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秀
◆摘? 要:由于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偏小,這些孩子們的情緒與意志力等普遍存在不穩定性特點,這些因素使得他們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學習效率低,針對這種現象,語文教師需充分利用好課堂導入,密切關注學生們共性特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具體、形象的導入方法,將低齡學生們的情趣調動起來,使其對新知識充滿好奇與渴望去迎接學習。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具象課堂導入;方法;應用
小學一年級最難教,這些六七歲的孩子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做小動作、講話,抑或無精打采、不專注、不懂思考,甚至一些基礎知識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反復講幾遍,如何改變這種尷尬、不活躍、低效率的低年級語文課堂呢?筆者認為“引入一個好的源頭,那么也就成功了一半”,對于低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最直接地,將語文教學的效果在孩子們身上彰顯出來。
一、引用課文輕松聊生活而順勢融入內容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穩定、自制力不夠、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實屬正常,如果教師不深入細致的了解他們內心活動,課前沒有做好把他們帶入課堂的準備工作,那么接下來的課堂,無疑將是低效的。
在心理學研究中已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熟悉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于是當語文教師把課堂內容有意識地和學生生活經驗搭在一起時,將會一下子縮短學生與課文的距離,這種親切感會激發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無形中對新的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而樂于自主學習。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看電視》是一首簡短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景,作者巧妙地將小家庭的溫馨同尊老愛幼的優良風尚融為一體,這本是一篇貼近學生生活的課文,可學生預習后在他們臉上看不到過多反應,對此筆者讓學生先放下課本,試著探問:“你們喜歡看什么電視?”一石激起千層浪,只見小朋友們眼神放光,爭著搶著回答,都想把自己的喜好告訴大家。接著又問:“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電視嗎?爺爺、奶奶呢?”瞬間小朋友們便聊得興致勃勃,于是,筆者就帶著學生們很愉快地開始了這節課的學習。這就是利用學生們日常生活經歷,巧妙喚醒學生興奮點與課堂的連接,讓學生興致盎然開始學習,是上好一堂語文課的開端。
二、生動講故事激發學生對學習課文的情感
故事是小學生興趣首選,語文教師適時將故事導入課堂,能夠輕松帶領一二年級學生開啟新課的大門。小學語文教師許嫣娜在《烏鴉喝水》這課中是這樣導入的:許老師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時,為了鍛煉、吸引孩子們注意力,許老師還讓學生當“小小復讀機”復述故事。
講故事導入法,生動、有趣且通俗易懂,容易給孩子以啟迪,又能開闊學生視野,從而使教師和學生更輕松地進入課堂。《王二小》是小學語文課中首篇講述英雄事跡的文章,然低年級的孩子對抗戰期歷史不甚了解,這給教學帶來了較大難度,于是教師得上網收集抗戰時期有關王二小的故事。在課堂導入時,便用生動的語氣、樸實的語言講述抗戰故事,喚起、補充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之后學生朗讀課文時,那激動的表情和語氣時,筆者知道導入時的故事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生動、有趣的故事不僅能讓學生增長見識,集中注意力,最主要是連接課堂,補充孩子生活經驗及情感,為教學做好鋪墊,很多時候更是對突破教學重難點起了很大作用。
三、愉快觀圖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視角
圖片與文字相較起來,給人更具有可視性與直觀性美感,圖片導入可以使學生具體和直觀地感知到所學課文的內容,生動形象,容易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想象與增強記憶功效。
比如在教學《畫家鄉》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展示家鄉美麗的山水圖片,結合圖片向學生們介紹我們美麗的家鄉,當他們看到圖片中自己熟悉又美麗的地方,既興奮又自豪,舉著小手想來分享他們眼中的城市、小鎮與村莊,隨即筆者說:今天我們也要去幾個小朋友的家鄉看看喔,于是他們不僅向我們熱情介紹,還積極主動將家鄉描繪了下來。于是和學生們相約一個時間,便踏上了快樂的家鄉之旅。
在課文導入過程中讓學生配上自己所欣賞的幾幅秀麗鄉景圖,能使學生對家鄉美有一種感性認識,讓這些孩子們在美的熏陶中走進課文。讓低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從圖文開始,通過圖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能促進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們的理解,思維與想象力快速而有效的發展。
四、有效提問題調動學生主動開啟腦筋思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低年級學生其性好動并對所有事物充滿著好奇,總是愛問個“為什么”,教師該充分利用此特點來結合教學內容,切身為學生設置科學、有效的提問導入來激發小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對新知識與新內容的熱情探索,使學生在積極和主動的思考下,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提問是調動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低年級語文教師需用好提問導入,來激發學生挑戰欲望并吸引他們順利地融入課堂氛圍。
五、結語
總之,具體而形象的導入易激發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具象導入的方法其實有很多,教師應該根據低年級學情和教學內容等,不斷優化課堂導入的方法,多角度與多層次地凝聚小學生注意力與調動學習原動力,從而激發其創新思維,學習才能事半功倍,教學效果也才能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張浩.讓課堂導入的提問更有效[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02).
[2]譚樂寬.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