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的聽力是學生的難點,雖然在考前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但是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考查聽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驚慌失措的現象。針對學生的現狀,筆者結合考題,從聽前、聽中、聽后,都給予了正確的方法指導,讓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中有章可循,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做聽力考查的內涵,有效提高英語聽力的正確率。
【關鍵詞】聽力;答題技巧;考察方式
【作者簡介】白雪,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程橋高級中學。
高考的聽力問題一直是教師非常關注的話題,雖然在考前給學生說明要仔細聽獲取有效的信息,能夠根據聽到的內容做出相關的判斷,甚至在過程中能夠理解說話者的意圖等等,雖然反復的強調,但是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中,還是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根據近幾年高考的聽力的失分的現狀,筆者談談自己粗淺的觀點,以及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措施:
一、高考聽力考察的方式
高考的試題包括兩大項20分鐘,計20小題,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聽力的內容從不同的選項中選出正確的選項。第一部分是短對話。每個小題答題的時間約10秒;第二部分是對話或者獨白答題的時間約25秒,總詞匯量為1500個單詞。
二、高考聽力考試的答題技巧
1.聽力考查之前。學生在答題前,盡量能把題目看一遍,不要忙著做下面的題目。讀好題目就是測試聽力的前提。當下的高考生拿到試卷到開始聽聽力的時間大約是3分鐘,學生在這段時間內不要去通讀整張試卷,而是要能把聽力的內容迅速地看一遍,這樣聽聽力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因為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就是人們把看到或者聽到的儲存在意識中,對理解所看到或者聽到的內容能給予幫助。短期記憶對聽力十分重要。能夠記住聽完的內容對理解全文,做出應答是關鍵。可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多數人的短期記憶的時間和效果都是有限的。根據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只能記住7個不相關的單位,記憶的時間只能持續1分鐘。可是看完聽力的內容至少是3-4分鐘。因此在播放聽力之前不要把聽力的內容從前到后看一遍,而是要對第二項內容進行看,這樣能夠有著短暫的記憶,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才能不斷地在聽力內容中提取相關的信息,才能做出有效的應答。當然學生在看題的過程要能用筆畫出相關的關鍵詞、中心詞,能夠找出幾個選項中差異,這樣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具有側重點的去聽。有時高考的聽力涉及一些特殊的疑問句,考生要能根據特殊疑問詞,問什么選什么,學生能夠做到預測,利用好自己儲備的知識和英語的文化提前預熱,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個選項的都要通盤考慮,找出他們只見內在的差異,這樣就能提煉出正確的答案。
2.聽力考查過程中。高考中的聽力考試,學生的精力是高度集中的。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學生還有走神的,聽力的內容不可能等待我們,即使沒有聽懂或者聽清,學生要學會放棄,準備下一題,如果死扣這道題會影響下一題,或者整個段落的理解。學生要把握那段時間的重要性,特別是剛開始的這段時間,也就是前五分鐘很重要。據近幾年聽力試卷的分析,前五題也是錯誤率最高的,失分最多的。可能的原因就是讀一遍,學生還沒有完全走進考試的狀態,聽不清第一題,就開始出現遲疑的狀態,緊接著第二題又錯過。因此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這個時候學生要學會放棄,不要糾結在一題上,能拿下的一定要拿下,這樣,就做到盡可能的失分少。根據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來看學生的,第二題設計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演講稿或者記敘文,學生在聽每一句話的時候要能理解其內涵,捕捉短文中的有效信息,例如涉及的人物、時間、地點、原因等等學生要能正確地捕捉到這些信息,才能有效找出正確的答案。
在聽的過程中,學生要能抓住問題的關鍵詞,能夠根據提供情境、說話者的角色等進行簡單的加工,迅速歸納,適當地做一下記錄,這樣就能找到相關的信息。因此,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中,能養成記錄的習慣。在聽力內容較長,而且干擾較多的情況的下,能用速記的符號記下關鍵詞,這樣就能提高聽力正確率。
考查的中心思想是測試聽力的主要內容,因此,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要能抓住句子的主干,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其實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掌握規律獨白或者記敘文的主題句往往出現在文章的首句,只是偶爾出現在文中或者文未。短文的主題句就是中心思想,其他的句子都是圍繞著這些主題思想來完成的。聽清主題句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其余細節問題,要靠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效儲備。但學生在聽聽力的過程中要能改變自己猶豫的狀態,排除一切的干擾,進行有效的處理。即使聽不清,沒有選擇出正確的答案,也不能出現情緒低落,更應該集中精力,去聽下面的題,或者做出記號,等聽完聽力在去猜測。
3.聽力內容播放完之后。聽力內容播放結束,并不是意味著聽力題目徹底結束了。此時,先不要忙著做下面的題,而是回過頭來,看看哪些題目沒有選擇出正確的答案,如果存在沒選出的答案,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儲備的知識,排除可能的選項。
三、 結語
學生在考聽力的過程要能準確地把握幾個時間段,一是考前的時間,二是聽后的時間,讓學生會利用這些時間讀題,形成短暫的記憶,然后根據文本的信息邊聽、邊理解甚至能用特殊的符號記錄相關的信息,結合自己的歸納提煉選出正確的答案。
參考文獻:
[1]楊偉超,陳偉哲.關聯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