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鳳 張榮 李蓉
【摘要】作為人類日常生活與生產勞動中交流工具的語言也就與動物有了不解之緣。大多和動物相關的單詞及短語除了本身指代外,人們往往賦予其文化內涵,本文中,筆者主要討論英漢語言中動物意象文化內涵完全對等型的情況。
【關鍵詞】英漢文化;動物意象文化
【作者簡介】李春鳳,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外語系,講師;張榮,李蓉,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因為人類的思維既有民族性、傳統性、又有與其他民族互相滲透的通用性、共同性,所以在中英兩種不同的文化中,部分動物意象也就具有相同的文化內涵。各個民族在傳統上對有些動物的喜愛、討厭、害怕的情感傾向基本一致,因此,許多動物名稱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具有相近的褒貶傾向,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一些與動物相關的諺語、成語、典故中。
狼(wolf) : 在英漢文化中,狼都被認為是令人憎惡的動物,本性貪婪、兇殘,象征著人類中那些兇狠貪婪之人,英漢兩種語言中含有“狼”字的成語幾乎都有明顯的貶損之意。漢語中有“狼子野心”,“狼狽為奸”,“豺狼”,“狼心狗肺”等;“狼眼鼠眉”用來形容人相貌兇惡;“官虎吏狼”形容官吏貪暴;“拒虎進狼”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狼吞虎噬”和“狼顧鳶視”均形容兇狠而貪婪;“狼猛蜂毒”形容人兇狠毒辣等。英語中同樣有相似的表達方式“as cruel/greedy as a wolf ”(像狼一樣兇殘/貪婪);“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引狼入室);“hold the wolf by the ears”(比喻處境危險) “the big bad wolf ”(令人恐怖的人或物) “ wake a sleeping wolf”( 自找麻煩)等。
豬(pig): 豬可謂是遭受到了人類對其最不公平的待遇。人們總是一邊吃著豬肉(pork),一邊對豬惡語相加。中西文化中、豬就是“懶、笨、饞、憨、丑”的代名詞,地位低下,是人們鄙視的對象。 例如eat like a pig; make a pig of oneself (指大吃大喝); “you can put lipstick on a pig, but it is still a pig. ”“給豬涂上口紅,它還是豬?!?, 暗指“做無用功”;“when pigs fly”“如果哪一天豬都能飛起來,那可真是怪了,所以這句話就用來表示某事根本不可能,純屬無稽之談?!比绻f“sb is a pig”, 意思為“ sb is greedy, dirty or bad-mannered”(某人是貪婪、骯臟、無禮貌的人)。漢語中有“蠢豬(用來描述某人的愚笨)”“懶豬(懶惰)”“肥得像豬”“豬狗不如” “豬突豨勇”(出自 《漢書·食貨志下》,豨:野豬。指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匹夫之勇者,含貶義)。:如果說某人長得 “豬頭豬腦”,則表明此人“笨、憨、丑”。
鸚鵡(parrot) 是一種會模仿人發音的鳥, 英漢文化中都用來表示只會學舌, 人云亦云, 沒有獨立見解的人。例如:Don’t parrot my words.(不要學我說話);He talks like a parrot and just repeat what he heard(他只是鸚鵡學舌,拾人牙慧罷了!);It is not a writer’s job to play the parrot. 作家絕不可鸚鵡學舌。漢語有“鸚鵡學舌”。
蜜蜂(bee) 在英漢文化中都是“忙碌勤勞”的象征,漢語我們說“她整天埋頭苦干,像只勤勞的小蜜蜂”“他們準備考試,忙的像蜜蜂一樣”在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樣忙碌)、 “a busy bee”的表達。
英漢兩種語言中,猴子都是以“機靈活潑”的形象出現的,可指頑童、淘氣鬼,猴子似的人,易受欺的人。如:What are you doing, you young monkey !你在干什么呀,小搗蛋鬼!There’s been some monkey business going on here.有人在這里搞鬼。make a monkey of愚弄monkey作動詞時指胡鬧、瞎弄、搗蛋。如: Stop monkeying about with the TV set !不要瞎弄電視機!漢語中有“弄鬼掉猴”,把某人的機靈聰明稱為“猴精猴精的”。英語中有“make a monkey out of sb”,漢語中則有“拿某人當猴?!迸c之對應。
“蛇” 這個意象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指冷酷陰險的、虛偽的人或行為。英語有“a snake in the grass,”在此短語中“snake”指“敵人”“危險”,因此,這個短語意為“隱藏的敵人”或“隱患”;在“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lossom”中,“snake”卻是指“恩將仇報的壞人”,本成語指“姑息壞人”。John’s behavior showed him to be a snake.約翰的行為表明他是一個冷酷陰險的人。英語中有“raise/wake snake ”(引起紛亂或爭吵),漢語中則有“打草驚蛇”與之完全對應。漢語中還有“蛇蝎心腸”形容心腸狠毒;“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惡或各種歪人;“蛇頭蝎尾”亦泛指毒害人的東西;“蛇心佛口”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此外英漢兩種語言在表示“行動緩慢”時,都不約而同地選取了“蝸牛(snail)”這一意象。例如,英語有像Opportunity opines like a snail.(機遇的光臨就像蝸牛一樣緩慢)和 “as slow as a snail”的表達,漢語則有“慢得像蝸牛?!?/p>
“驢”對應的有兩個英語單詞“donkey ”和“ass”。在英語中有“as stupid as a donkey”(像驢一樣蠢),“make an ass of oneself”(使自己出洋相、干蠢事)。再例如 “you ass,you stupid ass, how can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 你這頭驢!你這頭蠢驢!你怎么能干出這樣的事?”可看出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 普遍認為驢天生愚笨,用來形容那些愚蠢、沒有頭腦的笨蛋。
再看以下句子翻譯中,對動物文化內涵的處理:
例1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譯文:好魚居水底。)
本句就采用了直譯法,既忠實于原文的意思表達,有保留了其原來的生動的意象。相似的譯法的還有“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譯為“渾水摸魚”。“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譯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竭澤而魚”譯成 “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l the fish”。
例2 Don’t expect him to solve the question, for he is just as foolish as a donkey,
譯文:別指望他解出那個題,因為他像驢一樣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英漢兩種文化中,驢都被認為是蠢笨的,所以此處直譯。
通過以上分析,英漢語言文化中一部分動物詞的文化內含義完全對等,可以采取紀實直譯法,“對號入座”。這樣的形象直譯,即保持了異域文化色彩,又不會讓人感到困惑,匪夷所思。
參考文獻:
[1]黃靜.英語漢語中動物詞匯的文化內涵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2003.
[2]袁彩虹.英語動物詞匯的象征意義[J].外語教學,1999.3.
[3]印曉紅.英漢動物習語比喻形象的文化差異[M].上外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