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慧琴
摘 ? ?要:我國教育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實施了有效的改革,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教學理念,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全面優化,絕大多數學校實施了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智慧教室營運而生。
關鍵詞:智慧教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038-02
前 言
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提高,帶動了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其中我國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受信息化技術的有利影響,其中高中教學在發展中融入了信息化技術,不但提高了我國教學質量,而且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教育的有效發展。信息化教學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智慧教室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這將是我國未來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為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 ?智慧教室及信息技術教學概述
1.1 ?智慧教室概述
智慧教室是我國教育通過體制改革所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智慧教室就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所采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1]。智慧教室主要是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形成的一種現代化智慧教室體系,其中包括人員考勤、智慧教學以及環境智慧調節等,在最大程度上是我國教育未來建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在對智慧教室運用過程中可分為不同層次,主要有網絡層、應用層以及感知層,使用到的技術有射頻識別以及傳感器等,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信息傳感設備感知能力,使之根據相關協議,并通過網絡進行有效接入,以此達到信息交換的目的。
1.2 ?信息技術教學概述
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對信息技術知識以及基礎能力的有效普及為基礎的教學,不是以信息技術為科研基礎的教育,其中信息技術教學在較大程度是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它是以信息技術課程和技術為一體的,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使其教學效果更加明顯。信息技術教育涉及到學生的各個學習階段,這在較大程度上是學生較好使用信息技術的有效途徑。
2 ?智慧教室使用的關鍵技術
2.1 ?物聯網
物聯網主要是指通過傳感器對一切物體信息進行有效的采集,將采集到的信息與互聯網不同端口的設備以及人物進行有效的融合,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網路,能夠實現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有效連接,在較大程度上起到了管制與操作效果,并且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有效識別。在物聯網環境中,人們能夠通過對物體進行實時性的定位以及識別等,使信息以共享的方式呈現,從而提高人們生活的智能化[2]。除此之外,物聯網還可以通過傳感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并能夠對教學環境進行有效優化,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2.2 ?交互電視
交互電視主要是數字電視的有效應用,目前電視向高清方向發展,并且在基礎上能夠提供不同資訊與娛樂的一種交互媒體,同時還具有較好的人機交互功能,提供較多的服務,比如在線教育、網上購物以及互動游戲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課堂內容能夠隨時保存;②能夠隨時對所需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③課堂中的重點與難點可以通過電視的高亮顯示標準來完成;④能夠有效實現觸摸交互,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人機互動的樂趣。
2.3 ?云計算
云計算是信息化技術發展過程中的產物,是一個全新的技術性領域,在我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已在多個領域中進行了有效的運用,其中智慧教室的發展也采用到了云計算技術。云計算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共享,并且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儲存。云計算技術還能夠存儲大量的教學資源,使其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分享,具有強大的功能,克服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資源匱乏的現狀,使信息技術教學順利實施。
3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引入智慧教室的目標
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智慧教室環境中,實現了教學內容的有效推送,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能夠進行有效的協作學習,課后反饋,在較大程度上避免了網絡不穩定以及設備不受控等問題。此外,在智慧教室環境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主要有[3]:把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改變成為硬件與軟件為一體的指揮教學,融入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技術,最重要的是構建以電子書包為基礎的指揮教學平臺,并為學生預習與輔導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教學信息化技術的有效優化,以此使信息技術教學全面實現智能化。
4 ?智慧教室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4.1 ?教學設計
在智慧教室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學需要進行有效的設計,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把控,以此體現出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比如,在智慧教室環境中,教師在課前實時性分析學情,并在此基礎上對智慧教室網絡平臺進行有效的了解,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把握,針對性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選擇。教學目標確定后,教室通過智慧教室網絡進行課件的傳輸,使學生能夠通過網絡進行知識點的預習,并完成預習作業,能夠在網絡中進行自主、有效的學習。
4.2 ?多媒體互動
智慧教室的有效實施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完成,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微端來進行問題的提出,再通過信息技術來有效整合學生的答案,教師還能夠以選擇性的方式來查看學生的答案。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以以視頻或語音的形式將答案傳送給教師,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師生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3 ?試卷批閱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計算機終端平臺對教師布置的作業合理的完成,完成后學生再將作業傳輸到教師平臺,教師在平臺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查看。比如,教師在《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平板進行流程圖的有效的繪制,同時實施色彩的有效填充,學生完成繪圖后,保存圖畫發送給教師[4]。由此可以看出,此種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可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微端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有效的審批,提升教學效率。
4.4 ?交互式學習
交互式學習主要是通過相關軟件與硬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能夠有效發揮交互式教學,其中主要包括兩種:①一對一;②一對多。一對一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進行實時性互動,教師不但能夠與學生進行語言交流,而且還可以通過軟件對學生學習測試。比如,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軟件進行知識的搶答,并在此基礎上與教師進行知識點的互動,能夠有效提高可讓互動效果。
5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智慧教室環境下,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在較大程度上為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我國智慧教室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結合互聯網,這樣才能達到智慧教室發展需求,同時我國智慧教室信息化系統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進行有效完善,在優化完善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對智慧教室進行個性化設計,最大潛能的發揮網絡教學資源的實施與有效利用,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國銳.基于智慧教室環境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討[J].新課程(下),2018(5):52~53.
[2]潘 勇.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教室建設與實踐探索——以華中師大一附中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6):54~55.
[3]賈根五.高校智慧教室構建探索與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4):89~90.
[4]石維維.淺談智慧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創新[J].學子:理論版,2017(20):81.
[5]王 越.智慧教室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1):51~52.
收稿日期: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