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秋勻
摘要:藝術的產生是有過程的,藝術的創作過程適用于每個藝術學科,攝影也不例外。攝影的創作過程同樣很好地詮釋了藝術創作的所有過程: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及藝術表現)本文重點研究的是以攝影為例談藝術創作的幾個過程,通過攝影來展現藝術創作過程
關鍵詞:藝術;攝影;過程;創作過程
一、藝術的創作過程含義
藝術的創作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審美認識的表現過程,一個藝術品的產生,首先需要的是創作者做的前期準備,比如說收集大量資料,素材的儲備很重要,如果沒有前期的準備那么將很難進行下去,藝術創作是需要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的,每個環節在創作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藝術作品形成的質量與價值,三者缺一不可。其次是需要創造者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再加上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見解。最后是需要創造者借助載體來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前期準備,創作構思,藝術表現這二步就是藝術創作的全部過程,也是一件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
每件藝術作品的誕生都有著其專屬的獨到之處。藝術家在創作時受何種影響,產生何種創作理念,慣用何種創作手法,進而該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也不盡相同,自然作品呈現出來的反響也是難以揣度。
二、藝術創作過程——以攝影為例
(一)藝術體驗前期準備
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前期準備需要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資源材料上的準備,創作素材的搜集和口常點滴中或是每一次藝術體驗及創作中得來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思想上的準備,由生活中豐富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體驗產生的創作意圖。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藝術體驗賦子每一件藝術品與眾不同的魅力。
拿攝影來說,攝影作品的產生首先需要積累素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說:網絡,現在網絡如此發達,需要什么資料一搜就能出現大量的資源;書本,由于網絡的日趨發達,人們對于書本的查閱越來越少,但其實書本上的更加系統化,更加深刻明了。《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是2000年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攝影教材,書中全面介紹了攝影技術,這本書是懂攝影的人都知道的書,也是必讀的一木。
筆者本科的畢業創作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充分利用了學校的圖書館,翻閱觀念攝影、攝影用光以及攝影構圖的書籍和雜志。并且利用網絡資源欣賞和分析優秀職業攝影師的作品,學習他們的構圖方式、布光技巧、表現手法及面部表情的詮釋,從中產生靈感,筆者的畢業創作是屬于觀念題材的,所以搜集查閱了劉錚老師的作品,劉錚老師的作品偏向于觀念攝影,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他的《國人》《三界》《四美圖》為后來的觀念攝影帶來很大影響。
《國人》的創作一開始是想拍成紀實攝影,走遍中國各個地方,但經過他想法上的轉變,向往自由的渴望,不想按部就班最后呈現出來的是觀念上的東西,是自己心靈的解剖。
《三界》同樣也很好地詮釋了“觀念”一詞,向觀者展現出當時創作者的內心想法及真實感受。
看了他大量作品后,對筆者啟發很大。結合著所有收集查閱的資料,定下了拍攝的內容。畢業設計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當今21世紀,社會的發展速度之快,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令人談之色變卻又極其普遍的社會弊端現象。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同樣伴隨著越來越多社會現象的涌現,各種各樣的誘惑也吸引著人們,人們為了自己的一絲欲望甚至不惜走向歧途。人們在面對各種欲望的同時往往將自己心中的想法隱于內心,將真實的想法隱藏起來。筆者就是想借助觀念這一主題來揭露人們面對誘惑時的丑態。
(二)藝術構思中心環節
藝術構思是藝術創作的中心環節。藝術構思可以是一時迸發的靈感,抑或是經過長期思索的結果,切記不能為了創作而胡亂臆造或者一味地效仿他人的作品,那只是基于別人思維上的作品加以改造罷了。只有從創作初期就注入自己主觀思想的作品,才是賦有靈魂的且具有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因此,構思想法是至關重要的。在藝術學科中藝術的創作過程皆是相通的,在攝影領域中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同樣適用。例如,一位攝影創作者空有精湛的拍攝技法,卻沒有一個善于思考對創作進行構想的頭腦,那只能說他是一位優秀的模仿者而不是一位成功的、優秀的攝影創作者。思維意識逐漸趨于框架化,藝術創作的過程流于形式,自然無法創作出令人記憶猶新的攝影作品。在平時專業課程中,大多數同學普遍會按照老師的作業要求上網查閱相似的圖片,也不加人自己的構思,直接完全借鑒,照搬照抄,這樣的拍攝在我看來毫無意義。即便是被老師褒獎也遠遠無法獲得拍攝的成就感。因此,在創作之前構思很重要,原創同樣重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思維構想的創新創意上花時間是十分值得的。
(三)藝術表現最后環節
藝術表現就是將藝術創作思維轉化為物態化的藝術品呈現于觀者眼前供人們鑒賞的藝術作品。其實質就是一種審美表現活動。經過前期的準備工作,確定了思維想法,最后就是通過媒介表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藝術表現。攝影作品也是在這個過程產生的。
筆者的畢業創作經歷了前期大量收集資料,中期遵循原創原則,很好地貼合了拍攝主題“欲”,將自己的想法最終通過作品呈現在觀者面前,將主題得以很好的詮釋。每個過程看似簡單,但都相互聯系,一環扣一環地存在著。
三、結語
攝影作品創作過程的完成程度與否,與一幅攝影作品的價值與質量直接掛鉤。優秀的攝影作品并非產生于偶然,這需要攝影創作者首先積累豐富素材資源及知識儲備,不論是眼界或是理論技法上,以其獨到的視角和拍攝構想,觀察普羅大眾所忽視的,發現常人不曾察覺的瞬間,最后配合以最適合該次拍攝主題以及最能突出被攝對象的拍攝技法呈現于觀者眼前。藝術創作的過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亦繁亦簡,難在往往創作作品的開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素材,為了尋找靈感來源可能要花費整個創作過程的大半時間,不斷嘗試,到頭來還可能又是一次重新開始,這對藝術家的耐心和毅力是個不小的考驗。有時候會聽到某某藝術家在創作上遇到了“瓶頸期”,創作無法進行等等消息。其中原因復雜多樣不便分析,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藝術構思方面產生了問題,藝術作品創作與預期效果趨于相互背離的趨勢,使藝術創作無法按原計劃進行下去,或者被迫中止。遇到問題及時反思剖析問題癥結,勇于挑戰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都是藝術作品誕生的必要因素。同樣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靈魂是作品的原創性,不能一味地效仿他人作品,或者在模仿別人創意的基礎上僅僅是稍加改動。在現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意識不斷被新事物刷新。推陳出新注入新思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帶有個人色彩的作品才稱得上是一件屬于自己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唐濟川,鄭艷.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3]于冬冬.藝術攝影[M].北京:人民攝影出版社,2011.
[4]王傳東,夏洪波.觀念攝影與表現[M].沈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5]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10.
[6]林路.高等院校攝影攝像精品教材:觀念攝影[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7]瑪麗·華納·瑪瑞恩.100個改變攝影的偉大觀念[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13.
[8]王家民藝術與設計導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9]顧丞峰.觀念藝術的中國方式[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