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微型種植支抗治療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問題。方法:通過選擇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病患160人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形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病患人數為80人。分析對照組病患采取傳統支抗方法治療,對比觀察組采取微型種植支抗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治療效果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情況(P<0.05);結論:在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采取微型種植方式支抗具有良好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口腔正畸;微型種植體支抗;穩定;安全性
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促使人們對牙齒方面的治療需求不斷提高,人們對牙齒美觀的要求也在增加。為此,口腔正畸問題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傳統方法治療口腔正畸問題,主要采取非種植支抗方式,此類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解決病患需求,但是也具有明顯副作用。微型種植支抗方法則采取微型螺釘種植體作為植入材料,并采取局部粘膜下及骨皮質下麻醉方式,可以作為無痛種植,且具有明顯療效。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微型種植支抗治療方式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與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選擇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60位病患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分組方式形成觀察組(80人)及對照組(80人);其中對照組之中男性病患人數為54人,女性病患26人,病患年齡區間在20~41歲之間,病患平均年齡區間為25.33±3.21歲;觀察組病患中男性病患人數為50人,女性病患人數為30人,病患年齡范圍在19~42歲之間。病患平均年齡范圍在25.3±2.3歲。通過針對兩組病患基本資料進行對比發現兩組差異不具有明顯差異,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中病患給傳統方式正畸,采取口外弓加強支抗方式,護理人員行Nance弓加帶,采取牽引力設置(300g/側),此設置下病患需要堅持佩戴,時間為8h/d;病患需定期回到醫院進行復查,醫護人員需結合病患牙齒移動情況針對牽引力進行適當調整,佩戴時間需維持六個月。
觀察組病患采取微型種植支抗方式進行治療,在聽從護理人員指導下,對病患給與0.2%氯已定清潔口腔,采取侵潤性方式麻醉,并使用直絲弓矯治式,結合X線片進行診斷,并制定正畸方案。確定采取植入方式,且植入位置并無任何牙齒異常問題的,可以進行手術。
手術中控制深度以及切入角度,剝離植入位置上口腔黏膜,采用微型鈦釘旋入。
完成手術之后醫護人員需囑病患食用抗生素避免創口發生感染,并囑病患進行定期復查。在確定病患壓槽骨結合較為穩固情況下,可以加重種植力度,并對橡皮圈進行更換,此方法治療需維持6個月。
1.3觀察標準
1.3.1病患療效觀察
(1)顯效
病患治療完成,牙齒整齊且不存在磨牙情況,上中切牙傾角恢復正常,不出現牙疼及腫痛情況;
(2)有效
病患磨牙位移以及上切牙傾角等問題獲得明顯改善,存在輕微腫痛等問題;
(3)無效
采取治療之后,各類問題均無獲得改善情況。
1.3.2發生不良反應
對比觀察組以及對照組病患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具體包括口腔炎、感染以及腫脹等。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選擇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取t值完成計數檢驗,P<0.05,因此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病患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在進行數據對比后,觀察組病患治療總有效率為93%,其中顯效及有效人數為74人,無效人數為6人;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治療顯效及有效人數為64人,無效人數為16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另外,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率為12.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5%,觀察組不良反應情況明顯減低。
3討論
牙齒正畸屬于針對口腔疾病治療的常見內容,針對此類治療主要采取“J”鉤、橫腭桿以及唇擋等方法針對病患正畸需要進行處理。但是此類治療方式存在一定操作難度,且需要病患給與積極配合。
傳統方式進行口腔牙齒正畸往往效果一般,具有穩定性不足,且存在牙齦腫痛等情況出現。采取微型種植支抗方式針對病患頜骨作為支撐點采取反作用力治療,可以幫助病患治療效果獲得明顯提升,卻可以有效規避牙齒移位等情況。
微型種植可以在相對較小的空間完成,為此,可以結合病患牙齒位置情況,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植入需要位置。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術經濟性,避免對病患植入位置血管以及神經損傷情況出現,避免病患手術發生不良反應。
基于植入體具有良好靈活性,其在病患口腔結構正常情況下也能夠提升治療穩定性,確保病患創口可以在最快時間進行愈合,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階段,我院針對兩組病患口腔正畸問題進行了對比分析,尤其針對傳統治療方法以及微型種植支抗治療情況進行了分析,采取傳統口外弓加強支抗治療方法,則治療有效率水平為80%,觀察組采取微型種植支抗治療有效率水平為93%。治療效果獲得明顯提升,P<0.05,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之,針對口腔正畸治療環節中采取微型種植支抗方法可以明顯改善口腔牙齒正畸效果,且具有良好穩定性與安全性,治療效果顯著,因此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薇, 于世德, 文靜, et al. 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穩定和安全性[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7(16).
[2]賈永鷺 . 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穩定性和安全性[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3]孫潔, 鄧立蘭, 凌燕, et al.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9).
[4]孫新國.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6, 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