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敏
參與式教學法是目前應用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之一,它的核心是鼓勵、引導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進行知識點的鞏固與延伸,非常符合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的需求。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它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通過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知識的探索與積累,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實施的重要性
(1)重要性分析。首先,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有效方法。。生物教學內容復雜,理論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切身的參與,學生可以很好的掌握相應的生物知識,了解奇妙的生物世界,養成良好的實驗精神與探索精神。其次,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新課標下,各科目的教學都要進行改進與創新,生物教學與其它學科都存在的內在聯系,創新教學方法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生物基礎。第三,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過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需要大量的生物人才,改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都需要生物技術的支撐,參與式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生物科學的興趣,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空間與發展目標。
(2)原則分析。參與式教學需立足全局,以學生為中心,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實施。在實施初期,教師應把握好設計者及引導者的角色,然后逐步的將課堂重心轉移到學生參與上,逐步由淺入深的來引導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在生物實驗中感受到生物教學的趣味性,進而實現自發主動的參與學科研究。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
(1)重視情境營造,渲染良好的教學氛圍。參與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從旁引導,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關鍵,教師可以通過有技巧性的提問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提出的問題需直接、生動、趣味。生物教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人體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等,排尿是人體每天都需要進行的,純粹的依賴語言進行描述學生無法在思維中形成系統性的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泌尿全過程的展示,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再如《生物的多樣性》課題研究中,這種多樣性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組織學生去觀察與分析自己的家鄉或生活地區的生物特點,哪些生物正逐漸消退,讓學生在調查中建立起正確的三觀,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2)組織實驗研究,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活動。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簡單的小實驗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生物教學的趣味性與科學性,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動手心理,有利于學生實驗精神的培養。如在《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實驗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實驗觀察來幫助學生了解廢電池的危害,可通過多個玻璃容器培植來實現。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與記錄,比對裝有電池的容器中植物的生長狀態和沒有廢電池的容器中植物的生長狀態,通過這些小實驗,學生能夠建立起濃厚的生物實驗興趣,提升生物教學的質量。
(3)巧用游戲方法,促進主動參與。游戲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娛樂性能夠滿足他們的生理需求,若教師能夠在游戲中為學生創設學習的契機,就可以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游戲中積累學習經驗,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例如,學習“生態系統”時,為了幫助學生理清食物鏈和食物網的關系,教師可通過自己的理解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課前組織學生繪制了一組陽光、空氣、水、土壤、各種動植物、蘑菇、細菌及各種自然災害等名稱的圖畫卡片,上課的時候給每個學生粘在胸前,由扮演各種生物的同學圍成一圈,代表生物圈,教室則代表地球。然后要學生來回答“我是誰?”“我吃什么?”“我被誰吃掉?”,一邊回答一邊用繩子把回答對象連起來,形成食物網,再加上陽光、空氣等非生物因素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然后讓扮演災害的同學進入這張網,受到其傷害的系統成員倒下,進而又影響到食物網中的其他成員,最后影響到了人類。通過這樣一個游戲,幫助學生認識到地球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活在這個系統中的各個生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人作為生物圈的一員,要懂得與其他生物和睦相處,自覺的保護環境。02757063-5DE6-40F0-A09E-535A2B7CF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