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作為每個人學習生涯的正式開端,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水平和未來成長發展。雖然目前我國各個小學都在進行教學創新,但他們對于管理規范化的重視不足,學校運行質量仍有較大改進空間。因此,本文從小學學校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目前小學管理規范化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能為提升小學教育質量提高一定指導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改進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發不斷發展進步,人們教育理念不斷革新,我國教育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小學作為整個教育工程的開端與基石,其教育質量與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只有切實加強學校的管理規范化水平,保證學生擁有和諧高效的學習環境,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筑牢知識基石,實現小學的教育目標。因此,深入研究目前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有效改進,是十分必要而緊迫的。
一、小學學校實現管理規范化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培育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以規范作為引導,才能幫助學生規避危機,避免不必要的錯誤。作為每個人學習生涯的新開端,小學的學習生活對于我們無疑是新奇而復雜的。而這種新穎往往意味著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旺盛的年齡,對于一切陌生事物都用于挑戰。這既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也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快樂學習。而進行規范化管理,可以幫助學生迅速適應嶄新的學習生活,避免無所適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要求學生準時上學、上課認證聽講、按時保質完成作業等,都是規范化管理的體現,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律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
(二)提升教學效率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管理規范化會為其提供一定的行動指南,幫助其規避一些無意義的錯誤,理解學校生活的意義,引導其合理規劃學習生活[2]。其次,對于教師而言,管理規范化幫助他們高效地制定教學計劃,使一切教學活動都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減小教師所承擔的事務性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可以為教師進行教學規劃和教學探索創新提供一定參考,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最后,對于學校而言,進行規范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學校的管理成本,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質量,更好地打牢學生的知識基礎。
二、小學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管理學認為,一切管理都應制度先行。這一點在企業管理中無疑得到了顯著體現,而在學校管理中卻存在嚴重不足。首先,學校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學校注重對教學質量的評估,而忽視了對學校運行管理的激勵與約束。這既導致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足,也抑制了非管理崗位的教師協助規范化管理的積極性,最終導致了學校管理效果不佳。另外,學校管理制度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教學管理與行政管理分離,學生管理與教師管理分離。這種關聯制度的分離,阻礙了學校的高效運行。
(二)師生關系薄弱
一方面,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師生關系較為嚴肅而單薄。一直以來,受到儒家祖師重道思想的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都較為正式和嚴肅。再加上現代教學方式的影響,師生關系不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樣鄭重而堅固,而是轉變為一種偏上下級性質的關系,學生對于教師也是敬畏大于愛戴,這無疑不利于學生成長和教學質量提升。另一方面,現代人觀念的改變。這既體現在很多教師僅僅把教學作為一項維持生計的工作,不注重與學生建立情感聯系,也體現在學生和家長將學習作為一項任務,只注重完成目標而不注重情感成長。
(三)片面重視學生管理,注重硬件設施引進
一直以來,學校都將教育和管理學生作為自身的根本任務,制定了完善的管理約束制度。而與此相反,教師管理制度相對缺失,現有教師管理也多聚焦于教學質量評估。這導致了教師綜合能力不足,教學規范化不足,影響學生接受系統的教育和指導。另外,學校雖然高度重視硬件設施的引入,但對設施引進后的管理重視不足,導致許多設備被引進后閑置一旁,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毫無幫助。還有一些設施雖然在使用,但由于教師沒有事先進行操作培訓,導致設備使用效率不高,許多重要功能并未發揮出來,事倍功半。
三、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改進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
目前,小學學校的管理規范化存在著明顯的制度缺陷,因而必須將制度建設作為重點改進措施。首先,建立科學完善的責任制度,明確主體職責,制定一套涵蓋教研工作管理、教師考核管理、行政事務管理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綜合體系,切實增進教師的責任意識和參與學校管理的主體意識。其次,以責任制定為依據,制定詳細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以制度帶動工作效率提升。最后,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加強教育引導,積極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而非一味地批評懲戒。
(二)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如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中,教學探索創新層出不窮,師生關系也應進行積極的改進創新。首先,教師應該轉變觀念,不應居高臨下,僅把自己作為學生的教育管理者,而是要將自己與學生視為平等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綜合成長。其次,學校也應積極引導,強化師生互動,推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最后,學生需要積極配合,轉變觀念,與教師進行互動,促進學習進步與綜合成長。
(三)強化硬件設施管理
首先,積極更新教學設施,根據學校顯示需要,引進先進硬件設施,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其次,加強管理培訓,保證教師掌握足夠技能來有效使用教學設施。最后,重視設施維護,防止因硬件故障而阻礙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毫不夸張地說,小學教育質量是整個教育階段的基礎,極大影響了整體教育水平。而要想提升小學教育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培育良好的學習習慣,打牢教育基礎,就必須高度小學學校的管理規范化問題。對此,小學應該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強化硬件設施管理,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滿科.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問題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
[2]徐華清.論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問題及措施[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2):26-27.
[3]羅健.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策略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6(6).
作者簡介:
莊桂林(1976—),男,漢族,籍貫:廣東陸豐,學歷:本科,單位:陸豐市潭西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