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隨著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推廣和使用范圍的擴大,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在課程管理系統的支撐下,通過教室內的無線局域網,所有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可以實現即時的交互和反饋。本文以多媒體中的互動反饋系統為主要設施工具,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課本外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效率。
互動反饋系統的優勢
信息技術的運用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教學,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我所在的北京市豐臺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在兩年前將平板電腦引入課堂,在不斷學習和摸索中,學校深深感到平板電腦應用于課堂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促進個性化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動反饋系統中的多種題目形式,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測,教師通過查看后臺數據,及時調整授課進度,提高英語課的授課效率。
互動反饋系統是一種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網絡平臺,互動反饋系統使學生人手一個設備,具有檢查、統計和記錄功能,實現即時的反饋和互動。互動反饋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方便實用的測評功能、豐富多彩的互動功能、詳盡準確的統計功能、遙控翻頁和激光教鞭的功能、多種多樣的教學管理功能。這些功能符合教師習慣,簡單易學,便于編輯題庫。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互動反饋系統有它獨特的教學優勢:一是教學信息及時高效,打破單向的教學模式,幫助教師正確及時掌握全班每個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授課進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二是多元性。互動反饋系統能提供多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活動,改變課堂單一講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實現寓教于樂。三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構建者。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互動反饋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互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師生都處在一個和諧的統一體中。
分層教學自主探究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英語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英語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使教學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確保每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能發揮主體作用,在原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提升,英語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學習可能性水平,將不同的學生分成若干層次,針對各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實施分層教學,滿足學生進行有效成功的學習。這樣不僅能讓教師較好地針對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還能更好地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本校英語組教師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嘗試利用“一起作業”平臺進行了“基于數據分析下的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研究”,在數據反饋的大環境下開展適度的分層教學,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層。
首先依據一起作業平臺上學生作業反饋的數據進行學生自學或預習掌握情況的劃分,分別在課前和課后對學生的預習復習情況有所了解,適當調整教學目標及教學模式,另外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或采用一幫一的方式由優秀生幫助后進生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是對教學目標層次進行劃分。除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外,對能力方面的要求可體現分層的思想,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教學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對語言基本的運用能力可因班里學生程度而定,由理解知識再到運用知識,對于每節課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要求,部分同學可只完成課文的指讀,程度好的可以進行復述或續編。可將教學目標分為五個層次:識記、領會、簡單運用、簡單綜合運用以及較復雜綜合運用。
另外課堂教學同樣可以實現分層。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要努力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有所得。課堂的教學應該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逐步上升,給學生接受的時間。體現在細節上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知識反饋時的不同要求、鞏固練習的不同要求,分別在新授練習和鞏固三個環節得以體現。
最后是依據課堂反饋數據,布置分層作業。每節課后,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同一份作業往往會降低其有效性和針對性,所以可以包括基礎類的作業和基礎加提高的作業,以基礎內容為最基本,只需把課本上的內容弄清、弄懂。對于程度好的學生可適當進行能力提升,拓展所學的內容,讓知識層面不只局限在課本上。
英語教學設計應該從小學英語的實際課程內容出發,準確地定位教學目標,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更加形象化、直觀化,積極創設語言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密度,做到全員參與,促進教師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北京市豐臺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