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依據現代教育思想,結合英語教學體會,闡述了課堂教學的中心應由教師轉向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起學生的自我意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素質教育;英語教學;激發興趣;主體地位;提升自我
【作者簡介】周曉,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英語的基礎教育既是知識的傳授,外語能力的培訓,更是素質教育的內容。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是素質教育中的三要素,它們相輔相成,知識是素質形成的基礎,能力是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英語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素質,達到學生主動發展的良好效果。
一、建立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找到自我
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和睦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才能做到教學相長,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豐富課程的過程。
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自我
1.活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行為規范和師德修養是吸引學生對其所授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條件,而教師傳授知識的精湛的教學藝術和技巧更是激發學生投入學習的關鍵。初中英語教學追求寓教于樂,教材內容要富有時代感,內容要廣泛豐富,充分體現可讀性和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相關性。課文不僅是學習詞匯、語法知識的材料,更是教師借助其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科學方法教育的工具。
2.講究教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要被激起,更重要的是必須保持下去,這是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思維活動的情況,進行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難度和進度,隨時爭取用靈活恰當,切合學生實際的方式來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去進行新的探究活動,保持并開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護環境行動中的強烈意識。
3.追求創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任何課程的教學成功與否,不在乎教師教給了學生多少具體語言知識,因為教育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促進有思想的個體人的發展。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和情感需求,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把教學內容和情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教材對教學的限制,設置一些與課文教學有關且難度適中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用所學語言表達真情實感,形成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感的自然結合,使課堂教學融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為一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樂學、善學,積極主動地學好英語。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自我
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別差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顧及全體學生,調動每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意識,提高英語學習素質;同時,又要注意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主動發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有效學習策略。
2.豐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習帶有文學色彩的故事、短劇等素材時,我盡可能地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分角色表演,為他們創設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教材內容在學生身臨其境的表演中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3.創設開放性的教育空間,使學生學習獲得最佳效益。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語言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因此開放的教學空間能給學生創造人文化、個性化的空間。我利用教室內部空間,設計和安排了不同內容的英語學習角,提供給學生交際和獲得知識的閱讀環境。開放的內部環境,改變了傳統課堂中教師和課本是全部信息源的局面。其次,是教室外部環境的開放,即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在教室內進行,也可以在教室外的校園和校外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在這樣廣闊開放的教學空間里,學生有了一個自由的、豐富的學習天地,他們能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達到學習的最佳效益。
4.實行開放性的評價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表現出的潛能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我嘗試用開展English Party的形式對學生英語期末口試進行考核評價。學生結合一學期所學內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口試,老師擔任主持人和評委,學生的演出形式豐富、新穎,有朗誦、英語歌曲、講故事、小品等,每一位學生表演節目后,老師就節目內容提出一兩個問題,讓其他同學進行有獎競答,考核現場氣氛活躍,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英語水平的機會。學生們興趣很濃,參與意識強,一改往日上課時的拘謹。在活動中,我對每位學生進行了細致觀察,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學習潛能并結合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進行綜合評價,給每位同學的期末口試評出公平公正且帶有激勵性的得分。這種開放性的評價,使學生減輕了思想包袱,盡自己所能積極參與,使他們品嘗到自己是學習主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得以突顯。
開放性的英語教學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為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學逐漸擺脫重知識、輕能力的狀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達到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