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劉志
摘要:在新媒體廣泛滲入人們生活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體來創新小學利他德育,已成為小學德育的重要任務。葉圣陶先生的德育思想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其與新媒體的契合將給小學利他德育帶來新的啟示。
關鍵詞:葉圣陶思想;新媒體;小學利他德育
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了“人己一體”的教育思想,他認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密切而不可分割,社會進步了,大群幸福了,才會有個人的真正進步和幸福,因此,個人要“把一己融合在大群里頭”,努力做有益于社會的事,并且必要時能夠“舍小我為大我”。這就是我們現在提得比較多的利他行為。小學階段,對小孩子進行利他品德教育,不僅有利于他人,同樣也有利于自我德行的完善,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而新媒體以其網絡化、數字化、交互性等特點廣泛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如何基于葉圣陶德育思想,充分利用新媒體來指導和創新小學利他德育,讓學生真正能夠通過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已成為小學利他德育的重要任務。
一、新媒體時代下葉圣陶思想對小學利他德育的意義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達到8.29億,與2017年底相比提高了3.8個百分點??梢娦旅襟w發展的勢頭強勁,它改變了傳統媒體單向線性傳播的方式,展現出恰好契合葉圣陶德育思想的“交互性”特質。新媒體改變了學生的交往方式及個性化的養成方式,其信息傳播的方式、特點和學校德育有很多相似點,在某種程度上可相互融通。
(一)創設更為有利的利他德育實現環境
葉圣陶先生提倡學生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而且要向社會和他人學習浩如煙海的“無字書”。傳統的利他德育注重對規章制度的剛性灌輸,而新媒體以其便捷性和即時性降低甚至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的藩籬,創設了更為有利的實現環境。
(二)拓展利他德育交流渠道,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葉圣陶先生曾說:“一個教師,四五十個學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記了旁的東西,大家來講,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研究?!笨梢?,葉圣陶先生推崇自由的實時互動交流的德育課堂模式。傳統的德育課堂很難做到這一點,而新媒體的出現豐富和發展了德育課堂的時間、空間,使得德育更加多元化、媒體化。師生可以在QQ和微信等新媒體上交流觀點,碰撞思想,實現師生關于德育內容的有效互動,從而有助于實現利他德育的目的。
二、新媒體視域下葉圣陶思想對小學利他德育創新的啟發
在新媒體時代,小學利他德育的實踐特征會日漸顯著。作為教育的重要陣地,小學應與時俱進,在葉圣陶思想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創新利他德育手段。
(一)基于葉圣陶思想構建利他德育新媒體平臺
葉圣陶先生認為:“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指導實踐。”任何教育都必須以一定的載體為實現手段,小學利他德育也是如此。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德育在原有的基礎上富有創新,取得新突破。依托新媒體,小學利他德育將不再局限于課堂、學校,學生和老師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進行利他德育,開展德育活動。老師還可以為了小學生身心發展開發高質量的新媒體資源庫和新媒體平臺。例如,在我校的利他德育過程中,我們開設了利他德育微信公共平臺,借助此微信公共平臺向學生推送符合他們思想觀念、心理特征的圖片、文字、動畫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學生也通過微信公共平臺發送自己的利他德育觀念,供其他同學參考和學習。
(二)基于葉圣陶思想,巧借新媒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新模式
葉圣陶先生認為:“人為要豐富生活,所以讀書。生活是主,書本是賓。”利他德育要關注鮮活的生活實踐,關注現實生活中人的發展,而不是完全依賴于課堂教育,應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在實踐中認識利他德育,實現自我認知的目標。在新媒體時代,利他德育不能僅僅限于課堂中,迫切需要改變其傳播渠道,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新模式。我校為了有效地開展利他德育課程,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利他志愿活動。此外,我們于每周三下午組織家長來給孩子們分享他們的利他小故事。學校電視臺還組織老師去發現學生中的利他行為,將發生在身邊的利他事件拍成微電影,在校園網、騰訊網、優酷網等媒體上播出。學生通過新媒體平臺觀看這些微電影,可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們借助新媒體平臺,改變傳統德育模式,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的德育功能,把“利他”理念引入孩子的內心,讓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早開竅”。
三、總結
利他行為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的高尚行為,是道德發展的較高層次。新一代小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身的歡樂和幸福,很少顧及他人。如果不去教育和引導,只會培養出考試機器、科技怪人、經濟動物。在新媒體時代下,有效地將葉圣陶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小學利他德育中是對教師教育模式、學生學習模式的雙重創新。當然,新媒體時代教育者還應重視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新媒體信息意識和新媒體信息駕馭能力,以期通過媒體素養的自覺培養促進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達到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和培養美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永新.葉圣陶教育名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葉圣陶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3]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易連云,蘭英.新媒體時代學校德育面臨的危機及應對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5]高憲芹.利他主義行為研究的概述[J].黑河學刊,2010 (1).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