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郁紅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五彩池》的第三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作簡要說明。
一、說教材
《五彩池》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語文第十三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學生通過學習前面的課文,已對本組的知識重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因此,無論是知識的編排上,還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講,《五彩池》都是一篇重要的課文。該文既對本組的教學重點進行了鞏固,又為學生自學類似的課文奠定了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課文講的是“我”到四川去旅游,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課文通過對五彩池美麗、神奇特點的描寫,表達了“我”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想象句子描繪的景象,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理解五彩池奇特景觀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五彩池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學習本課景物描寫的方法。
二、說學情
我所授的七年級學生基本上能借助手語讀懂和理解課文內容,具備觀察事物的能力。但對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的表達及恰當地描述,還有些欠缺。
三、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易化難點,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指導觀察法。
四、說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五彩池神奇和美麗,我主要采用了讀中悟、悟中讀、自主探究兩種學法的指導,把課堂推向一個高潮。
五、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為了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到教學中來,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到五彩池去旅游嗎?是因為他小時候,聽了奶奶講的一個神話傳說,(點擊課件)正是由于這個傳說,使作者產生了去五彩池的沖動,終于在四川藏龍山找到了這樣的地方。
這樣通過生動的多媒體動畫,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本課中來。
2、媒體切入,整體感知
為了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深入的理解,我讓學生欣賞五彩池的動畫。(點擊課件)把學生帶入了這神奇的仙境中來,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閱讀課文的同時,體會五彩池的美麗、神奇。我通過讓學生邊看邊讀的形式,先引導出一個問題:“明明是清水,為什么在水池里會顯出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等顏色來呢?”接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其中的奧秘。最后得出池水會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1)池底長著許多石筍,高低不平。
(2)表面凝結著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陽光透過池水,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
(3)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
3、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雖然我們的教育對象由于生理缺陷,發音不清晰,但朗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讓學生借助手語反復的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讀后,讓學生匯報你收獲到了什么,從而總結出五彩池的特點。根據這幾點我讓學生再深入朗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具體地把五彩池的大小、(點擊課件)深淺、顏色及形成的原因弄清楚。引導學生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教為學,師生合作共同成長。最后,針對五彩池的特點,讓學生討論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這個問題的提出更進一步地深化了主題,情感不斷地升華,從而使學生越發地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4、欣賞品味,體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五彩池邊,你會說什么?
目的:為了讓學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麗的景色,掀起學生詩意般的情感波濤,振奮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再次播放五彩池的錄像,讓學生進入情景,體會情景,在美的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拓展學生的思維。
5、綜合發展,個性飛揚(點擊課件)
欣賞了美麗神奇的五彩池,我創設了下節開展“廣告大師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滿懷激情地為下節課大顯伸手做準備。同時,把課堂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五、說板書
我認為板書不僅能清晰的反應教學脈絡,而且便于學生心中形成知識樹。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板書。(點擊課件)從而,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步入教學。
位置:藏龍山
水池:大小不同,形狀不同
五彩池 池水:同源不同色
原因:池底石筍、石粉,陽光折射
贊嘆:人間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