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 董興娟 集蒙 朱瑩瑩 程永里 鄭帥 王思夢

摘要:目的:探討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80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取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皮損結痂時間、皮損消失時間、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應用于帶狀皰疹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不僅能夠促使皮損恢復,并且還能減輕疼痛,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清肝利濕湯;中藥;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皮膚疾病之一,發生率呈日益上升趨勢,若不盡早實施有效治療,能夠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1】;我院為了探討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選取80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見正文描述: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選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80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取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給予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方案處理。
治療組男性患者共20例、女性患者共20例;平均年齡值(42.32±2.45)歲,年齡范圍28-65歲;平均病程值(7.23±0.45)天,病程3-14天。
對照組男性患者共18例、女性患者共22例;平均年齡值(42.36±2.48)歲,年齡范圍29-65歲;平均病程值(7.26±0.49)天,病程4-14天。
基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存在對比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方法--給予常規治療方法,如更昔洛韋(國藥準字H20050156、南京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次劑量為0.25g,一天兩次;甲鈷胺(國藥準字H20058993、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一次劑量為0.5mg,一天一次;每10天為一個療程,共兩個療程,且兩個療程之間需間隔5天再用藥;若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疼痛,且無法耐受,可口服布洛芬膠囊緩解癥狀。
治療組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治療,其中清肝利濕湯藥方:龍膽草15g、梔子10g、黃芩10g、元胡10g 、川楝子9g、茯苓15g、生白術10g、砂仁6g、野菊花9g、甘草6g,加沒過中藥浸泡30分鐘后,先武火燒開再溫火煎制25-30分鐘,倒出備用:再加清水煎煮20-25分鐘,兩次藥液混合后分兩次飯后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藥涂擦選擇科室科室自擬炎癥1號:金銀花30g、菊花30g、黃連30g、白芷15g、冰片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經酒精萃取后取汁外用,涂抹在患處,一天3-5次,每次涂抹2-3遍。
1.3觀察指標
觀察及評估兩組患者治療24天后的總有效率及皮損結痂時間、皮損消失時間、疼痛評分。
總有效率【2】:治愈--經治療后皮疹消失,無疼痛感;顯效--皮癥消退比例大于70%,疼痛感明顯減輕;好轉--皮癥消退比例為30-70%左右,疼痛逐漸減輕;無效--皮疹消退比例小于1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單組例數×百分比。
疼痛采用VAS量表評估,分值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1.4統計學標準選擇SPSS21.00軟件對本文計量資料(x±s)與計數資料(百分比)進行分析,以P<0.05表示統計學存在對比價值;而P>0.05,則反之。
2結果
2.1總有效率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主要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該病具有一定潛伏期,感染一段時間后才會出現潮紅斑、丘疹、水皰等癥狀;以往臨床上選擇抗病毒治療,但是經調查發現療效不理想,易在停藥后再次復發,加上該類藥物存在較多的毒副作用,長時間應用可對患者造成不利影響。中醫將帶狀皰疹納入蛇串瘡范疇之中,且認為該病的發生與肝膽濕熱具有密切相關聯系,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能夠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明顯干擾,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痛苦【3】;我院建議采用清肝利濕湯聯合自擬中藥涂擦方法治療,其中清肝利濕湯含有龍膽草(清熱燥濕)、梔子(清熱解毒、瀉火除煩)、黃芩(清熱燥濕、瀉火清心)、元胡(止痛、鎮靜)、川楝子(行氣止痛)、茯苓(利水滲濕)、生白術(消腫、燥濕)、砂仁(化濕、理氣)、野菊花(清熱解毒)、甘草(止痛、調和藥物);而自擬中藥涂擦處方中含有金銀花、菊花、黃連、白芷、冰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多味中藥,聯合應用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等功效,對縮小皮損范圍具有積極作用,為此在臨床上選擇以上方法治療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應用于帶狀皰疹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不僅能夠促使皮損恢復,并且還能減輕疼痛,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姜艷. 泛昔洛韋聯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觀察[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 21(18):2734-2735.
[2]劉波濤, 王鈞, 馬迎存, 等. 皮內注射聯合口服藥物治療胸背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觀察[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16, 22(4):277-280.
[3]梁森. 夾脊穴配合痛點皮內注射聯合口服藥物治療胸背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41(3):246-248.
課題名稱:清肝利濕湯口服聯合中藥涂擦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觀察,編號201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