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現在社會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這對于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對于高校的教育工作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新時期進行高校網絡化思政教育就是要將學校的思政教育課程與網絡充分地連接在一起,使思政教育能夠在網絡的潮流下繼續向前發展,并且掌握著網絡中的話語權。因此,本文將重點論述新時期大學中的網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大數據技術對于大學網絡思政教育話語權塑造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引言
對于新時期的大學生來說,會在網絡上受到各種各樣思潮的影響和侵蝕,這對于鞏固大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修養不利。大學生作為網絡媒體的受眾,更是網絡信息的傳播者,對于互聯網的熟悉程度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因此,大學生在網絡中面臨著各種思想的侵擾,必須快速在網絡上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體系,將這種正確的思政風潮帶到網絡上,在傳播的過程中要注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的繼承和傳播,在網絡世界中建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的話語權。
一、新時期大學中的網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多元文化并存,高校思政教育受到沖擊
在當前的互聯網空間內,同時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文化和思想的分享與傳播,在大學生進行網絡瀏覽的過程中,會接觸到來自許多方面不同的思想和文化的沖擊,這對于學生的辨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在大學學習期間,正是他們從父母和中學時期的嚴格管束下解放的新階段,因此對于一些錯誤的思想政治觀念存在薄弱的抵抗力,在接觸網絡信息的過程中難以分辨好壞,這對于高校的思政教育造成了阻礙,必須在網絡上掌握自主權,與多元思想相抗衡[1]。
(二)大數據背景隱私泄露問題,威脅學生安全
在大數據的技術背景下,網絡能夠收集到關于人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信息,尤其是高校的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不注意自己的隱私保護,隨便將自己重要的信息透漏給陌生人,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例如,一些學生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兼職信息的時候,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泄露出去,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電信詐騙。還有一些學生輕信小額貸款,最終落入“校園貸”的圈套之中,給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三)網絡信息海量化,高校思政教育沒有形成主流體系
網絡上的信息紛繁而復雜,學生在接收信息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對于信息的真偽辨認的能力不足,這是因為高校對于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力度還不夠高,對于學生在網絡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沒有形成成熟的預警機制,給學生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進行普及,造成一部分學生在網絡中由于輕信別人的信息而受騙[2]。高校的思政教育還沒有在學生中形成主流的教育體系,一部分學生對于思政的學習重視度不足,在網絡上海量信息之中缺乏辨別力,使學校的思政教育并沒有在學生的心目中形成重要的話語權地位。
二、大數據技術對于大學網絡思政教育話語權塑造的重要作用
(一)互聯網數據的巨量化,可以助力學校進行思政教育分析
互聯網上的數據雖然很多,但是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變數據為分析,通過將學生在接受網絡思政教育的學習情況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學校的網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學生的接受程度,基于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的改變和完善。通過大數據進行思政教育情況的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思政問題,對于學生所遇到的一些“電信詐騙”、“校園貸”等問題,可以進行及時的監察和反饋,再通過專業的老師進行談話的教導,及時地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3]。
(二)利用數據平臺為思政教育拓展更大的話語空間
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可以為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利用大數據平臺可以對于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及時的監督,將思政教育課堂充分地與網絡教育相對接,將思政教育向網絡化的方向引導,這樣就可以節省上課的時間,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思政課程的教育,并且可以記錄學生的上課時間和對于課堂內容的掌握[4]。例如,開通一些爾雅的通識選修課程,在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聽講,主動接受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在學生心中的重要性,掌握話語權。
(三)提升老師和學生的網絡素養,塑造網絡思政教育話語權
老師和學生的網絡素養都應該進行提升,老師在網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學生會使用網絡平臺進行課程的教學和傳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對于學習的內容進行反思,并且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思政理念在更大范圍內的傳播,這不僅對于學生思政修養的提升具有優勢,對于學校網絡思政教育話語權的提升也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在塑造話語權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大數據時代下,將高校的網絡思政教育發展的更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推進需要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以便于高校在網絡上掌握思政教育的話語權,這對于高校內學生的思政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學校思政教育的系統化在網絡上能夠得到完善。在新時期大學的思政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多元文化的存在會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影響,大數據會泄露隱私,給學生的安全帶來威脅等。因此,需要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高校思政教育話語權的加強,數據系統幫助學校進行教育水平的分析和評估,為思政教育拓展更大的話語空間,同時也要求在校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在網絡上積極推進學校思政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迪.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7(11):10-10.
[2]臺春玲,蔡瑞星.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8):149-150.
[3]祁鳴鳴.基于大數據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聯動機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6):69-70.
[4]佚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8-9.
作者簡介:
張昭,出生年月:1988.01 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東營,現任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