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教育教學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現階段,在我國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教師們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教學;高職高專
前言
教育部在2000年頒發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是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的分水嶺。高職高專不再使用本科教材,而有了具備獨立的指導思想、教學手段、測試方法等嚴密體系的職業英語教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更是助力高職高專英語教程向著“實用”、“夠用”、“應用”進發,激發出職業英語教育的生機。
一、現階段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基礎較差
由于近些年來高職高專院校擴大招生,使得一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進入了高職高專院校,甚至還有一些學生的語言知識結構不夠系統,基本的語法、語音知識掌握不過關。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會得到顯著的效果。
(二)重知識教育輕能力教育
不少學校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但許多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提高不大,與社會需求有差距。造成這些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學校搞應試教學,把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與畢業證掛鉤,學生關心的是最后的分數而不是學到的真實的英語知識。形成教師上課時講知識,講語法較多,學生下課后主要在背單詞,做習題,而忽略英語技能的提高。造成“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產生。
(三)教學模式相對陳舊
教學手段落后由于過分突出強調正確的語音、扎實的語法、一定的詞匯量,造成老師是講課主體,學生是聽眾,學生沒有真正的語言體驗、訓練和實踐的機會,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達到提高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很少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有助于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的錄音、錄像、電視、網絡以及多媒體等課件的推廣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視改善教學條件,設備簡陋陳舊,影響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互聯網背景下優化高職高專學校英語教學的措施
(一)科學合理的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第一,學校定期對教師進行多媒體使用的培訓,爭取讓每一位教師能夠熟練的操作和使用多媒體。此外,學校還應該積極的舉辦多媒體課件設計比賽,并評比出優秀的課件進行展出,讓教師們相互交流制作新的,以此來調動教師設計多媒體課件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合理的使用多媒體,在制作課件之前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認真的研讀,并找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為學生設置科學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師在選擇課件素材的時候,要根據英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與教材內容相統一的以及能夠將抽象內容具體化的素材,盡量避免選擇那些華而不實的內容,在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同時,保證學生與教師充分交流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使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二)創新教學模式,采用MOOC課程教學模式
第一,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以及備課中,教師都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在教學手段的采用上,教師也要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實施教學,讓學生盡快地適應教師的新的教學模式,并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MOOC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感受到個性化教學的魅力,并將學生從傳統教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第二,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構建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們要以自己熟悉的網絡為平臺,以MOOC教學模式為抓手,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創設多元化的互動學習環境,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將學生氛圍若干小組,并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來,小組組長在上課之前將所有小組成員的學習需求進行統計和整理后交給教師,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在教學結束后,組長還可以定期向學生發放反饋卡片,學生在反饋卡片上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幫助教師完善教學環節。此外,英語學習小組還要在網絡平臺上及時的共享自己的學習資源,并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學習,從而實現網絡學習與線下課堂學習的有效結合。
第二,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建立優質課程網站,并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組織優秀教師錄制精品微課,方便學生的隨時觀看學習。高職院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積極開發網絡情景教學,建立語音聊天室和視頻聊天室為學生提供全英語的情景學習環境。此外,學校還應該建立學習數據庫,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并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效果進行跟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意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建立互聯網教育的認證機制。當學生進行高校網絡學習平臺時,要實名制注冊登錄賬號,這一賬號可以是學習者的終身學習賬號。當學習者完成一定課時的網絡課程以及測試合格后,會收到網絡教育認證書,對學習者的學習能力進行肯定。
結論
遵循互聯網+的時代軌跡,依據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目標,英語課程實用、夠用、應用的特點越來越鮮明,課程實踐也從權威化轉向了靈活性。教師應該認真研究英語課程的內容與本質,研究課程與目標的關系,研究學生基礎和能力的關系,進而智慧取舍,創意應用,把課程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培養出優秀的職業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曦,史立華,趙晶,et al.新課改背景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9(10).
[2]曹雪豐.教學改革背景下的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39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