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摘 要:要使初中化學演示實驗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必須明確演示實驗的目的,增強演示實驗的可視性和互動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演示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一般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新課程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實驗,但由于受設施、設備等的限制,要開足所有的實驗課目前還有一定困難。因此,演示實驗在平時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教師示范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最終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一、明確實驗目的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自制力較差,所以教師做演示實驗時,學生對于實驗存在只看“熱鬧”不看“門道”的現象。一些學生不知道該看什么,也不知道觀察的目的。實驗結束后,對于教師的提問也摸不著頭腦。
在教學中,教師所選擇的演示實驗必須服務于教學目標,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實驗開始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使學生知道觀察什么,如何觀察。例如,在“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時,觀察的重點就是實驗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情況。演示實驗要根據實驗目的指導學生觀察,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根據其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實驗目的。在實驗課中,對于每一項演示實驗要說明什么問題,得出哪些結論,實驗的重點、難點是哪些等,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梳理,在實驗前需向學生交代清楚。例如,“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該實驗中除了紅磷燃燒現象這一重點知識外,水沿導管流入集氣瓶的現象也是需要教師仔細分析的難點內容;學生要掌握測定原理,并進行正確分析。
二、實驗要有可視性
演示實驗具有可視性,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其化學學習興趣。
1. 改進教材實驗
教學九年級上冊的“粉塵爆炸”實驗,如果按教材進行實驗成功率不高,且實驗室沒有現成的裝置。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對課本上的實驗進行改進:在裝面粉的小塑料瓶中加上一個多孔隔板,這樣增大了面粉在有限空間的含量,加強實驗時的可視性。
2.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師在講臺上做演示實驗時,一支小試管中產生的現象很難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如果教師環繞教室一周給所有學生看,既浪費時間且課堂效率不高。這時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投影。
例如,演示“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時,若將天平的指針變化情況通過多媒體投影在大屏幕上,就能使所有學生清晰地看到。
3. 加強實驗的對比
對于顏色變化細微的實驗,不進行對比,學生很難觀察到現象。例如,“指示劑的變色”實驗,需要用空白實驗進行對比。特別是紫色石蕊在堿溶液中顯色,藍色和紫色很難辨別。因此,教學中除了要增加空白對比實驗外,還需要控制紫色石蕊的濃度。通過實驗,試劑濃度較小時,顏色的變化比較明顯。
4. 實驗操作要直觀
在演示實驗步驟時,教師操作速度要適中。快了,學生看不清實驗現象;慢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會轉移,學習興趣會減弱。九年級學生剛接觸化學實驗,對于比較復雜的操作演示,教師通常采用先示范分解動作,再連續操作的方式,這樣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操作流程。以過濾操作為例,教師要對濾紙的折疊、過濾器的安裝、液體的傾倒等進行分解講解,然后連續演示實驗。
三、保證演示實驗現象明顯清晰
演示實驗并非是學生們親身操作,并且由于空間的局限性,導致演示實驗是無法近距離的全部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不是每個學生都一定能夠近距離的觀察實驗的具體操作和內容,所以就很容易導致一些距離教師較遠的同學無法有效的觀看演示實驗。這樣,對那些看不清或者看不到的同學來說,課堂演示實驗就不利于其觀察和學習了,同時也不利于發揮實驗對于激發這些學生學習欲望的作用。
因此,通常情況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演示那些化學反應更為明顯、實驗現象更為清晰顯著的化學實驗,比如說那些有顯著顏色變化、有較多明顯氣體或者固體顆粒產生的實驗,以及那些有燃燒現象、會發出較明顯聲音或者會發生輕微爆炸的實驗,這樣容易在視覺和聽覺上帶給學生一種感官上的沖擊和刺激,使其更容易感知到實驗現象,也更容易產生較深的學習印象。
四、在演示中強調實驗操作規范性
盡管初中化學學習內容并不是很多,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以及將來高中的化學學習中,化學實驗都是不可或缺而且數量和種類都很多的。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鮮活的實驗操作例子,因此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以身作則,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并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動作要領,提醒學生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通過將理論和眼前現實相結合,來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實驗操作的動作和要求。
尤其是當學生即將要親自動手做實驗之前,演示實驗的作用就更加不可小覷了。因此,在學生自己正式開始實驗之前,教師要為學生按照嚴謹的操作規則做演示實驗,要盡量把動作放慢,使實驗操作的過程盡可能地清晰,并且嚴格強調每一步的標準。借此,學生在反復觀看學習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逐漸熟悉和記住實驗操作要點,這有助于他們在自行實驗時候的時候,從意識層面到技術層面都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逐漸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實驗態度,掌握所需的實驗技能。
五、增加演示實驗策略
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科學合理地增設實驗,達成教學目的。如:教學緒言時,可做鎂帶燃燒、一刀見血、玻棒點燈等趣味實驗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又如:教酸堿度時,教師增設測唾液、食醋、肥皂水、蘋果汁的pH值,讓幾個學生演示,使學生感悟化學的實用性。再如:在教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時,可組裝四種不同裝置演示,讓學生觀察后,比較分析每種裝置的優點,擇優選取,以拓寬學生的化學視野,培養其比較分析能力,效果不錯。
總之,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只要我們更新觀念,創造條件,刻苦鉆研,科學探究,認真總結,就會找到行之有效的新策略,用于教學實踐,使演示實驗魅力盡顯,大大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喬麗.新課程標準下中學化學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的探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2]孫衛中.中學化學復雜性實驗的手持技術應用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