種典型,以便在反饋、交流時“以點帶面”。
達成效果及分析
激勵學生發揮最高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異質小組強調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任務共同分擔,每一個成員的成功都會給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帶來榮譽,從而激發學生奮勇爭先,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使學習任務得以有效、快速地完成。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實驗班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越來越強,他們不但在體育教學中互相協作,還把合作學習和競爭的精神推廣到其他學習領域。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個人的好勝心融入到本小組與其他小組的競爭之中,無論成敗學生的個人競爭意識都得到了培養和加強。
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如存在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教師在編組時采取異質分組法,小組內的搭配兼顧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優劣和興趣愛好的差異,合理搭配,優化組合,使組內優劣互補,組外水平相當。當然,合作學習活動的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教學實效考慮,設計多樣的合作形式,在提高學生參與熱情的同時,明確每個學生的個體責任及參與力度。
總之,正如林格倫所說:在文明世界中的人們,真正需要學會的本領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領,以及教會別人也這樣做的本領。培養體育核心素養,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學會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現代的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很大,學生若不具備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會產生各種心理疾病,這就要求每一個個體都具備健康的心理調節能力,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昌盛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