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宇
摘 要:新課標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要想提升教學的效果,就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知識,促進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微課就是當前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進行運用,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高中化學知識的難度較大,知識點也較為零散,但是化學教學課時有限,學生在學習中要面對很多的困難,這就讓很多學生的化學學習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具備多樣化的呈現形式,具有顯著的特點,能夠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對于教學課時短的問題,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壓縮,把標準課時進行延伸,這樣就能夠用較多的時間完成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且運用微課教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
1、用微課指導學生預習
課前預習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和效果,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但是化學知識較多,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就需要學生能夠做好課前預習。以往都是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得到保證,當前要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就可以利用微課,指導學生的預習,讓學生預習更多的知識。在課前預習中運用微課只是預習,所以,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就不用全面包含各種細節內容,而是要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讓他們可以更快的了解本章的內容,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前,教師制作預習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就需要先對這節內容的主要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框架,之后找出難點和重點的知識,依據知識框架對微課視頻進行設計[1]。在這節內容中,主要包含三小節,分別是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質、原子核素、結構,在元素周期表中也包含一些具體的知識點,這節的重點內容就是其編排原則、周期特點,所以,教師需要整理知識點,將這些放到微課中。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采取動態PPT的方式,把知識網絡圖繪制成幻燈片,還可以把課堂教學中講解要用的幻燈片進行修改,在里面加入知識網絡圖,將重點的知識標記出來,之后結合幻燈片教授總體知識框架,還有在預習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
另外,學生在預習中教師需要進行督促。通常教師都是讓學生在上課前一天觀看微課,預習有關的知識,但是一些學生對于課前預習并不重視,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有些學生出現跟不上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課前預習的微課中要加入思考題,讓學生先觀看微課視頻預習知識,然后再思考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就這些問題提問學生,用這樣的方式督促學生都預習。教師需要重視提升微課的趣味性,在微課的開頭加入有趣味性的故事,激發他們的預習興趣,讓他們都投入到預習中。
2、用微課解析重點難點內容
高中化學難度提升,在教學中有很多的重點和難點,這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以往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不能完整的掌握,所以,當前可以運用微課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微課的運用,能夠將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把復雜、抽象的內容進行具體化以及形象化,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和掌握難度,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例如,“化學平衡狀態“這部分的知識就屬于難點內容,教師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講授,那么學生會無法全面的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課,給學生展示動態的圖片,這樣學生就能夠直觀的看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情況,更好的理解這部分知識,明確這種狀態的出現以及維持平衡狀態的原因。實驗教學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在實驗教學中,有一些實驗就有一些危險性,學生無法近距離的觀察,這樣他們就無法明確實驗的過程、方法、結果等,導致學生在自己動手做實驗時效果不是很好。而利用微課就可以打破這種不足,將實驗的整個過程都展示在微課中,讓他們能夠具體細致的看每個操作細節,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實驗。
3、用微課可以打破條件限制,充分發揮化學實驗效果
實驗教學十分重要,可以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還可以對他們的科學精神進行培養。高中化學課時有限,能夠安排給實驗教學的課時更少,這就使得很多實驗都是在教室內演示,坐在后面的學生不能看清教師的演示[2]。這時教師就可以把實驗的過程制作成微課視頻,對于重要的實驗現象和步驟,就可以運用微課的功能,如,重復觀看、放大等,讓學生能夠清楚實驗目的,這樣就不用教師多次重復以及強調,主要是關注學生,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讓更多的學生都可以動手做實驗,提升教學的效果。比如,在金屬鈉學習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看清楚鈉的燃燒現象,教師就將其進行了變動,給學生展示鈉在石棉網燃燒的現象,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看不清楚,且這樣會對反應產物的顏色帶去影響。而利用微課錄制鈉在柑鍋中的燃燒現象,學生就可以看到放大后的效果,提升教學的效果。
再比如,學生可以通過鈉和水的反應實驗,了解二者產生的反應。然而因為學生還沒有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導致他們在認識鈉和酸是不是可以反應上比較模糊,且該實驗比較危險,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比較鈉和水和鹽酸的反應現象,直觀的展示給學生,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的運用微課,充分發揮出其作用和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金云.試析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認識與實踐[J].文理導航.2015(06)
[2]林增輝.挖掘和發揮微課在高中化學中的教學功能[J].化學教與學.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