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霞
【摘要】 區域地理內容是地理學重點內容和基礎內容,在該部分內容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并積累相關的技能與學習方法,為學生進入更高一層次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是新時代發展下出現的科學可行的教育理念,其體現了以發展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體現讓學生形成綜合高階學科素質的理念。本文旨在探討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從創設情境,突出規律性教學,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實踐活動進行闡述。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161-01
0
地理核心素養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即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梢姡瑓^域地理知識為地理學知識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但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的內容為指導,開展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造情境,突出形象,加深學生地理學理性理解
在真實的情景下,往往能夠使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思維,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學生不僅僅在聽老師講課,也在思考老師的講課,是更為主動的高級心智活動過程。相似地,教師在地理學教學中要積極創造情境,突出地理的核心的形象的特征,以情境,以具體的形象,引導學生理性地理解地理學知識,摒棄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生學習方式。同時,創造情境時取材于實際生活,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也更能夠促進學生知識遷移,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創設情境。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人口變化”章節內容,為了增加情境氛圍,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南亞、東亞、西歐、北美東部人口分布特點展示出來,接著以神話的形式設計穿越情節,引領學生進入地理學情境中:我們年級一個班級在一次參觀博物館中,凝思一個傳統農業機械時,時間仿佛靜止了,睜開眼發現已經身處陌生人類的社會中,經過和當地人們聊天發現,他們大多數人先前并不是住在這里,是從別的地方遷過來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些人們離開家鄉來到這里呢?可以通過和當地人交談,知道其中的原因。接著該劇情,提問學生:“如果你是負責調查的隊長,你會從哪些內容入手”,并猜想其中的原因。在新穎的情景模式下,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多媒體呈現的畫面中已經給學生做出了提示,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氣候條件、地形、水資源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只要對學生稍作引導,學生便能夠總結出結論。
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現象創造情境。如上文提到人口變化章節內容中,引導學生理解“城市群”形成的條件,利用實際生活中學生所處的城市環境促進學生理性理解,城市中四通八達的交通,多種經濟發展,高素質人才聚集,這些因素都致使了城市群的形成,在和學生陳述的過程中,因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是將情境構建在學生腦海中的過程,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現象調用以加深對對理論知識的理性理解。因此,教師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化,加深學生對地理的認知,貫徹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理念。
二、突出規律,掌握特殊,提升學生地理學學習能力
地理學知識呈現十分清晰的規律性,如認知地理與人文特點,需要從氣候、地形、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如經緯度不同,導致氣候類型分布呈現規律性等。地理學教學尤其要突出規律性教學,在教學中對學生達到啟思、啟智的教學目標,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一類知識的學習中能夠將知識充分加工整合,學習相類似的知識,能夠發現問題,也能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知識與技能不斷進行正向遷移,從而發展綜合思維和能力,這與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是相一致的。
三、創造機會,自主合作,培養學生地理學學習習慣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自主合作學習是當前深化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具有積極性意義的學生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地位,體現學生謙遜學習,團結協作的精神。轉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內在學習動力,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中,催生學生敢于質疑、勤于思考、敏于探究等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從更深層次領悟知識,領悟地理學習中的人地協調觀。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要在地理教學中積極開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以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良好的作用。
四、積極實踐,引導求真,豐富學生地理學學習素養
學生地理學學習素養,應該包含學生學習到的地理學知識,在學習地理學知識中發展的學習技能、學習習慣、實踐能力以及地理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的人文地理觀等的有機統一體系,是教育教學更高層次目標。古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讓學生走進課堂中來,也要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從而實現對學生“知、情、行”統一的教學目標。地理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進行地理學實踐教學也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實際生活,了解生存的自然環境,形成科學發展觀。
如在和學生解釋酸雨的危害的知識時,同時讓學生近距離到附近的河流看一看,聞一聞,初步判斷水體受污染的情況,并分析河流周圍的污染源,從而滲透對學生人地和諧觀教育。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是新的教育形態的風向標,教師的教學要圍繞此進行,在地理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貫徹落實該教學理念。
[ 參 考 文 獻 ]
[1]呂鳳秀,梅國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二區域地理主題式教學策略探析[J]地理教學2017,(16):30-34,46.
[2]楊志川.基于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培養的區域地理教學思考[J]教師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