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妞
摘要: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入情入境,激活思維;運用多媒體縱橫拓延,發展思維;利用多媒體釋疑解難,訓練思維;運用多媒體遷移綜合,強化思維。
關鍵詞:多媒體 ?思維 ?古詩詞 ?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多媒體作為古詩詞教學的輔助手段,已愈加重要,它為古詩詞課堂教學營造了濃厚的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同時也增強了古詩詞教學的直觀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地突破口;它使朗朗上口的古詩詞變成律動的聲音,為學生的朗讀激發豐富的情感;它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給學生思維創新帶來無限的遐想,可以說,古詩詞因為有了多媒體而更加精彩。那么如何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創設最佳思維情景,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在此談談我的一些感想。
運用多媒體入情入境,激活思維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引出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古詩詞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的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會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如教學《敕勒歌》這一課時,我先播放《配樂圖片》,隨著優美的旋律和歌詞,學生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欣賞完歌曲,大草原的美景圖片、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他們閱讀古詩的積極性。他們的表情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興奮,學生們置身于草原的美景中,心中涌起由衷的情愫,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自然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思考問題呢?
運用多媒體縱橫拓延,發展思維
縱橫拓延,就是根據問題情境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的廣闊性,借以發展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在教學《出塞》一課時,請同學們邊聽《涼州曲》樂曲,邊看邊塞圖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很好地讓生明白了邊關的荒涼,冷清,孤獨,寂寞,從而促使學生從中獲得深層次的啟示:面對著這一輪明月,守關將士的親人又在做什么呢?多媒體教學手段化抽象為具體,課內知識得到拓展與延伸,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在體會中進行梳理知識,升華情感。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想象和表達,真正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利用多媒體釋疑解難,訓練思維
古詩詞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形象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古詩詞教學的直觀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發展。如《墨梅》一詩中出示課件圖畫“墨梅”,句子:“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一句比較抽象,利用電教媒體以動態的效果展示給學生,讓生明白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人間。形象直觀,同時,也通過形象的流動變化的畫面充分的領略到作者對樂于奉獻的精神的贊美,情趣無窮。
四、運用多媒體遷移綜合,強化思維
在古詩詞課教學中,存在一些“輕過程、重結果”的模仿說教課,強制束縛學生思維,多媒體電教容量大,轉換節奏快,引導學生多種思維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探索,使學生思維得到遷移,觸類旁通。自覺地把獲得知識的結果與掌握學習過程的方法有機結合,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泊船瓜洲》一文時,我首先用投影補充“作者王安石的背景資料”同時讓生明白京口、瓜洲、鐘山三個地名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樣的,知背景,入詩境。接著播放情景音樂,體會作者感嘆自己對故鄉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記憶憂新,各種在家的美好溫馨歷歷在目,感受到這是一首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這樣教學使學生感受到了王安石的憂心忡忡,躊躇滿懷,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
總之,多媒體電化教育為古詩詞課堂教學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也使我們探索古詩詞課堂教學如虎添翼,在古詩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利用各種條件,創設思維情境,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樂趣,給學生思維發展創造良好氛圍,使我們的古詩詞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
多媒體,讓古詩詞課堂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