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良
在剛接觸物理學科時,初中生會充滿好奇,但又會對物理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內容感到茫然。而在初中階段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意識和科學態度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有益的。物理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新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很少有時間進行學習,都是以已有經驗進行教學,久而久之,教師就成了教書匠。教書匠把學生教成了“木頭人”,缺少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也就是科學素養低。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實,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當今時代知識爆炸,科技迅猛發展,社會發展快速向前,時代在呼喚具備科學素養的人才。教師的知識應為湖泊,一個有活水不斷注入的湖,知識取之不盡,而又與時俱進。
初中物理教師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老師,教師的科學素養水平直接決定了學生科學素養的起點。因此,物理教師要有使命感,要多學習,多鉆研,多交流,多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物理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挖掘生活素材,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與生活的關系是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形成物理核心素養的鮮活源泉。物理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物理情境”。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同時把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物理既來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
例如,雞蛋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雞蛋剛從滾開的熱水里取出時,如果急于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但如果將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蛋殼就可以很容易地剝下來。這其中蘊含的物理原理就是一般的物質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但不同的物質在受熱或冷卻時,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雞蛋是由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中,蛋殼溫度降低,會很快收縮,而蛋白并沒有收縮,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很容易剝下來了。這個物理原理可以應用于生活的很多方面,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如果是由兩種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那么在選擇材料時,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如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會廣泛采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即使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堅固。相反,有些電器元件則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制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可以制成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輝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關注科學前沿與物理教學的結合
物理學是一門實踐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物理教學應當把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引入課堂,讓學生掌握新知識,避免用陳舊的課本禁錮學生,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物理教師要通過新知識的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實現物理學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物理教學和科學前沿相結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從自身做起,關注和追蹤前沿物理知識,提高自身的學術修養,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第二,教師要結合新知識、采用新方法對自己的知識進行重新組織和梳理,以便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教師要善于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避免用太過絕對和確定的邏輯阻礙學生的質疑精神。第三,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開放的教學態度,鼓勵學生多創造、多思考、多疑問,同時教學過程也沒有必要全部安排在課堂上,可以讓教學深入家庭、工廠、生活。
言傳身教,客觀分析各種現象和數據
在眾多的初中物理課堂實驗或探究中,教師會遇到由于數據偏差或錯誤而無法得到預定結論的情況。這恰恰是一次師生探討、合作、相互學習的機會,一次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的好機會。教師實事求是、認真分析、虛心學習的態度,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學在其后。無言中的身教,勝過數句箴言。
此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數據出現偏差或錯誤的情況時,教師也不能輕率地給出正確或錯誤的判斷,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處理各種現象、數據,正確的給予表揚和激勵,并嘗試多種方法進行引申和拓展;錯誤的要引導分析,辨因糾錯,總結歸納。
物理學科與多學科的整合
盡管物質科學是科學的主要部分。但科學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科學的方法和技能、不同的科學領域及科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不同的科學領域又包含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等,它們之間聯系緊密,不可割裂。所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依靠多學科的整合。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