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愛靜
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就曾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意味著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意味著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愿。”在經濟生活中,經濟文化和文化經濟化是兩股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然而,文化產業畢竟不是無木之本,需要前提和基礎——文化資源。發掘文化資源潛力,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必然選擇。文化資源并不等同于文化產品,它需要通過設計、加工、包裝、宣傳等一系列流程,才能形成可以被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天然地結合在一起,不能分割,和則共生,分則兩亡。作為一名德州人,在我的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德州扒雞以及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東方朔墓是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資源。近年來,德州市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圍繞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打造區域文化高地,大力實施文化產業提升工程,創立了一批具有德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完成了文化事業在市場經濟中的成功轉型,初步實現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雙贏。
德州有著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歷史文化底蘊十分厚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傳說就發生在這里,李白、韓愈、文天祥、紀曉嵐等數百位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贊頌德州的詩詞歌賦。而提起德州,最出名的莫過于德州扒雞。德州扒雞,又稱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之一,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于明朝,創制與清代,康熙帝曾稱贊其為“中華第一雞”。德州扒雞在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區域文化,運河文化,鐵路文化,交通文化,現代工商文明,傳承衍生文化以及老中華字號品牌文化特征。這些特征也構成了德州扒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要素。德州扒雞的制作技藝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扒雞文化的核心。德州扒雞見證了德州市的繁榮衰落與重生,因此德州市在扒雞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中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舉辦扒雞美食節,讓更多的人了解德州扒雞文化;建博物館,整理并保護德州扒雞相關的歷史資料及文化背景;鼓勵扒雞制作藝人開展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傳播并適當提供合適活動的場所;對傳承人進行生活補貼,使他們不收經濟狀況的威脅,安心的完成傳統扒雞制作工藝的研究與傳承等等。盡管如此,在對扒雞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保護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傳統技藝傳承人的缺失傳統技藝的消失;對扒雞文化的研究與成果利用不足以及現代文化及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對扒雞文化的沖擊等等。現如今,扒雞已經成為了山東省德州市的代名詞,同時也成為德州人的驕傲,不僅僅在國內享有盛名,在國外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保護及開發其價值就變得格外重要。這不僅關乎德州市的經濟發展,更是有關于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以及與現代化元素的相結合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發展。在今后的發展中德州市更是要揚長避短,將扒雞文化繼續發展,彌補不足之處,將這項非物質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成為山東乃至祖國的驕傲。
德州市的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德州扒雞文化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還有很多物質文化遺產,例如說國內唯一一座外國國王的墓——蘇祿王墓等等。而這些物質文化遺產中最有名的莫過于位于德州市陵城區神頭鎮的東方朔先生之墓。
東方朔,字曼倩,西漢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城區神頭鎮)人,官至太中大夫。《史記》、《漢書》對其均有記載。他博學機智,能言善辯。《史記·滑稽列傳》、《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諫、詼諧勸諭的獨特風格。由于敬佩東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淵博的學識,后人把他譽為智圣,捧為歲星、桃仙子、滑稽大師、知識之星,推崇他為笑話、相聲、謎語、占卜、俗文學的祖師爺。其墓北臨篤馬河,東傍秦漢七十二冢高大墓群,東西22米,南北16米,高3米,墓前原有石碑,上題“東方朔先生之墓”。祠今廢,唯存唐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顏真卿書《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碑,現已移陵城區城建亭保護。1977年4月26日東方朔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德州市陵城區神頭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古跡眾多,而東方朔墓則成為了神頭鎮的代表,至今還延續著每年農歷三月三舉辦東方朔廟會的文化習俗。但是由于最初的保護不到位致使墓群有些破敗,很多文物并沒有及時進行保護使得文物喪失了其原本的價值。事實上,東方朔墓是當地一項很有價值的文化資源,本應好好利用發揮其應有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以推動當地文化及經濟的發展。現如今殘存的墓群并不能很好的體現其各種價值,而政府應當在保護東方朔墓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提供著人力、物力、財力以保證其恢復原本的歷史樣貌,發揮其最大價值,提供關于漢代的各種歷史資料及可考價值,更讓來此地參觀旅游的人們感受到當地的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對于東方朔墓地的保護及開發應當成為當地工作的重點,以使德州的文化不斷發揚光大,流傳到全國各地。
其實,德州市的文化資源遠遠不止是德州扒雞和東方朔墓地這兩項,德州市是一個文化資源很豐厚的地方,加上京杭鐵路的修建及高鐵的通行使得這里交通便利,更成為了對外的一個窗口,讓更多的人可以來到德州了解德州的人文、地理、環境等資源。而德州市本身也應該順應現代化的趨勢,提高創新思維,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式,找準切入點,把握著力點,結合自身實際及基礎優勢,深挖歷史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創新現代文化,促進經濟與文化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盡快形成德州市自身的文化產業發展優勢,為建設新德州、實現新崛起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