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翔 劉亞楠
黨的十八大關于“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和凝練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產生了社會反響,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就是要使我們國家在經濟建設上越來越富強,政治建設上越來越民主,文化建設上越來越文明,社會建設上越來越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上的價值取向,是立足社會集體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向每一個中國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
當今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呈現新態勢,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呈現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面對如此,一切要從教育開始,而高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深入分析學生的共性和個性,找準思想的共鳴點,有針對性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對于學生來說,正處于價值觀培育的關鍵時期,他們面對市場經濟發展和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外界價值觀多元化趨勢,很容易產生種種片面認識,不能正確看待現實社會的主流和支流,從而導致價值取向出現部分偏差。
語文是基礎學科,語文教學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承,更應該是一種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學生精神世界的教育行為,語文教育應當文道統一,“傳道”與“授業”統一,既重視文學的培養,又重視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引導。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語言精妙、思想深邃,正能量滿滿,是引導學生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材料,人教版必修四的《蘇武傳》就是弘揚“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佳作。怎樣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這一思想呢?教師在備課時,深入研讀教材,挖掘文本中關于“愛國”的重要內容,精心設計教法,探究蘇武身上體現出的“愛國”品質是重點。
一、創設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講這篇課文時,在導入部分以“愛國”為基調創設情境,效果非凡。“十九年,天蒼蒼,地茫茫;十九年,蘇武用堅貞在民族的丹青上寫下不屈,用執著在歷史的長河里激蕩起愛國的浪花。朔漠千里,牧羊聲里是對祖國的思念;迢迢雪原,牽馬擎旄心系國家。十九度春秋,風云變幻,漢朝帝王換代,蘇武手握的漢使節杖也悄然褪色,但這位老人初心不忘,他心中對祖國的摯愛依然如火般溫暖了北方的那片冰雪大地,溫暖了他身邊的貝加爾湖,也溫暖了冰冷的歷史。有歌唱道: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情感充沛的語句與歌詞讓這節課一開始就滌蕩著濃濃的愛國情。
二、細讀文本
(1)品味語言。語言是思維的窗口,文中情感飽滿的句子比比皆是,諸如品味“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武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近白”等,讓學生感悟蘇武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匈奴扣押不投降,牧羊北海的艱難,體悟蘇武出使十九年,心念家中老母妻兒的愁腸百結。在種種體悟中,學生更感喟于蘇武定身碎亦不辱使命的愛國精神的偉大。
(2)品評對比。面對死亡的威脅,面對威逼的利誘,多少所謂的英雄好漢都經受不住考驗而變節投降,而蘇武始終如磐石般堅定。文中賣國求榮、陰險狡詐、氣焰囂張的衛律與為國效命、忠貞不貳、不卑不亢、光明磊落的蘇武形成對比;為一己之私而叛國、懦弱、意志不堅、矛盾的李陵與以國家的利益為先、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的蘇武形成對比。在他們的對比映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立體的蘇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二,他有“真金不怕火煉”的偉大氣節,長達十九年守節的堅韌不拔。蘇武的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對比下,更讓人仰望,千古流芳。
三、延伸拓展
課外,要求學生用隨筆書寫自己的感悟。有的學生寫“古之志者愛國,是當自身為鳳凰涅槃時每一根纖纖細羽,他們燃燒盡生命與人生中的種種坎坷與悲歡,用脊梁的余燼堆積起名為國家之鳳的重生與騰空。蘇武持旄受囚在飲冰茹血的寒冰荒原上,堅拒名利金銀的巨大誘惑,用須發盡白的痛苦折磨換回國家的硬氣,文天祥為國書寫正氣,心如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他們是國家的基石與骨梁”。有的學生在結尾說:“愛國是什么?是富強安定,是團結一心,是災難來臨時的風雨同舟,是大是大非前的大義大勇,是身處異國的游子眼中望穿的鄉愁,是人們心中說不清道不明的濃濃情緒,是華夏民族心中無法磨滅的一抹紅。”在隨筆中,學生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對愛國的高度認識和追求,相信“愛國”這一理念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的未來。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并不是一節課就能解決的,還需要不斷浸潤,適時滲透。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在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同時還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結合學生的特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靈活融入問題設計中,做到潤物無聲,真正達到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02757063-5DE6-40F0-A09E-535A2B7CF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