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娉
摘 要:屯堡文化是歷史活化石,其作為地域性文化代表之一,為我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豐富的文化資源。屯堡人從服飾、語言以及建筑等方面都留存明代文化習俗。深入探究屯堡文化可知,其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形態,富有深邃的內涵價值。本文對屯堡文化(孝)在學前教育融入的重要性進行研究,旨在深入傳統文化中心,發揮學前教育文化價值。
關鍵詞:屯堡教育;孝文化;學前教育;重要性;研究
屯堡文化倡導忠孝仁義,禮奉“孝”道德觀,蘊含著優良的傳統美德,可以為文化教學提供寶貴教學資源。在學前教育中融入屯堡文化(孝)內容,需要深入挖掘應用屯堡文化精髓,引導學生學會敬畏自然、尊敬師長,學會孝順雙親,以感恩的心回饋家人、回饋社會。因此,應充分發揮屯堡文化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價值,加強學生道德教育,傳承優秀文化品德。
一、屯堡文化的價值分析
屯堡文化經歷了多個朝代更替和歷史變遷所傳承下來的文化習俗,其倡導忠孝、仁義等優良價值理念,具有獨特的文化系統,是漢民族的代表性文化。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堂屋,對大門的正中懸掛神榜,“天地國親師之位”非常醒目”。清明節,七月半,觀音會,四月八等節日,都是“孝”文化的最好體現。不忘祖恩,不忘母恩,不忘親恩,感恩自然萬物是屯堡人的潛意識信念,“孝”卻是屯堡人最本色的價值觀。屯堡文化富含著厚重的意蘊,資源十分豐富,包含著民俗民風中的風水理念,承載著古代文化的記憶,蘊含著人類生存之道。屯堡人具有自己的信仰,其認為人神是一體的,通過悠揚的山歌以及詼諧花燈,地戲,山歌來展示自己宗教信仰。屯堡族群語言以及服飾等都能夠突出屯堡文化的唯一性,其區別于后續移民的漢族,但又與其他的少數民族文化不同,是一種罕見的地域文化遷徙而流傳下來的文化現象。
通過實地調研可知:現代屯堡人具有較強的自組織能力,并具備自有文化機制。如:在農耕時期,屯堡人會自行組織起來,互相幫助;如村寨有人過世,則屯堡人會迅速執事喪禮;如有喜事,則會自行組織在一起共同分享喜悅。相關類似臨時組織起來的“聚會”很多,這也是屯堡人流傳下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體現。屯堡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凝聚力和榮譽感、團結精神和互助精神是我們所有人需要學習的。屯堡文化十分鮮活、豐富,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用,能夠培養學生優良品質,是教學的升華[1]。
二、論屯堡文化(孝)融入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一)將屯堡文化(孝)帶入課堂教學中
傳統文化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對屯堡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對自己家鄉有更全面的了解,學前教育已經將屯堡文化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納入到學前教育計劃中。在課堂教學中,屯堡文化融入采用公共選修和專業選修結合方式,將當地研究所為教育核心,開設了以屯堡文化為主題的課程,使學生能夠受到熏陶,了解文化傳統價值。除此之外,學校還設立了民俗文化等課程,將屯堡文化的優良內容融入其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傳承重要性。
(二)開展屯堡文化主題講堂
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屯堡文化內容,學校可以聯合屯堡文化中心設立主題講堂,內容可以涵蓋屯堡文化歷史發展、文化內涵、屯堡飲食、屯堡民居等內容。通過主題講堂的開展,可以豐富教育教學內容,使學生視野得到拓展,對屯堡文化以及家鄉文化風俗有更深入了解,特別是“孝”文化融入,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孝順重要性,傳承孝順雙親優良傳統。
(三)做好學前教育校本建設
現階段,我國很多院校對校本開發和建設的關注度很高,合理的校本建設能夠突出院校獨有的辦學特色。屯堡文化(孝)融入到學前教育中,主要是由教師講解,缺少統一化教案,且文化教學內容相對較隨意,對校本建設研究比較滯后。為了能夠提升文化教學水平,需教師針對屯堡文化開展深入研究,對校本建設所發揮的教育價值突出展示,加強教學實踐,從而使學生對文化理解更加深入[2]。
(四)構建豐富校園文化
學前教育需要凸顯院校辦學特色,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打造獨特校園文化,那么要將地方區域文化特點重點表現出來。首先,大造以屯堡文化為主色調的校園文化。文化墻,吊飾,主題墻,區域活動,教育教學內容,游戲童謠等都是屯堡風,讓孩子們每天生活在濃郁的屯堡文化氛圍里;其次,以校園其他文化活動為依托,圍繞屯堡文化“孝”主題,每年的重陽節,屯堡地區叫敬老節,崇尚尊老敬老,我們都會在這一天組織親子活動,讓孩子給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洗腳,捶背,倒水,分享美食等,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恩長輩,用行動孝順長輩。我們所做的屯堡文化教育,旨在弘揚和繼承傳統文化,發揮社會核心價值,傳承優良文化傳統。
(五)加強實踐活動探究
學前教育與傳統化學融合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導致學生文化素養無法得到真正的提升,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存在于表面。針對此問題,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實踐教育,引導學生組織參加實踐活動,充分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對文化內涵有深層次理解,發揮屯堡文化教育價值[3]。
在寒暑假,帶領學生參觀屯堡寨子,采訪家里的老人,叔叔阿姨,也走進屯堡人的生活中,去體驗屯堡風情。設置屯堡文化課,編寫了以屯堡文化為內容的園本教材,并在教育教學中使用。
屯堡文化作為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現已經納入到學前教育體系中,是文化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屯堡文化的獨特性和教育性使其在學前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其倡導的忠孝仁義理念為學前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教育工作者需深入的研究屯堡文化,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合理轉化,拓展學前教育模式和途徑,增強教育實效性,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呂善長,潘桂芳.發掘屯堡文化教育資源 拓展思政教育途徑[J].安順學院學報,2014.
[2]潘桂芳.地域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以屯堡文化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3]翟秀娟.淺談學生孝道教育與責任意識的培養[J].文學教育(上),2019.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馬路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