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技工學校培養的學生,最終將走向企業,在企業不僅要具備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我們在上課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在汽車發動機拆裝教學中,對其進行設計,注重職業核心能力的滲透,保證能獲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所以,研究如何將職業核能能力的培養融合于汽車發動機構拆裝的教學過程,以下以配氣機構的拆裝為例研究。
關鍵詞:核心能力;發動機;配氣機構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而不是一種教育層次的觀點,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已有過一些實踐探索和理論探究。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地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技工院校的教育與職業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不是一種教育層次,而是一種教育類型,我們在培養技工學生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的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身為技師學院的一名汽修專業教師我將以發動機構造課程為載體進行研究。
1.職業核心能力的定義
職業能力是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一個人的個體職業能力由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要素組成,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是綜合能力,也叫做職業核心能力。在發動拆裝課程中主要培養同學們的職業溝通、團隊合作、學習能力、自我管理、禮儀修養、創新創業、職業道德、工匠精神。
2.配氣機構拆裝設計
2.1配氣機構拆裝課前設計
配氣機構的拆裝是屬于汽車發動機拆裝任務中的一個子項目,錄制微視頻,按照維修企業的標準,參照維修手冊拆裝要求錄制。錄制微課腳本參照表1。請同學們課前到藍墨云上學習。
2.2配氣機構拆裝的課中設計
配氣機構的拆裝總課時量為20。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大部分的時間是學生在課堂中練習。配氣機構的拆裝上課步驟如下:(1)導入,開始上課后老師可以用企業案例導入,本次課用一實際4S店中豐田1ZR發動機正時鏈條需要更換的案例導入。導入的過程中強調4S店人員是如何與客戶溝通的,可以請同學現場模擬,培養他們的職業溝通能力(2)知識準備,教師提前把需要用到的理論知識,如發動機配氣機構的正時鏈條是如何按照維修手冊正確拆裝的,需要用到哪些拆裝工具。同學們可以結合圖片識記知識。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能力。(3)教師演示,演示過程中注重7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節約、素養),如工具的擺放、拆卸下來零件的擺放,油水物三不落地,學生分組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4)學生分組操作,比如一個班級35名同學,可以分為5組每組7名同學,一人負責整理工具,一人負責查閱維修手冊,一人負責拆裝,一人負責擺放,一人負責清潔,一人負責拍照錄視頻,一人到其他組評價打分。職務可以輪流,每位同學都要輪到對應的工作。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合作、創新創業、禮儀修養等能力。(5)教師巡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每位同學,用評價表請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培養同學們的禮儀修養、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等能力。
2.3配氣機構拆裝的課后設計
教師布置作業請同學們課后完成:1、將課中拍攝的照片、視頻上傳到藍墨云上。2、按照維修手冊編寫拆裝步驟并配圖上傳到藍墨云。3、總結配氣機構拆裝心得體會。
3.結語
技師學院的學生能很快的掌握發動機配氣機構的拆裝能力。除了專業能力外培養同學們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是必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同學們的職業核心能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構: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體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9-12.
[2]姜大源.“百工之事”可成“圣人之作”[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8(11):72.
[2]姜大源.課程開發的關鍵:結構問題[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21):53-54.
[4]劉加建.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一體化教學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8(04):254-255.
作者簡介:
陳銘建(1988.08-),男,漢族,福建周寧縣人,在職研究生,臺州技師學院(籌)汽修專業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