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嬋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合作學習模式憑借自身的優(yōu)越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更能夠直接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應用
引言
本文簡要分析了合作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并深入探究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希望能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帶來一定的參考意見。
一、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合作學習模式指的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并在學生小組內(nèi)部建立一種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關系,讓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新課改的要求當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課堂中需要積極應用合作的學習方式去開展教學任務,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一是重視學生的互動性。合作學習模式的本質(zhì)是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夠達成合作學習模式的初衷。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去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提高學生的團隊參與意識,讓學生開口參與到小組互動當中。二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必須是主體地位,教師需要明確自身處于一種引導的地位,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三是重視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需要從實踐出發(fā),總結以往的經(jīng)驗,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教學模式。
二、合作學習的具體應用
(一)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
語文教學的初衷是了確保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學習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因而教師應當在開展教學前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范疇,讓學生借助語文教材分組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教材文章《春天》時,教師需要預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一般以4人為一組,并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文章中春天的樣子”“文章中的哪個片段最具代表性”“文章中的春天與理想中春天的區(qū)別在哪里”,隨后讓學生在問題的基礎上走入到文章當中,主動去尋找答案。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采取任務分配的方式,由小組內(nèi)部不同的學生去解決不同的問題,也可以在找到問題后進行簡單的討論,從而確定最終答案。這樣一來,當學生具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之后,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從而有效避免學習時間的浪費。
(二)改變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
在語文課堂當中,教師的引導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首先,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性格特征以及個人能力將學生進行有序的劃分,從而達到有選擇性的進行分組搭配。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放在同一小組,也可以將性格開朗的學生和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放在同一小組,從而實現(xiàn)小組內(nèi)部互助互補的作用。其次,教師需要注意學生之間交流的和諧性,確??梢栽谛〗M內(nèi)部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作用價值。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給予學習小組一定的引導,確保學生的思維角度符合邏輯。從本質(zhì)來看,小組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屬于一種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狀態(tài)。教師需要把握好問題的設計,既要讓學生感到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能夠符合小學學生的年齡思維需求。若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則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若設計的問題較難,則會給課程進展造成一定的阻礙,讓學生失去自信心。此外,具有想象特征和啟發(fā)性特征的問題應當是教師優(yōu)先考慮的對象,此類問題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實現(xiàn)學習興趣的提高。
(三)為學生營造想象的空間
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獨立思維和想象力。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相對較差,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現(xiàn)象,而情景教學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文章《神筆馬良》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文章內(nèi)容相關情景,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像馬良一樣的話,那么自己想要畫一些什么。在接收到教師的問題之后,學生就會主動的進行討論,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融入到了教材當中,更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且這種教學模式本身就是對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提高和鍛煉。
(四)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激勵
作為語文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往往教師的一句贊揚和一個肯定的眼神會讓學生收獲較大的榮譽感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激勵手段,不僅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更要讓學生帶動身邊的同學共同學習。例如:當某一學生在正確回到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既可以采取口頭表揚的形式,也可以給予這名學生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如鉛筆、筆記本等。從某種角度來看,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又能在班級內(nèi)部樹立學習榜樣。經(jīng)過教師的表揚之后,不僅該名學生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生當中,其他的學生也會為了獲得教師的表揚而努力學習。此外,對小組進行表揚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揚能夠在班級內(nèi)部形成一定的競爭力,各個小組之間會轉變成一種競爭關系。在這種背景之下,往往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各個小組會積極踴躍舉手回答。由此可見,激勵方式的合理運用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有著直接的幫助作用。
三、結語
綜合來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方式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正確看待合作學習的作用價值,結合工作經(jīng)驗不斷對合作方式和模式進行調(diào)整及創(chuàng)新。此外,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實現(xiàn)自我的引導價值,推動課堂的流暢性,最終達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zhì)量、增加課堂活力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友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2016(4).
[2]劉毅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措施探討[J].未來英才,2016(9):127-128.
[3]劉彬彬.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7(35):48-48.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