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村級紀檢委員是黨和國家反腐敗斗爭的基本力量,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執行者,因此村級紀檢委員在夯實基層戰斗堡壘上起到的作用也就日益顯得更加重要,如何高質量發揮新時代下村級紀檢委員的作用是當前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村級紀檢委員工作當前現狀
現階段每個行政村都配有一名紀檢委員,通過鎮紀委、基層黨支部對其進行培訓,掌握一定的紀檢業務知識,在村里起到行使監督黨員干部依法行使公權力的作用。村級紀檢委員成立以來,在監督工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就其紀檢委員的工作職責、監督效果方面來看,存在的差距較大,主要還是執行一個上傳下達的作用。村級紀檢委員的人選來自村里推薦,這樣比較熟悉當地群眾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必定存在劣勢,在不夠專業的情況下,監督執紀的作用很難發揮出來,有時候紀檢委員身兼監督者和被監督者兩重雙重身份,與其他黨員干部存在上下級、工作交叉多、沾親帶故等情況,嚴重的削弱了村級紀檢委員的監督作用。
二、村級紀檢委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不足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不愿監督。部分村級紀檢委員對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不到位,工作千頭萬緒,片面認為農村基層經濟不發達,個別村集體經濟入不敷出,腐敗的土壤不像有權、管錢部門那樣肥沃,因此認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可緊可松,可有可無,導致其不愿主動監督村兩委工作。
(二)職責定位不明確,不能監督。目前各級雖然出臺了村級紀檢委員相關工作職責,定位為監督村級財務、三資使用情況和四風問題,但作為村支委委員之一的紀檢委員去行使監督權無異于“法律的執行者與監督者混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很難監督位階更高的村正職干部。因此,也比較容易理解紀檢委員工作主動性不高,存在畏難情緒。
(三)理論知識水平低、不會監督。通過筆者所在的鄉鎮及周邊鄉鎮調查來看,村級紀檢委員普遍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紀檢業務學習和培訓較少,對紀檢監察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幾乎為零,工作能力遠不能適應當前工作需要。
(四)典型的熟人社會,不敢監督。有的村級紀檢委員認為其個人的的當選靠著村支部書記的支持、村黨員的一票一票劃出來的,先是村支委委員然后才是紀檢委員,且與村里黨員干部都是同村人,有家族、宗族觀念,“同耕一塊地,同喝一井水”,有的甚至還是“一家人”,擔心認真開展工作得罪人后受打擊報復或人情上過不去,因而好人主義盛行。
(五)工作頭緒多、任務重。村級紀檢委員大部分兼職,現在基層工作較繁重,很多紀委委員身兼多職,在農忙季節自己農活較多,很難有精力來參與監督工作。
(六)待遇沒有保障,不想監督。目前村級紀檢委員待遇是按照村支委委員的工資標準,沒有其他誤工補貼,部分地區可能會低于計生專干、扶貧專干、水利員等不是村兩委的專干人員,如此偏低的經濟待遇嚴重挫傷了村級紀檢委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解決村級紀檢委員發揮作用時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確保村級紀檢委員選任質量。“明確村級紀檢委員由各村黨支部提出建議人選,經鎮紀委會同鎮級組織部門組織考察后,由鎮黨委任命,并報縣紀委備案”1。鎮級要嚴把選任關,紀檢工作是一項原則性、政策性、業務性很強的工作,對紀檢委員政治要求當然也更高,不斷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適時可以在黨員中通過知識能力測試、民主選舉,群眾代表推選,真正把思想政治水平高、作風硬、原則性強、想干事、能吃苦的黨員提拔到這一崗位上來。
(二)提高村級紀檢委員綜合素質。鎮黨委、鎮紀委和各支部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紀檢委員學習機制,月例會制以會代訓、以案示警等多種方式,有計劃的開展業務培訓;同時加強對村級紀檢委員的業務指導,增強其履職能力。適時探索建立起村級紀檢委員上掛鎮紀委跟班學習、跟班辦案機制,用實戰進一步提升其業務能力,從而全面提高村級紀檢委員的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三)賦予村級紀檢委員相應權力。對村級紀檢委員的職責和職權要定位準確,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要明確監督重點。可賦予村紀檢員知情權、參與議事權、民主監督權、建議權等相關權力,授予紀檢員監督村務、財務監管、民主管理、收集意見和協助調查違紀黨員等權力。各村還結合實際明確了具體工作職責,讓村級紀檢委員手中真正有權。
(四)創造村級紀檢委員履行環境。加強鄉鎮紀委與村級紀檢委員的聯系,保障村級紀檢委員發揮監督作用。重視村級紀檢委員反映的問題,認真調查核實,及時拿出處理意見;對村級紀檢委員提出的工作建議或意見,認真研究,由鄉鎮紀委向村兩委下發通知,村兩委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或處理,并把結果及時向鄉鎮紀委反饋;在村級紀檢委員工作遇到困難時,及時協調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協助村級紀檢委員解決問題和困難。
(五)完善對村級紀檢委員考評機制。“任何一項完備的、理想的制度都應該是包含規范性制度和懲戒性制度的統一體,應該是行為模式與制裁手段的統一”2。完善并落實對村級紀檢委員工作目標考評機制,嚴格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健全工作制度,對發揮作用不突出、群眾不認可的紀檢員要及時進行調整;要有目的地培養選拔優秀村級紀檢委員作為村書記或村主任的后備人選;將村級紀檢委員納入村六大主干系列,提高村級紀檢委員的工資待遇,至少應和村計育專干和綜治專干工資待遇一樣,并探索執行工資管理與績效掛鉤制度,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村紀檢員的工作積極性。
(六)要加強村級紀檢委員內部管理。村級紀檢委員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十分有限,要讓其充分發揮,應該建立健全制度。只有把相關的制度完善,才能管理好村級紀檢委員。鄉鎮紀委落實專人負責村級紀檢委員工作,做好業務上的指導;建立村級紀檢委員向鎮級紀委定期報告,重要事項及時報告制度,形成科學化、規范化的內部管理機制。鄉鎮紀委對村紀檢員實行垂直管理的制度,對村紀檢員有任免權,工作不稱職的,可直接予以免職;村紀檢員直接對鄉鎮紀委負責并報告工作。強化典型宣傳,縣市、鄉鎮每年應對優秀村級紀檢委員進行表彰。
參考文獻
[1]《廉政瞭望》2017年第23期,村級紀檢委員標準化建設經驗 鐘軍
[2]沖突與協調——鄉村治理中的博弈,2000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盧福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