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基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學校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工作。學生在高中階段,不只是要學習理論知識來迎戰高考,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當前比較流行的“引導自學法”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以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關鍵詞】 引導自學法 高中化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101-01
0
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科目,由于其具備很強的基礎性、邏輯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中都存在著很多的困惑,而為了培養起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引導自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應運而生。雖然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化學素養,但是,它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需要對其的應用進行研究,并不斷的完善。
一、什么是“引導自學法”
引導自學法作為一種在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一直以來都得到了教師的青睞。而這種教學方法是在教學改革深化的結果,是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引導,這種引導,既包括了對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的引導,還包括了在日常教學中學習方法和素質培養的引導。“引導自學法”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同時,還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促進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是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所必須采取的重要模式。首先,在高中化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在我國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和變革之后,我國的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不再只單純的看重學生成績,而是希望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進行培養,因此,“引導自學法”更加符合當代化學教學的要求。其次,當前,我國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在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長此以往,還會對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阻礙。最后,學生都是單獨的、特殊的個體,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接受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引導自學法”能夠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的考慮和滿足,從而提升班級中整體的化學成績。
二、怎樣在高中化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
(一)樹立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這是一直以來都普遍承認的觀點,而在“引導自學法”中,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高中化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的首要步驟就是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的發揮出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很深,在開展教學時,采用的多是填鴨式教學,教師一直講,學生一直聽,在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主觀能動性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主動的思考問題,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化學課堂中為學生設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這樣能夠降低化學知識的難度,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效率。問學生像“當過年或是有大型的歡慶活動時,煙花閃閃和鞭炮聲陣陣,這其中包含了哪些化學反應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快速的將學生帶入到教學的情境中來,保證學生高度集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思考老師的問題。
(二)進行實驗教學引導
化學科目的學習不是光靠學習和教授理論知識就能夠完成的,因此,教師在應用“引導自學法”時,要進行實驗教學,來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動手動腦。例如,教師可以在實驗課上為學生展示一個噴泉實驗,但是,并不告訴學生實驗中使用了什么物質,讓同學們進行思考和猜測。然后讓學生們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來檢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又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的發揮學生在學習化學中的主觀能動性。
(三)強化思考過程引導
化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如果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化學成績不可能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授化學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這既是“引導自學法”所提倡和要求的,也是高中階段化學教學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考過程的引導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從淺顯到深化,例如,在學習濃硫酸與銅的反應問題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思路進行思考過程的引導:首先,問學生“濃硫酸分解時會生成哪些物質?”“分解出來的產物中,哪一物質能夠與銅發生反應?”,其次,問學生:“在硝酸中,氧化銅是否能夠穩定的存在不發生反應?”并對硝酸與銅發生反應后所產生的物質進行推測;最后,讓學生分析硝酸在這個反應中發揮了什么作用,然后,由學生獨立的完成濃硫酸與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應用“引導自學法”不是一件短期之內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的貫徹和執行,經過長期的教學和引導,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李華芳.“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1):12-13.
[2]林秉超.“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83):178-178.
[3]韋志敬.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17(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