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口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但是,農(nóng)村學生英語開口能力差是我們教師必須正視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農(nóng)村初中學生雖然脫離了“啞巴英語”的時代,但是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chǔ)薄弱,學生思想單純、性格內(nèi)向等種種因素,農(nóng)村英語課堂中還是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例如,口語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冷場,甚至在教師的鼓勵和激勵之下仍無人響應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參與口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雖然很高,但是表達起來卻又結(jié)結(jié)巴巴,詞不達意,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也有部分學生很少或從不發(fā)表意見,樂意做個旁觀者。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幫助學生去除思想和心理障礙,調(diào)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習“口語”的實效性,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就成了目前口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如何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這一角度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 英語口語;學生主體;參與
【作者簡介】方亞紅(1982.12-),女,漢族,江蘇張家港人,張家港市南豐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說”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際方式。因為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進行交際,而交際首先指的是口頭交際。但是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在平時練習中注重“寫”,而忽略了“聽”和“說”。隨著中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語言交際能力要求的提高,中學英語教科書越來越重視口語訓練。初中各個階段的語言學習都非常強調(diào)課本語言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努力使所學語言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關(guān)聯(lián),實現(xiàn)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
為了提高口語教學的實效性,以下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探究:
一、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興趣,讓每個學生敢說愿說
歌德曾說過:沒有興趣則沒有記憶。駕馭學生的情感,應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一旦學生對英語有了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參加英語學習活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的三級課程目標提出: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xiàn)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因此,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盡可能消除學生害羞、膽小、緊張的情緒,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使他們逐漸讀過一個爬坡式的緩沖時期,不斷享受英語學習成功的喜悅。這樣可以維持和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利于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高英語水平。
初一屬于英語過渡階段,教師不能進行傳統(tǒng)的枯燥無味的純粹語音教學,不必過分強調(diào)其語言的準確性,也不必片面追求熟練,要堅持“小步子”教學和創(chuàng)新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口語表達的興趣,這樣會大大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在課堂上敢說愿說。在執(zhí)教七上Unit5 Welcome to the unit & comic strip, 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知識,讓學生小組討論,說說我們平時慶祝春節(jié)方式,春節(jié)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學生都了解,盡管英語表達有各種詞匯、語法問題,我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千萬不能一聽到學生講錯了就馬上打斷學生的話,糾正其錯誤,這樣會打斷學生的思路,影響他們的對話或表演,束縛了他們的手腳,并產(chǎn)生不良的、導致學生拘謹?shù)男睦韷毫Γ顾麄兲幱趯擂蔚木车亍W生對話或問題回答完畢后,應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同時委婉地指出他們的錯誤。還可以讓其他同學幫助糾正錯誤,互幫互助的氣氛會降低對犯錯的恐懼。如學生想要表達在春節(jié)燃放煙花,只能說出 fireworks一詞,我就先把這個單詞板書在黑板上,讓其他學生來補充,let/set off? fireworks,然后再多叫幾個學生進行朗讀,重復,這樣既糾正了錯誤又調(diào)動了其他學生的積極性,避免了這個學生的尷尬,以后在課堂上也積極發(fā)言。
二、創(chuàng)設(shè)英語課堂情境,增強說英語的氛圍
中國學生學外語,客觀上缺乏學習外語的環(huán)境,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良好地說英語的環(huán)境。初中學生功課多,學習忙,課外學習英語的時間少。課堂是他們學習英語的主陣地,所以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45分鐘,創(chuàng)設(shè)英語課堂情境,營造說英語的良好氛圍。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授課,師生或生生交流都需要用英語進行。在課堂上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手段,營造試聽一體的英語語境,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為學生學習語言創(chuàng)設(shè)真是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有話可說。
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常使用Free talk進行導入,也總結(jié)了不少這方面的經(jīng)驗。Free talk可以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自由表達和交往能力。在Free talk時我們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topic,甚至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感興趣的話題。一個topic的好壞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名氣,如有些老師喜歡以奧運會為題,讓學生討論。但實際上學生對奧運會的知識了解甚少,根本講不出什么東西。所以教師應選用我們身邊的topic。在九上Unit7 Films? Welcome to the unit運用free talk 進行導入新課,詢問學生:Do you like watching films?What types of films do you know? 從而過渡到本節(jié)課第一個知識點,掌握different types of films。對于這個話題,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他們有話可說。
三、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演練機會
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上,教師注重語法的教學而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整堂課教師一言堂,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機械做筆記記錄,很少有練習口語的機會。我們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的主導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全面地挖掘他們的才能。七上Unit5 Welcome to the unit & comic strip教學時,學生需要討論西方節(jié)日,這對于初一學生有不小的難度,我先以圖片呈現(xiàn)西方人慶祝萬圣節(jié)活動的圖片,從而導出短語:dress up ,make pumpkin lanterns,play trick or treat等。再設(shè)置如下對話,學生兩人操練。
A: When is …?
B: It is on….
A: What do people do at/on …?
B: People usually… on/at….
學生在操練對話時自然而然掌握到萬圣節(jié)的知識,并能夠用英語大膽表達,從而達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激起學生參與意識
在課堂上師生的交互活動決定著教學效率的高低。根據(jù)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不同,交叉使用朗讀,復述課文、背誦,情景對話,回答問題,話題表達等方式。
朗讀課文不僅是中考人機對話測試的一項要求,也是練習口語的一個策略。朗讀課文不僅要會讀而且要讀會,對于一些含有重要句型和重要語法點的有代表性的句子要背誦出來,從而為我們積累說的素材。在平時教學中我也常常以兩人對話,小組對話和討論開展活動,盡量給每個人開口說話的機會。在課堂上也可采用一些競猜、游戲、謎語等活動,既活躍了課堂,又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教材每個單元都有comic strip,這個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了幽默風趣的對話及詼諧怪誕的漫畫,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材料中的語音,語調(diào)表演對話,有助于學生相互交流和合作。當然,這些活動不能喧賓奪主,要讓學生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五、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發(fā)揮示范作用
初中生模仿能力極強,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他們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語言能力,尤其是課堂組織中使用語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英語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各方面專業(yè)知識,不斷進行英語教學自我反思,提高語言實踐能力,使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不斷適應英語口語教學發(fā)展的新形勢。
英語是學會的,練會的,而不是教會的。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實踐,做到自主參與交際,能動地觀察和體驗語言的使用。為了能讓學生說好英語,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訓練學生主動地參與口語實踐。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自身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的提高,從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歐陽芬.英語教學的55個細節(jié)[M].吉林大學出版社.
[2]蔣海豐.初中英語高效教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
[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