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英語是走出國門、面向國際社會的通行證,也是科學研究的必備基礎,隨著全球化的日益發展,英語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基礎能力。在我國,英語的學習是“從娃娃抓起”的;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很多孩子從幼兒園時期便已經開始學習26個字母、單詞拼寫,如簡單的“apple”“banana”“orange”……這些單詞很多幼兒都不陌生。
對6~12歲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強,且語言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在此階段接受英語不僅相對容易,更能夠為以后的升學、求職、加薪等打下良好基礎。在英語學習中,拼讀是不可或缺的,但很多學生缺乏上佳的學習方法,以致在拼讀時陷入死記硬背的困境。
有些學生可能會用漢語拼音等,去標注英語,但又離開了英語的自然拼讀和口語語境,書面語能力提升的同時,口語能力卻缺乏進展,很多學生即便長大成人、出國留學,在與英語國家民眾交流的過程中,依然缺乏自信、磕磕絆絆。說到底,還是沒有打下自然拼讀的底子。
對處于學習啟蒙階段、缺乏自信且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小學生而言,自然拼讀法給他們打開了高效學習英語的窗口:
首先,自然拼讀法契合其學習能力。小學生的適應性和好奇心都很強,但是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英語有著成千上萬的單詞要讀要記,甚至很多大學生也不能夠掌握,而自然拼讀法能夠將小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從對字母、字母組合的拼讀出發,記憶單詞,這樣更為實用且簡單。
其次,自然拼讀法延伸了小學生的學習方法。英語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如“死記硬背+海量做題”,如去英語國家留學,如利用英語流利說APP等。自然拼讀法雖然不是最高效的,卻也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能以其簡單性、準確性、實用性,幫助很多小學生重拾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最后,自然拼讀法能夠幫助改善英語教師的教學。畢竟,小學英語課程少、且任務繁重,英語又需要占用一定課后時間并需要學生自主思考,而自然拼讀法既能夠幫助創建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而且能將英語學習應用到口語交流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小學英語教學該如何利用自然拼讀法呢?
一是要強調字母及其讀音的有效銜接。英語有26個字母,而這就是學好英語的前提,讓小學生背下來“a、b、c、d、e、f、g-”是很容易的,但是教師要強調學生對這些字母對應讀音的認知與了解,如Cc讀/k/、Aa讀/a/、Dd讀/d/等,當學生掌握了26個字母的讀音規律,進一步掌握字母組合及單詞時,就容易得多了。
二是要重視學生發音的準確。小學生創造力很強,有些學生可能會用漢語拼音等,去標注英語音標,這樣單詞就能讀出來了,但是這樣卻失去了單詞與讀音的銜接,發音也不夠準確。教師應強調學生的發音,如在單詞“dad”中a讀/ae/、d仍讀/d/,這就涉及元音、輔音的發音問題了,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掌握元音、輔音的發音規律,那么學生的英語能力就會大大提升。
三是注意循序漸進。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浸潤、沉淀和熏陶,一時的激情或某種學習方法不足以支撐漫長的英語學習,必須遵從從簡到難的順序,最終促進學生的快速進步。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