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云 李偉峰 朱鵬
摘要? 簡要介紹了智慧氣象的內涵與特征,重點分析了智慧氣象在金塔縣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通過智慧氣象及時預測災害性天氣,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將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降到最低。
關鍵詞 智慧氣象;農業生產;金塔縣;應用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1-076-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1.029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eteorology in Agricul tural Production Service of Jinta County
LIU Hui-yun? et al(Jinta Meteorological Bureau, Jinta, Gansu 735300)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eteorology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eteorolog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 in Jinta County was emphatically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intelligent meteorology, weather changes could be predicted in advance, and the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defense measures could be taken to minimize the harm of disastrous weather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meteorolog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Jinta County; Application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各類產業也得到極大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一系列問題,生態環境不穩定性降低了我國天氣質量。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對人們出行造成極大困擾,對農業生產危害也日益加劇。人們雖然無法改變天氣因素,但是可以借助于智慧氣象提前了解天氣變化,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將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降到最低。
1 智慧氣象內涵與特征
1.1 智慧氣象的內涵
對智慧氣象內涵的認識需將智慧和氣象工作的本質性特征進行聯系。所謂的智慧氣象就是借助于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等新技術手段,在科學技術水平的支撐下,賦予氣象系統自我感知、判斷選擇、分析、行動、創新等方面的能力,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等活動中充滿智慧。
1.2 智慧氣象的特征
智慧氣象有5個方面的特征,分別為無處不在、充分共享、高度協調、全面融合與更加安全。“無處不在”是指連接同天氣氣候相關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氣象感知和氣象服務無處不在。“充分共享”則是借助互聯網交通,通過相關平臺,實現各類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信息資源、技術資源間充分共享。“高度協調”則是氣象業務間、氣象業務、科技、服務、管理等之間可以高效和諧協作,以實現無縫隙連接、無差異行動等。“全面融合”是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衣食住行中,加大挖掘和應用氣象數據力度,根據氣象的影響對生產生活進行決策。“更加安全”是指信息技術設施、氣象數據信息資源、業務應用系統的安全性水平都比較高。
2 智慧氣象在金塔縣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
2.1 氣象大數據和農業大數據分析結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氣候變暖現象不斷加劇,各種極端災害性事件呈現出逐漸增加趨勢,具有較強不確定性。因此,如何進一步增強氣象預報預測的準確性水平,對于每位氣象工作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對于農業生產來說,預測預報的準確度水平越高,在安排和調整農業生產中就越有利,發揮的作用也越顯著,對社會、經濟效益的貢獻也就越大。計算機和數據系統的使用,提升了人們統計數據和運算數據的能力。通過分析指揮系統中的大數據,對觀測數據的集約化處理能力也得到了增強,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氣象預報預測的精確度水平。對農業大數據的分析,則實現了各部門間的數據信息共享,為農業生產的正確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有利于正確行動方案的制定。
2.2 為農業提供精細化、專業化的氣象產品
傳統天氣預報服務只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基礎性的初級氣象服務產品,很難滿足社會各行各業與社會大眾的需求。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對天氣預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氣預報產品必將朝著精細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智慧氣象可以始終做到人與氣象同在,進而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中,針對農、林、牧、副、漁不同產業、不同產品和生產各個環節都有與之對應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和特色服務產品,進而為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精準農業等提供針對性強的氣象服務。針對農業建設和農業結構的調整,深入開展高效優質的氣象服務,例如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氣候評價論證、氣候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服務。
2.3 構建完善的信息共享服務平臺
農業生產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增強了氣象為農服務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特征,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單純依靠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技術裝備等,將很難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對氣象為農服務發展的個性化、多樣化和精準化需求,積極推進氣象為農服務的社會化水平已逐漸成為做好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必然選擇。使用科學的方式對氣象信息數據庫進行完善,盡快構建出氣象信息共享平臺,以更好地實現農業、水利、農業資源開發等農村經濟管理和部門間的協作,進而實現資源的共享,確保氣象服務同其他行業服務間的融合與無縫對接,充分發揮出氣象信息的作用。借助于共享服務平臺,并通過農村電視、電話、短信、互聯網、預警機、高音大喇叭、電子顯示屏等不同方式,建立起統一規范、銜接緊密的信息傳播網絡,增強氣象服務的高度自動化水平,凸顯氣象為農服務的科學化、權威性、即時性、主動性等方面的特征,體現出智慧氣象“以人為本、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無微不至”的服務理念。
2.4 開發先進的氣象業務系統,增強為農服務質量
當前,金塔縣常規預報產品已經從過去單一預報逐漸轉變為“預報+服務指南”,災害性天氣由過去預報預警向“預報預警+影響評估+防御意見、建議”轉變,使得農民在獲取氣象服務產品后知道自己該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去處理,降低了盲目性,農業生產的科學性水平不斷增強。積極開發先進的氣象業務平臺提升了為農服務產品質量,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并結合地面觀測站、人機交互平臺、中尺度自動氣象站,始終圍繞本地氣候特點、農業發展、農民需求和農村建設,提升了災害性天氣跟蹤監測和預報預警能力,為農服務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
當地政府部門積極鼓勵和支持實用性強的新型農業氣象服務技術水平開發,將“實用性”特征凸顯出來,在后臺隱藏科學問題,讓復雜問題簡單化,方便農民使用。這些實用性較強的農業氣象服務技術的靈感主要來源于氣象服務工作者、農業方面專家、為農服務企業和農民自身。
2.5 利用互聯網+開展服務
當前,農村正逐漸朝著城鎮化、土地流轉、勞動力老齡化等方面邁進,農業集約化、現代化和綜合化程度逐漸增強,農民也正朝著“職業化”方向發展。相較于以前,農民自身的科學種植意識、市場意識、自主性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強。因此,氣象為農服務應將現代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氣象服務的焦點,借助于“互聯網+”,結合農民自身需求積極開展工作。例如,可以在移動互聯網通信工具的作用下,連接種植戶和采購商、運輸戶、消費者和服務機構,在數據服務云平臺的幫助下,對作物種類進行一系列的數據應用分析、提供市場信息及預警提示等,以形成針對性強的農業領域垂直通信服務。
3 結語
通常情況下,災害的出現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通過智慧氣象及時預測災害性天氣,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利用大數據的信息記錄,可以對大數據庫內的數據信息進行集約化處理,從而認識到氣象信息。面對多發的災害性天氣,農民可以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提升自身應對災害性天氣的能力。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戶權益的最大化。智慧氣象是根據人們的需求衍生出來的,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俊松,熊世為,王曼麗,等.淺析地市級氣象部門發展智慧氣象的工作任務[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3):64-66,69.
[2] 麻旭東,李宏偉.農業現代化中的氣象服務研究[J].種子科技,2017(1):12,15.
[3] 簡詠梅,王春燕,陶笑笑.淺析智慧氣象在農業服務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科技,2016(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