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無論是從具有指導意義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看,還是從目前語文高考試卷的組成看,無疑,閱讀寫作教學構成了語文教學的絕大部分內容。從目前江蘇語文試卷的組成情況看,試卷考查由語言文字運用、古代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寫作四個部分組成,簡單地說,“語用、閱讀、寫作”就是江蘇高考語文考查的內容。《江蘇語文考試說明》(2019年)中明確指出:語文總分160分,其中語用題15分,閱讀題75分,寫作題70分。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把閱讀和寫作當成是兩回事,分開來講。特別是在目前作文教學還未普遍形成系統時,我們往往更加注重閱讀教學,使得作文教學出現了許多問題。
第一,實際教學的時間及精力投入與作文的分值比例嚴重不匹配。
高一高二年級的語文往往疲于應對一本又一本的必修及選修教材,很少能從容地拿出時間來進行作文教學。而高三年級,由于高考的壓力,語文教學時間更多地被一套又一套模擬練習所占據,也很少有專門的寫作課,而作文的訓練就是根據模擬試題中的題目進行散亂地練寫。高考中,作文占語文總分的43.75%,而實際教學中,作文教學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我認為,原因大概有二:作文教學千頭萬緒,太耗費精力;在高考一味追求分數的大環境下,不如做幾道題目見效更快一些的功利心理在左右著我們。
第二,單調的作文寫作訓練令人生厭。
不少教師是這樣處理作文教學的:找一個題目,放給學生去寫,收上來,打分,負責人的教師會寫評語,最后在課堂上大而化之,籠統地講一下,這樣既安慰了學生,也安慰了自己。如果能操作的好一些,有些教師會讓學生二次作文,也有一些教師講完完后就沒了下文。其實作文教學是最適合因人而異,面批面改的,當然,這涉及到教師時間和精力等諸多問題,此不多述。
單說這種單調的“寫——講——再寫——再講”的作文教學方式,太容易讓學生產生深深的厭惡感,本來作文就是令他們“頭大”的事情,我們語文教師再用這種形式讓他們倍感厭惡,本來我們是要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為目的的,最后,卻適得其反。
所以,作文教學的模式太單調,寫作應該是“由內而外”的言語欲望,我們卻用單調堵上了孩子言語表達的出口!
第三,碎片化、大而空的作文教學難成體系。
據筆者調查,高中基礎年級的作文教學很少有系列教學,很多學校的作文訓練都是隨機的,缺乏有序性和層次性。寫作的隨意、無序,導致作文教學零星化、隨機性很強,難以形成系統。再好的珍珠沒有絲線的連接,也只是一顆顆珠子,無法變成美麗的項鏈。大而空的作文理論教學也屢見不鮮,我們滿足于交給學生所謂的“寫作技巧”,卻往往忽略了技巧的外殼需要充實的內容來支撐!學生沒有真正的生活體驗與寫作體驗,他們只能機械地進行著“模式寫作”這樣的作文是為“新八股”,呆板,面目可憎!老師教學“不接生活地氣”,學生寫作“不食人間煙火”……
葉圣陶先生早在《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就提出“有些人把閱讀和寫作看做不甚相干的兩回事,而且特別著重寫作,總是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好像語文程度就只看寫作程度似的。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升的。”葉圣陶先生認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從閱讀開始。
溫儒敏老師在《把閱讀放在首位》說:“閱讀教學除了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讀書習慣,把閱讀作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應當強調在閱讀教學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想象力。”溫老師在葉圣陶先生的理論上,強調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寫作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可見,“以讀促寫,讀寫一體”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根本方法。
所以,改變當前寫作教學出現的問題,必須從閱讀入手。特級教師柳方平老師也提出“讀寫一體化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而有效途徑”的觀點,從觀點的提出,到“五步三課型讀寫一體式”單元目標教學模式的構建,再到以“學習力”提升為核心,以“主問題”引領為依托的“七步互動審美讀寫教學”的流程設計,柳老師帶領著我們一直在用實踐檢驗著他的理論,在理論中前行,在實踐中完善。柳老師指出:“在讀寫過程中,讓學生把讀和寫自覺構成一個關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動的整體,讓學生體驗文本魅力,鑒賞文本的形象、語言和技巧,進而把讀的過程轉化成為寫的沖動,把寫的體驗再融入新一輪的閱讀活動中,達到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實現以寫助讀、以讀促寫、讀寫一體化的良性循環。”“讀寫一體化”貫穿在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克服了閱讀與寫作的割裂、脫節的現象,有效地彌補了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積極運用各種教學因素,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使之水乳相交。作為“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團隊的主要成員,在“讀寫一體化”中“以讀促寫”的實踐操作中,我積累了不少方法,在其他文章中有專門韓碩,這里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柳方平.在整合與賞析中汲取“分析的力量”[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5,11.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規劃重點自籌課題“基于高中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思辨讀寫研究”(批準號:B-b/2018/02/0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