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廣
摘 ?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業結構也在作出新的調整,為了保證玉米的高質量生產,促進農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必須要對玉米栽培和蟲害防治技術作出不斷的探索與深入研究。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我國是人口和農業大國,對于糧食的產量和質量都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且玉米是我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是我國居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隨著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玉米的栽種和培植過程中的蟲害防治,對于提高玉米最終產量極其重要。
1 ? 玉米栽培的現狀及主要栽培技術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同時高新技術的涌現促使產業結構和技術不斷變革。而玉米種植是農業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的玉米栽培更是以大量的高新技術為依托,不斷地推動玉米栽培朝著現代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玉米栽培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來推動產量的升級,同時將更多科學化的生物、高新技術融入其中,促進玉米質量的進一步升級,玉米栽培正朝著更有利于生態健康的可持續性方向發展。
1.1 ? 選擇合適的種子
玉米栽培的基礎是選擇合適的種子。種子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該地區的土壤和降雨等情況。如在土地較為肥沃和光照充足的地區,就應該選擇生長周期較長且生長比較旺盛的種子;在土地較為貧瘠的地區,應該選擇一些生命力較為頑強且生長周期較短的種子,這樣才能保證玉米種子有較高的存活率。只有在栽培前充分地調研和考量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到真正的科學栽培。此外,玉米的最終產量還與上一茬所種植農作物的肥田力有關系。如前期種植的是一些大豆等有著巨大肥田力效果的農作物,在后期就可以種植一些高產量的玉米,這樣可以充分地利用上一茬農作物的肥田力;如果上一茬種植的農作物屬于生長緩慢的農作物,就需要在后期種植中選擇具有頑強生命力且早熟的玉米種子進行栽培。
1.2 ? 設置合理的密度
玉米栽培講究合理的密度,以保證玉米吸收充分的光照和養分。確定玉米的密度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本地區氣候和玉米種子的類型,在一些養分較高且氣候適宜的土地,應該種植一些比較密集型的種子;在一些并不是特別肥沃的土地,應該選擇一些非密集型種子,這樣才能保證其產量。在合理的密植之后更要保證合理的施肥,有效保證玉米的成活率和高產量。
1.3 ? 精細整地
現代玉米栽培的整地技術也越來越多元化和科學化。其一,必須充分利用玉米秸稈來助力玉米栽培。無論是將秸稈直接耕入田地,還是將其燃燒以后配合肥料灑入農田,都能有效地改善土地的營養結構。其二,因為玉米根通過吸收土地里的養分來維系生長,且玉米的根較長,能夠深入土壤深層,所以就要求對玉米地進行深層的翻耕,這樣才能保證玉米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提高玉米產量。
2 ? 玉米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害蟲的防治是尤為重要的,需要根據害蟲的種類和實際情況制定更為精細的防治措施。特別是在玉米幼苗階段和降雨密集的時間段,玉米苗極其脆弱,抵御害蟲侵害的能力有限,若防治工作做不好,則會造成玉米大幅度減產。
2.1 ? 充分利用農藥以及科學技術進行防治
首先,在玉米栽培之前,要對玉米種子進行藥劑拌種。其能夠保證玉米種子有一定的滅蟲性,有效地抵御地下害蟲的侵害。其次,為了保證幼苗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空間,必須在玉米播種前期對田間各種雜草進行清理和土地封閉處理。如在田間噴灑專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噴灑專用殺蟲劑進行害蟲防治等。在玉米生長期間,要做好玉米螟害蟲的全面防治。巧妙利用通過化學和生物學相關知識研制的能高效防治和消滅玉米螟的農藥,此外在農藥的噴灑過程中必須依賴于新的科學技術,如利用超低量的電動噴霧來消滅害蟲或用頻振式殺蟲燈來殺死玉米螟,這種方法能有效保證害蟲的死亡率。
2.2 ? 利用生物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抵御蟲害
玉米蟲害的防治,要充分利用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過分地依賴于化學農藥噴灑,則有可能導致玉米產生一定的抗藥性,而很難達到預計效果。所以種植者應該充分地考慮土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措施,應用新的農藥。此外,應該恰當地運用生物方法,如巧妙利用食物鏈來抑制害蟲的泛濫。再者,玉米地要及時清除田間的各種雜草,避免病蟲利用田間的各種雜草來進行后期的繁殖。尤其是在冬季要進行土地的翻耕,這樣可以將藏在土壤深層的幼蟲翻到土地表層,使其風干或被天敵捕殺。
3 ? 結束語
玉米產量和質量的雙效提高,需要不斷地提高玉米的栽培技術和病蟲的防治技術。其中玉米栽培技術的提高是關鍵,必須把選種、播種、施肥、害蟲防治等做好,這樣才能真正培育出高質量的玉米,既能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也能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穩定且高速地發展。
(收稿日期: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