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驕 王希希 趙崇宇
摘 要:就目前為止,市面上絕大多數汽車依舊是消耗汽油柴油常規燃料為動力的汽車,在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建立需要有國家政策的傾斜,由此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還需要一個很長時間的政策引導和技術突破。下面就為什么要開發新能源汽車,各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我國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扶持等方面進行簡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能源短缺;政策
一、能源短缺促進新能源開發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是由于地球能源的有限性,也是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雖然地球大部分是海洋,但是人類對于海洋資源的利用能力十分有限,陸地上的能源卻在以很快的速度消耗著,由此產生的環境問題十分嚴重。能源是所有產業的基礎,也是人民正常生活的關鍵所在。全球能源短缺,使能源成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掣肘,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礎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也成了一個主要途徑,新能源的開發可以為產業的發展開辟新的道路,創造新的可能性。
我國是第二大能源消耗國,經濟又在高速發展階段,過于依賴進口原油無疑會成為一個掣肘,目前我國消費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較少,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獨特的社會經濟現狀和地理環境造成的,新能源的發展無疑也需要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問題,不僅在新能源技術上需要有所突破,與新能源利用有關的技術也要迎頭趕上,除此之外的我國經濟結構也需要做適當的改變,所以新能源的開發需要的是一個有關各行各業的重大變革。
二、新能源汽車
汽車作為中國產業的一大支柱,在推動中國的發展上占有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在能源消耗和環境保護上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會為中國新興產業注入新鮮血液。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公告定義,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目的就是要減少汽車動力對石油的依賴,但就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雖然在盡可能的采用其他替代傳統燃料的能源,但由于對于非常規燃料的利用技術有限,有的還是會依賴傳統燃料來帶動,以彌補新能源在一些方面的不足。
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開發的主要方向是生物能源汽車,乙醇汽車和混動汽車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美國水利條件豐富,有密西西比河,氣候濕潤,土地肥沃,平原地帶廣且農業現代技術發達,勞動者素質也高,以致于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正是因為美國具備豐富的谷類作物資源,因此用生物制備乙醇代替汽車燃料成為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發展方向。歐盟主要發展的是清潔柴油車,他們看重節能減排,對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管控十分嚴格,在柴油發動機上有著成熟且超前的技術優勢,除此之外,歐盟對生物燃料作為新能源這條途徑也十分重視。日本新能源汽車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瘠,對石油的依賴也較大,所以對新能源的發展也十分重視,近年來大力發展混合動力汽車并且有其獨特的技術。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類型是以天然氣為動力的汽車,主要運用的領域是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公用汽車,在生物能源開發上也十分重視。此外,我國有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發明專利數量也在逐年上升,集中在企業和高校,全國范圍內分布廣泛但未形成技術中心。其中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有關的發明專利申請相較于燃料電池汽車較多。
三、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
新能源汽車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現階段車用能源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是實現汽車能源動力的可持續發展,開發新一代能源動力系統。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動力性和成本等方面都還不如傳統燃料的汽車,若新能源汽車目前直接與市場接軌,在沒有優惠政策的前提下直接參與市場商業競爭,肯定會受到技術,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約,但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占取一定的市場,有消費者參與才能促進新能源汽車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現階段新能源汽車要占取一定的市場份額還需國家政策的扶持,完善其產業鏈,吸引更多資金支持,等待技術成熟,從而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能源汽車占領新的市場打下基礎。
政策雖然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可能性,但過度的政策傾斜也可能導致反面作用,稅收是產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工具,范慧霞認為政府只能作用在市場無法作為的地方,產業政策應起到杠桿作用,而不是代替市場決策。如果政策強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過度傾斜,產業內部無法參與市場競爭,實際上并不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反而會成為這個產業衰退的加速劑。如何科學的利用稅收,尊重市場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這場汽車轉型的活動中十分重要。
我國在新經濟常態下為推動產業結構轉變升級,新能源汽車產業被定位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自2009年以來在“十城千輛”活動推動下快速發展。國家對宏觀市場定位,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充電開關設施等基礎設施,技術創新和行業管理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15年工信部出臺相關文件中,確定了投資項目不受傳統汽車的產業最低門檻限制,可以自行決定規模與投資金額,極大的降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進入門檻,促使創新思想在各方面形成具體的產業,也為未來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奠定基礎。地方購置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影響最大,深圳最高補貼額達6萬,這些購置補貼為新能源汽車加入市場提供了助力,但購置補貼只能用于初期推廣,新能源汽車后期的發展最根本的方式還是在于技術的革新。
美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體現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助、完善充電設施等,更是出臺了“限油令”。歐盟采取獎罰并行的政策,激勵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對燃油汽車排放超標的汽車罰款。日本新能源汽車起步早且發展最快,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重量稅和所得稅等多重優惠。
四、結語
全球能源短缺促使了各國想要對汽車動力來源的想法,近年來,各國的新能源相關技術正在改變各大行業的發展軌跡,國家也采取了相關政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在快速進行著。
參考文獻
[1]謝志明,張媛,賀正楚,張蜜.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趨勢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5(09):127-141.
[2]王瑩.傳統能源瓶頸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9.
作者簡介
何艷驕(1998—),女,漢族,四川廣安,本科,研究方向:車輛工程。
王希希(1998—),女,漢族,四川峨眉山,本科,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趙崇宇(1998—),女,漢族,四川眉山,本科,研究方向:車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