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春

摘要:epc項目當中所涉及的層面相對較多,不僅包含了建設工程的設計階段,而且還包含了采購、施工等各個環節的內容。epc項目自身存在巨大的優勢,不僅可以有效地結合施工實際情況來優化施工方案,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采購等各個環節信息聯系不緊密造成的矛盾,最大程度上確保建筑工程各個環節的可持續合理開展。此外,在epc項目合同當中,甲方乙方明確了雙方的責權,在此基礎上,建筑工程的質量和責任能夠更加高效的落實,確保各個環節工作科學合理的開展。本文將針對epc項目內涵以及營改增后對epc項目稅務管理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出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模式,以便于解決“營改增”之后,epc項目稅務管理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項目企業:稅務管理
2012年上海市被作為試點地區啟動“營改增”開始,在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做管理機構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營改增”,這也象征著我國稅務改革T作的正式開始。白2016年5月開始,在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等各個層面上,都積極開展了“營改增”改革。針對建筑領域來說,稅率將F由 3%的營業稅稅率變為ll%的增值稅稅率。在“營改增”開展之后,對epc項目管理工作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在“營改增”之后,科學合理地針對epc項目進行管理,已經成為當前epe項目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epc項目內涵概述
epc項目便是指公司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約定內容,對工程項目開展一系列的設計、采購、施工運行等一個全面的過程。在一般條件下,epc項目合同當中,會明確承建單位應該對建筑工程所承擔的質量、安全、費用、進度等各個層面的責任。客觀來說,epe項目作為我國當前工程承包與管理最為主流的形式,影響epc項目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內容。其一,依靠高新技術、科技技術驅動的工程承包項目。其二,依靠投資、融資驅動的資金密集型epc工程總承包項目。epc項目稅務工作流程圖為圖1。
二、“營改增”后對epc項目稅務管理的影響
(一)轉變了企業管理模式
“營改增”后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無論是企業的組織結構、營銷模式、采購模式、財務管理等各個層面都帶來了極大程度的影響和挑戰。在“營改增”后,并不僅僅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會計工作模式帶來了影響,而是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帶來了一定程度改革。若應對得當,那么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是若應對不當,那么則會對企業帶來嚴重的風險。從企業經營管理層面上來看,原有的經營模式下,企業承包的工程項目存在資質共享,其實際內容便是企業在中標之后,可以直接將項目轉移給子公司進行負責。但是在“營改增”后,對企業的合同、發票等內容,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且要求公司應該具備獨立簽訂合同的資格,企業在此基礎上應該開具獨立發票、單獨納稅。
(二)法律風險增加
“營改增”后企業開具發票和接收發票等活動,都具備重要的責任和職責。若違反我國稅務管理規定,稅務機關在開展稅務管理工作時,都將其納入形式罪、經濟罪當中。針對建筑領域來說,建筑工程企業應該正確地看待“營改增”后自身所肩負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建筑工程類企業長期踐行的運營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營改增”后的社會環境。若不及時的針對“營改增”后經濟、稅務層面的要求進行了解踐行,那么則會造成嚴重的刑事案件、經濟案件出現,若真正的出現了法律風險,那么不僅需要嚴格處罰經濟財產,而且企業法人以及企業機構復雜人都會遭受嚴重的處罰,并且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經濟責任。
(三)稅務管理模式發生變化
在“營改增”后,針對建筑領域來說,稅率將出3%,的營業稅稅率變為11%的增值稅稅率。針對增值稅來說,其簡易的計稅方式便是“老項目、清包工、甲供工程”等內容,其征稅率為3%。針對營業稅模式下我方承擔的營業稅來說,其內容便是(總承包額一分包額)3%。增值稅簡易計稅模式在我方承擔增值稅為(總承包額一分包額)÷(1+3%)3%。增值稅一般計稅模式之下我方所承擔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一進項稅額。在“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稅務管理和稅務計算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這也對建筑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三、“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模式
(一)稅務管理模式
針對“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模式來說,計稅方式一般有簡易計稅和一般計稅兩種形式。其中一般計稅來說,其主要內容便是征收11%的增值稅稅率:針對簡
(下轉第145頁)易計稅的內容便是增收3%的營業稅。結合我國相關稅務文件規定要求來說,建筑企業適用于簡易稅務的內容主要有“老項目、清包工、甲供工程”三種形式。針對一般計稅內容來說,適用于11%稅率,一般其涉稅內容為貨物、服務等內容。“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工作應該嚴格的結合項目設計、項目采購、項目安裝等各個服務形式,科學合理的選擇適當的稅務管理模式。例如,針對“營改增”后epc項目當中的設計、采購、安裝等歸類于服務形式的內容,應該選擇一般計稅形式進行稅務管理。
(二)落實三流一致
所謂的三流一致,便是將發票流、建筑服務流、資金流等三項內容進行科學統一管理。我國當前已經明確的針對三流一致的相關內容進行規定,并且早在1995年192公告當中,就提出了發票流、建筑服務流、資金流三項內容必須要嚴格的一直統一的要求。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當下。2014年我國稅務總局針對“三流一致”的內容提出了新的界定,其中規定了“發票流、貨物服務流”等內容必須要一致,對于資金流的要求也有所放緩放松,并且允許個人單位墊付資金之后再開展報銷T-作。所以,“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緊跟當前我國稅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可續合理的樓市“三流合一”的各項內容。
(三)開票繳納稅款管理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6年提出了稅務公告,針對建筑服務行業實施了11%稅率一般計稅手段,按照總包額扣除分包額后的差額2%預繳稅款。通過3%征收稅簡易計算的手段,按照總承包額扣除分包額后的差額3%的預算稅款。在“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當中最為常見的疑問便是在開票與預繳稅款的先后順序,到底是先開票還是先繳納稅款成了當前建筑企業們所疑惑的問題。這對簡易計稅開票的問題,應該結合我同稅務改革工作的相關內容,科學合理進行發票,將“營改增”后稅務管理要求和內容貫穿到epc項目的各個環節當中,保障“營改增”后epc項目納稅開票科學性,杜絕不必要的稅務法律風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后對epc項目的應先是不容忽視的。在實際開展“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針對“營改增”后的各項轉變進行詳細分析,最大程度上結合我國“營改增”后稅務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結合“營改增”后epc項目稅務管理的各項內容,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營造出我國建筑市場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張訪.淺析“營改增”對EPC項目的納稅風險——基于以設計單位為總包方的視覺[J].經貿實踐,2017(10).
[2]史蓓莉.淺談全面“營改增”后EPC項目總包商的會計實務處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7( 02):296.
[3]孫慶.EPC總承包項目的納稅問題及“營改增”后的稅負影響分析『J].經營者,2013,27(6):22.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