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賽飛
摘要:在幼兒園管理中,園長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凸顯管理智慧:各美其美——以包容之心,發現教師的亮點;美人之美——以發展之心,點燃教師的激情;美美與共——以共贏之心,推動全園的發展。
關鍵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有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币馑际钦f人們不僅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還要包容和欣賞別人創造的美,這樣將各自之美和別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會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細細一想,費先生的這16字箴言如果放到幼兒園管理層面上,也能達到非常好的契合。下面筆者分三個層面展開論述。
一、各美其美——以包容之心,發現教師的亮點
當今的幼兒園教師團隊也正面臨著變革,總體來說,責任心強、做事踏實是70 、80后教師的突出特點,尤以70后為甚;而創新性強、思維活躍又是90后教師的獨有表現,但同時做事缺乏堅持性、自我調控能力差又制約著她們的發展。這種狀況就考驗管理者的眼光和胸襟了。如果管理風格過于強硬,會讓老師們覺得受到的禁錮和束縛過多,喘不過氣來;反之,如果園長扮演的是“老好人”的角色,那么就難以激勵士氣,推動整個幼兒園向前發展。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以自己的喜好和價值判斷為標準,不搞“一言堂”“一刀切”,管理方式民主、大氣,尊重每一位教師富有個性的發展,把教師推到前臺,淡化或弱化園長的管理者角色,從而幫助教師樹立職業的自信和自豪感,真正地愛上這個職業,愛上幼兒園。從這一點來說,園長要充當“伯樂”的角色,善于用一雙慧眼發現每個教師身上的長處、優勢或閃光點。
(一)全面分析教師的業務水平
每位教師的個體發展均有不同,有的可能對藝術領域頗有興趣和心得,有的可能文筆不錯,有的善于現代化設備的操作和研究,有的可能心靈手巧,善于制作各類教玩具,等等。作為園長,必須對每個教師的特長如數家珍,心中有數。
(二)分類了解教師的性格特征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是教師。不同的家庭和教育環境造就了不同性格的教師,有的刀子嘴豆腐心,說過就忘;有的吃軟不吃硬;有的性子直來直去,神經大條。針對這種情況,園長的管理方法、溝通手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和改變。
(三)認真傾聽教師的發展需求
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在職業發展上的需求是不同的。新教師更迫切地需要在最基本的事情上成長起來,如如何備課、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抓好一日帶班常規等;工作5~8年的教師希望在職稱晉升上證明自己;而教齡10年以上的教師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突破職業瓶頸,自我實現,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找到另一番新天地。一個幼兒園里肯定都存在著老中青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因此在打造百花齊放的教師隊伍之前,園長心中要有數,要制定不同的打造方案,因人而異而又殊途同歸。
(四)及時肯定教師的點滴進步
我園建有教師工作QQ群,每當教師所在的班級環境創設做得好時,每當某某班級收到了家長們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時,每當老師們負責的論文或課題得獎時,我們都會及時在群里附照告知。我們每學期末評選“陽光教師”,讓工作出色的教師們上臺領獎,同時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推送,讓全園家長都知曉,提高他們的社會口碑,增強其職業自豪感。
二、美人之美——以發展之心,點燃教師的激情
園長除了要當好“伯樂”,更要擅長搭建平臺,為每一位教師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支架。擔任過幾年管理崗位的園長,不難發現這種現象:在一個幼兒園的教師團隊中,正能量特別強的教師常常占到10%左右,而負能量居多的教師也基本達到了這個比例,大部分教師都處于中間水平。這就意味著如果園長管理得好,則大部分教師都會往積極向上的方向上走,而如果放任負能量教師的影響,則會“傳染”到整個教師團隊,岌岌可危。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來打造風清氣正、爭優爭先的優秀教師團隊。
(一)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绻麍@長能巧妙“借力”,精于“借勢”,那么就很容易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培養教師的職業自信。比如我園有一位教師,剛參加工作時,在自身業務水平方面表現平平,似乎每一項都比不過同層次的教師,時間一長,該教師慢慢出現了破罐破摔的情況。但是我們在日常接觸和了解中發現該教師對科技小發明這一領域特別感興趣,腦子特別靈,常常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因此,我們大膽啟用該教師,讓她擔任科技輔導組的負責人,平時幼兒園的科幻畫比賽、七巧板比賽和航模比賽等都交由她“打理”,這給了她極大的動力。從此,她每天認真鉆研,積極準備,樂此不疲,在各項賽事中都有斬獲。每一次的獲獎都是對該教師的一種正面激勵和加持,激勵著她把工作不斷加以改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然后,由點及面,激勵著她連日常的班級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幼兒園給該教師搭建了一個適合她發揮特長的平臺,讓她能盡情發揮,從而增長了自信心。
