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的研究背景下,隨著中國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信息網絡技術時代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理念的廣泛應用,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不過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微課堂”是教育行業信息網絡技術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它可以優化高中化學課程的資源并將其輸入移動設備,因此“微課堂”更方便與高效性,更適應時代的教育。
關鍵詞:微課堂;高中化學;教學
引言: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微課堂”順應大眾的時代發展與需要應運而生,“微課堂”是集中教學內容,并將一些知識點轉化為教學講座的短視頻形式。“微課堂”將課堂上生硬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化為靈活的、吸引人的形式來講述。
一、認知“微課堂”
(一)“微課堂”分析
對課堂效果與相關內容做出研究,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使教學重點讓學生更易悉知,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在繼承傳統教學下,創新新型教學資源設備,從教學的思維觀念到“微課堂”的師生互動。在課堂上,學生作為教學中心,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交流與學習,且讓課堂更加具有活力與生命。
(二)“微課堂”開展理論分析
化學的理論知識點不僅抽象且概念理解點較多,在此情況下,學生汲取到的有效知識略少。用一個新型與靈活豐富的“微課堂”對化學學科內容進行風趣與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傳授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然,“微課堂”的學習地點隨意,不局限于任何地方,對知識內容觸手可及。最后,微課程學習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后進行對學習內容的補充,改進和總結功能。
對“微課堂”的開展,不僅是時代的需要,還是對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的幫助,讓重點難點內容更易接觸與學習。
二、多種教學資源加強學習
化學內容從傳統知識平板學習到立體全方面的學習,無不需要更高層次的教學資源進行幫助,當然也需要老師對新型教學資源的認可與接觸,進而錦上添花,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更好的幫助。課程改革后,化學教科書的內容更加豐富。一些文本和圖片組合在一起。教師可以使用PPT將這些文字和圖片制作成“微型”課件,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記住一些不易記住的化學式,加深公式的印象。
(一)以線構面,突出重點
“微課堂”在內容上是對教學知識的簡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清層次,在非重點知識中可以帶過,在重點考察內容上加以詳細學習與解釋。在“微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以某一學習內容作為主枝干,在其中進行主要內容授課,確保主枝干內容集中,分叉枝干內容做輔助,讓學生在閑暇時間使用“微課堂”進行充分利用時間在重要知識點上,進而對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三、對教學資源進行劃分建設與完善
(一)對“微課堂”教學資源建設
在高中化學的“微課堂”中,進行對該資源的建設與完善,提高“微課堂”教學資源中的質量。“微課堂”資源包括課件,知識聯系,課程計劃以及學生提問等。“微課堂”重要是以視頻教學為中心開展相關的建設,結合書本內容知識開展相關的傳統內容傳化資源學習內容。為了提高教學資源的優質建設,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教學內容資源充足。高中的化學“微課堂”知識點是對課堂知識內容的濃縮,在課堂的教學中應該具有的教學課件與相關練習,讓學習內容得以充分保證,讓“微課堂”學習顯得豐富與精煉。
對知識內容進行推動學習。在精煉的學習內容下對知識點合理進行分配,讓學習內容知識點得以相互練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讓其找到學習方向。簡而言之,對教學需要有一定的計劃與方向,讓學習有著目的性與效率性。
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微課堂”可以說是一種“學習資源”,而“微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加獨立地學習。通過微課堂的內容細節教學,讓學生對學習化學提高興趣與重拾信心。因此,對學習內容的選擇與講解,應該以學生為重,展開簡單易懂與合理的知識教學。合理的對“微課堂”內容進行學習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還可以提高老師對講述能力的提高。
(二)對優化課堂進行客觀評價
對高中的化學知識進行傳授知識時,身為化學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還要優化課堂評價。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能有效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反映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且“微課堂”的發展符合現代教育的推進。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微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微課堂”教學模式,對“微課堂”內容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實踐,以確保“微課堂”教學的價值得到充分利用。
四、結語
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身為教師需對“微課堂”資源進行建設與完善,使“微課堂”的教學更為科學地為學生學習服務。微課堂教學不是要擴大知識的范圍,而是對探索學習知識的深度,且它著重于教學過程中的某些關鍵或困難的知識,讓學生對生硬的知識點得以理解與幫助。對“微課堂”知識的深度挖掘中,也要幫助一些對學習有困境的學生幫助提高自信心。簡而言之,教師需對學習內容進合理分化,且在“微課堂”的高中化學建設中不斷完善與豐富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不再感到陌生與迷茫。
參考文獻
[1]巫奇華.微課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新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03):191-193.
[2]高鏡云,華詔召,郭藝.微課堂利用對有效教學的提升與意義[J].文學教育(下),2018(11):21-23.
[3]王少紅.論述優化高中化學“微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3):251.
作者簡介:姓名:宋伯卓,1981年1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黑龍江省綏化市,職稱中教二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化學教學,單位:臺州市書生中學,浙江省臺州市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