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 新的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使命:提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呼喚專業,呼喚品質,呼喚智慧。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其關鍵是:吸引與突破。本文就怎樣緊緊把握實驗這一核心手段,建構智慧課堂展開研究,做到激疑生趣,攻堅克難,做到建構有方、生成有道,攻堅克難,高效突破。
【關鍵詞】 素養 課堂 實驗 建構 突破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96-01
0
一、問題的提出
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人類科學事業的傳承與社會的發展。
新的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使命:課堂教學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改革,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故此,我們要腳踏實地,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建構智慧型課堂,做到引領有智、建構有方、生成有道。
二、利用實驗建構智慧課堂的探索與實踐
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核心素養,它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教學過程,是學生對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的認知過程;是抽象概括、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的建構過程;是質疑批判、檢驗修正、創新發展的生成過程。
教育教學證明:任何一堂好課,無不都是知識序、認知序、教學序“三序合一”的結果。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認知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是順應和同化的過程,也是螺旋上升的過程。課堂構建需要順應、需要稚化、需要稀釋、需要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同頻共振,才能觸動心靈,才能效高質優。課堂建構呼喚專業,呼喚品質,呼喚智慧。
故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緊緊依托實驗,積極探索,采取了化抽象為具體,化定性為定量,化靜態為動態的教學策略,效佳質優。具體如下:
1.化抽象為具體
①學習電場時,我們設計了圖1-1實驗:顯示了電場的存在
②學習力的效果時,我們設計了圖1-2實驗:看到了形變的差異
③學習彈性碰撞時,我們設計了圖1-3實驗:展現了碰撞的類型
圖1-1 圖1-2 圖1-3
2.化定性為定量
①學習力的分解時,我們設計了圖2-1實驗:突破了力的分解定量關系
②學習電容器時,我們設計了圖2-2實驗:突破了電容的定量關系
③學習牛頓第三定律時,我們設計了圖2-3實驗:突破了兩力的定量關系
3.化靜態為動態
①學習電路連接時,我們設計了圖3-1實驗:磁吸電路,動態實現電路連接
②學習力的合成時,我們設計了圖3-2實驗:動態演示拉力變化
③學習氣體壓強時,我們設計了圖3-3實驗:動態演示液面的趨勢
智慧課堂呼喚智慧,智慧課堂展現智慧,智慧課堂發展智慧。我們要不斷探索、突破、前行。堅信:手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能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能到達。
[ 參 考 文 獻 ]
[1]顧祖恩.教學情境設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61-66.
[2]范梅.什么是智慧課堂[R].豆丁網,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