(二)師徒結對,教學相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弊鳛橐幻變航處?,要懂得取長補短,學會優勢互補。因此,幼兒園分別針對每位教師的個性和能力特點,引導他們在團隊中開展“拜師學藝”和“授業解惑”活動。所謂的“拜師學藝”就是針對自身的短板,去尋找在這一領域能力強的教師,拜其為師,幫助自己盡快提高和成長。而“授業解惑”是和“拜師學藝”相對應的,即每個幼兒教師充分分析自身的優點和特長進行自薦,可以為團隊成員提供何種幫助,成為幼兒園“草根專家”中的一員。幼兒園進行相應的協調,合理組合,根據教師的實際所需組成2人或3人小組,每組的成員既有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師傅”,也可能在某個領域充當“徒弟”的角色,形式靈活,不受年齡限制,顛覆對傳統師徒關系的理解。
(三)搭建平臺,助推成長
每學期,幼兒園都會針對教師的實際需求,滿足他們的進修需要。要想讓教師們迅速成長,不能讓他們成為井底之蛙,不能光在自己的班里待著,閉門造車,要讓他們多出去走走,看看,聽聽,學學。為此,我們以師訓工作為切入口,每學期定期邀請區內外專家來園介紹教育經驗,指導日常教學工作,同時借助區內外不同姐妹幼兒園的實踐基地,分批讓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每學期達到人均1~2次,幫助教師在對比和反思中提高專業素養,提升個人素質。
(四)關心職工,人性管理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管理者不單要做教師工作上的引領者,更要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指路人。人都有七情六欲,教師自然也是一樣,置身于大社會和幼兒園的“小社會”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這時,身為園長,首先要具備寬廣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氣魄,接受每一位教師的“不完美”,用人所長。比如年輕教師思考問題多粗心、草率,往往不計后果,出了問題以后卻又不知所措,呆若木雞。因此,在平時,園長的工作地點不要拘泥于辦公室,而是要經常進班看看,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和反饋。在反饋的過程中要考慮語氣和說話方式,讓教師感到是對事不對人,切忌盛氣凌人地橫加指責和批評。園長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肯定已有的成績,懂得給年輕教師“留面子”,照顧他們的自尊和感受,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和活力盡快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老教師們基本上都已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工作精力相比原來會有所牽制。因此,幼兒園實行彈性化管理,給這部分教師更多的調控空間,合理地安排家庭和單位的工作。比如,為了方便她們接送孩子,早上上班時間每個月允許機動性地延遲5分鐘;給家離得遠的教師提供免費的宿舍,節省他們的生活成本;在教師午餐上動腦筋,不斷改良菜品,努力做到眾口能調。
三、美美與共——以共贏之心,推動全園的發展
(一)借助規劃,讓教師帶著目標去實踐
教師與幼兒園是個共榮體,當教師專業得到了發展的時候,幼兒園的工作才會有全面提升。因此,園長要鼓勵和指導教師們制定個人發展目標,對自己的工作做好提前規劃,引導教師們分層次寫出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價值觀;同時,結合自己的工作,逐步明確自己的崗位目標和與其相對應的行動計劃。幼兒園通過這樣的方式使每個人都擁有自己人生的大方向和小目標,激勵教師們圍繞著個人發展方向和目標不斷前進。幼兒園的美好愿景和共同使命及教師個人的工作目標規劃緊密結合,實現共同進步,使教師們能把眼光放得更遠,同時也能減少她們的職業倦怠感。
(二)借助課題,讓教師帶著思考去研究
獲取并保持持續的生存發展能力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園不斷明晰日常管理思路,引導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注重課題管理和研究實效,以研究促發展,讓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課題研究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會成長;讓教師的工作不再是單純的完成規定動作式的操作,而是注入了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讓千篇一律的教學工作不再單一、乏味,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三)借助課程,讓教師帶著快樂去努力
課程建設是幼兒園的核心工作,課程建設的水平關系到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幼兒園的園長是課程建設和改革的掌舵人和火車頭,應提升園本課程開發領導力,“盤家底”,對幼兒園方方面面的資源做到心中有數,做好頂層設計,同時進行連續深入的園本課程開發培訓。此外,幼兒園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園外支持系統,如請專家團隊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為大家出謀劃策,指引方向,全程讓教師們參與討論和研究,鼓勵他們提出各種建議,并在課程建設的大背景引領下,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隨著課程建設的進一步推進,產生的成果可以不斷激勵教師做得更好,更有激情,達到良性循環,讓幼兒園和教師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工作著是幸福的,工作著是美麗的。這種美蘊含著自身的美,又包含著成人之美的美,還代表著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美,這為我們的幼兒教師們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的幼兒園迸發出勃勃生機,讓我們看到了幼教事業充滿希望的前景,天下大同的幼教盛景自是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吳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