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玲 王詩爽 朱政潤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營養與人體的健康倍加關注。科學的營養是人類的身體潛能、智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充分發揮的先決條件。營養和健康適當的人,既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社會的發展。本文在闡述營養與健康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食物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關鍵詞:食物營養;身體健康;營養素
民以食為天。解決溫飽之后,人們對于各種美味中所隱藏的神奇奧妙愈加關注。為了從日常飲食中獲取更多的營養,或是改變自身的健康難題,人們開始對食物越來越挑剔、越來越苛求,因為一分一厘的取舍對于我們來說都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食物營養與健康倍加關注。合理的營養是人類的智力、身體潛能和社會活動能力充分發揮的先決條件。營養和健康適當的人,既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社會的發展。
一、營養概述
營養的原義為“謀求養生”,是指人體攝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營養物質以滿足機體生理需要的過程。合理營養是指通過合理的膳食和科學的烹調加工,向機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并保持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以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維持人體健康的營養。合理營養的意義在于促進生長發育,防治疾病,增強智力,促進優生優育,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二、健康概述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和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定義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并據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條標準: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能夠抵御一般感冒和傳染病;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頭發有光澤,無頭屑;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由此可見,人們不再把健康等同于沒有疾病,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們廣泛接受,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人類通過營養維持生命、保證生長發育,增進健康和完成各種活動。人類從胎兒開始直至死亡都離不開營養,人類體質的優劣與營養狀況有密切的關系。營養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先決條件,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康復的重要條件。總之,人類的生、老、病、死都與營養息息相關。
(一)營養素的功能
營養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進生長與組織修復、調節生理功能。其中作為能量來源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稱為產能營養素。同時由于人體對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較大,又被稱為宏量營養素。而促進生長與組織修復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調節生理功能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作用是維持物質代謝的動態平衡及內環境的穩定。
(二)營養是維持健康的基礎
1、維持人體組織的構成
營養素是人體的物質基礎,任何組織都是由營養素構成的,因此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修復、延緩衰老都與營養狀況有關。從胎兒期直起,營養對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尤為重要。孕婦的營養狀況直接關系到胎兒發育,如先天畸形等出生缺陷等;而胎兒的發育不良又會影響到成年期慢性疾病的發生。在成年期,細胞也是不斷更替,需要正常的營養素供給。即使到老年期,營養狀況依然會對身體產生重大影響。合理營養可以起到保持健康、延緩衰老的作用。
2、維持生理功能
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不斷從外界環境中攝取食物,從中獲得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這三大營養素經消化轉變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進入血液循環。這些被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在細胞內合成代謝構成機體組成成分,同時經過分解代謝形成代謝產物并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過程使用。各種組織和器官正常功能有賴于營養素通過神經系統、激素、酶來調節,特別是腦功能、心血管功能、肝腎功能、免疫功能尤為重要。
(三)營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保證兒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心理發育
兒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離不開營養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較快,體內合成代謝旺盛,所需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量比成人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質、脂類、鈣、鋅和鐵等營養素。同年齡男生和女生在兒童時期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差別較小,從青春期開始,男生和女生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出現較大差異。營養素不僅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身體發育,而且影響其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
2、滿足各類特殊人群的營養需要
對于孕婦、乳母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而言,因其生理狀況不同而對營養有特殊的要求。與非孕同齡婦女相比,孕婦本身及胎兒的生長發育都需要更多的營養。孕期合理營養是胎兒正常發育的保證,營養不良或過剩對胎兒和母體健康都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如葉酸對于孕婦而言意義重大,可以預防嬰兒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因分泌乳汁和哺育嬰兒的需要,乳母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多于一般婦女,甚至孕婦。因此乳母的營養需要包括為正常泌乳提供物質基礎,以及恢復或維持母體健康的需要。合理營養可以保持老年健康、延緩衰老進程和防治各種老年常見病,從而達到健康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而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可能加速機體衰老的速度。老年人的營養需要有其特殊性,如維生素D和鈣對保持老年骨質健康有重要作用。
3、增強特殊環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力和適應性
人體在惡劣環境下或在特殊勞動條件下,如感染、中毒、高溫、失重等條件下,某些營養素對增強機體的抵抗力、耐受力和適應性要重要作用。某些微量營養素在這些條件下的需要量高于一般情況下的正常人群。如在感染的情況下,機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綜上所述,營養與健康息息相關。營養決定一個人的音容笑貌。合理的營養使人精力充沛,體格健壯,工作效率提高,免疫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合理的營養可使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使成人精力十足,使老年人延年益壽,使患者早日康復。營養的目標就是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和加速康復,即祛病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