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享蘭
摘? 要:關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語言的魅力是推動學生進行知識點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教師開展作文教學和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重要基礎。面對日益枯燥乏味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掉學習興趣,不但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還會嚴重危害學生的素質發展。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教學趣味性作出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趣味性提升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最大動力,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較為活躍的思維和活潑好動的天性使得其在課堂中的大多數時間容易出現不認真聽課等現象,不但會影響教師的授課過程,還會對學生自身產生影響。在目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仍然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文中固定的知識點以較為枯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并讓學生反復、機械性的進行訓練和記憶,從而極大的抑制了學生想象力的創造和發揮,使作文教學課堂環境變得壓抑、無趣。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對于事物的觀察力
興趣是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保持專注和認真聽講的關鍵因素,也是學生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寫作的重要推動力。枯燥乏味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不但對學生興趣及能力的培養起不到作用,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寫作的素材來源大部分是來自于作者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所發生的點點滴滴,而在此過程中,觀察里的重要性是決定素材質量的關鍵元素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興趣和觀察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去細心觀察生活,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身邊生活中去發先美好的事物:山川小溪、花草樹木、蝴蝶鳥語、花開花落等,只有積極引導的學生去積極觀察,善于發現,才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充足的素材,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而能夠隨時將自己的所見、所遇等記錄下來,完成作文的創作。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草蟲的村落》一課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置身于大自然中,讓學生在花草樹木中去找尋昆蟲的足跡,并跟隨著昆蟲的腳步去探索昆蟲的家或者是聚集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昆蟲的行為、舉動等,并進行詳細的記錄,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將對于所見所聞的感受寫下來,增強了學生對于寫作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在寫作教學課堂中融入口頭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也是寫作的一種形式,但是相對于在紙上寫作能力來講,難度較大,但對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構思成文的能力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在進行正常寫作過程中,會對寫作內容進行充分的思考,并能夠仔細選擇寫作素材,而口頭作文訓練過程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學生利用自身知識積累進行臨時整合,然后將其完整的表達出來,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作文素材的思考能力,還能促進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適當的加入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針對某一個標題進行課前素材的收集,然后課上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闡述,從而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作文教學氛圍。
例如,針對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一課,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安排口頭作文任務:以自己印象里的春節為題,講述一個與春節有關的故事,時限五分鐘,同學們可以在課下進行思路的整理,明天課上進行講述。每個同學的經歷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講述時就會營造多樣化故事的作文課堂,從而增加寫作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接受作文知識的教育;教師還可以利用“讀物推薦”為主題來開展課上口頭作文練習,讓學生推薦一本讀物,并在推薦過程中鼓勵學生先進性概括介紹,然后分層次的重點介紹內容,此過程既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也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合理利用評價和批改功能
在傳統的教師評價或者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往往都是以教師為核心,運用千篇一律的評價語來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并且批改過后并沒有進一步的跟進。固然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教師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精力,但是此種方式收到的成效卻很微小,可能導致學生在看到批改結果或者評價與后喪失寫作與學習興趣等現象的產生,因此,在評價與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的注重學生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在作文教學課堂中融入批改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批改過程中來,在批改文章中學習寫作,發現不足,并同其他優秀的文章實現相互交流,共同促進。
例如,教師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中“人物描寫”這一主題讓學生進行寫作,在寫作完畢后,可以在課上開展“共同批改作文”活動,教師先進性示范批改,將修改作文的方法教給學生,然后安排學生在組內對其他同學的文章進行初步修改,并在此過程中鼓勵同學實時的進行意見交流,引導學生在文中遇到閃光點或者語句時要給予激勵評價;在互改完成后,在每個同學再次閱讀所寫文章,從中找出不足和優秀的成分,從而在提升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完成同學之間寫作思想和技巧的交流。
四、總結
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利于學生能夠更好的保持課上專注力,完成的接受寫作知識的灌輸,并提高自身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完成全面發展的目標。教師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其情感得到體現,個性得到張揚,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會充滿趣味性與靈動性。
參考文獻
[1]程丹.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72-73.
[2]邵愛華.基于互動模式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13):121-122.
[3]李秀琴.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J].名師在線,2019(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