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春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之下,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有了明顯的進步與發展。結合現代小學英語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將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指導工作,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整合,逐步增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指導;信息技術;有效性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在直觀的知識引導之下,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調動自己的多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目前多數英語教師在教學指導階段,都能做到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但是對“有效性”的把控不足,也會導致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受到影響,所以基于現代化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實際,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引導緊密聯系,讓學生在課堂中經過系統性的鍛煉與引導,逐步完成英語基礎知識的內化,提升自己的英語課程學習質量。
一、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研究分析
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要在傳統的教育產業之中開花結果,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實踐引導作用,即教師能根據不同的課程教學目標,及時地調整自己的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制下,“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且英語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未能達到協調統一,導致課程教學指導存在諸多的弊端,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所以,針對目前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教師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的實踐意義,通過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探究分析,幫助學生突破英語課程學習的局限性,達成理想的課程學習效果。
針對目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現狀,教師需要做好信息技術服務于英語教學指導工作的準則,講究課程教學引導的實效性。英語教師需要在教學指導階段,給學生足夠的交流與表達的空間,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當英語教師能夠在教學指導階段,主動探索信息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的積極意義,那么就能突破傳統英語課程教學的局限性,將教材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二、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利用的基本途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做好整合信息技術準備
小學英語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程教學引導期間,需要及時轉變以往的課程教學理念,做好教學目標與信息技術應用之間的對接。教師還應做好以學生為課程教學主體部分的引導,將整個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整合利用階段,教師要將信息技術拓展教學資源的優勢展現出來,這樣才能做好教材整理及完善,通過更多豐富性、趣味性的知識內容的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教師在備課階段,應將PPT課件、微課等教學手段以及基礎知識內容設定等進行深度研究分析,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將教學課題的內容合理設置,同時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循序漸進地引導。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還能有更多的學習收獲。對于一些學習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講,這也是適應教師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
(二)重視教學結構建立,合理利用教學方法
英語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引導階段,通過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能夠突破以往課程教學指導的區囿,建立更為完善的課程教學結構,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以往單純的口述教學引導,常常會使得小學生陷入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且大量的例證或反復性的死記硬背,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一定的厭倦學習心理。所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特點,教師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集中展現出來,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探索實踐的機會。學生經過在課堂上的模仿學習,能夠有效掌握課程中的重難點,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如After school是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課程,教師在課堂指導階段,首先要給學生創建一個較為放松自然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表達,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生活習慣,在“What are you doing?”“Dancing,playing basketball,singing”等實踐情境中模仿,那么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中獲得新的學習收獲。同時,與班級同學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有利于自己的長遠進步發展。
(三)構建互動性的英語課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以往的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指導往往過于強調主動權。在信息技術應用階段,教師應整合各方面的優勢,將一個互動學習的英語課堂逐步建立起來,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在此期間,小學生的學習思路或思考問題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同時,將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及時地展露出來。同時,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之后,教師幫助學生展開進一步的論證與分析。在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中,在信息技術以及教學方法的支撐引導之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會更有效,從而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深度推進。
當今,通過信息技術指導,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課程教學指導方法。教師應結合學生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應用需求,將良好的教學情境建立起來,豐富信息技術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展現多元化教學指導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抽象化的詞匯、句子,利用視頻或圖片展現的形式,調動學生的感官,不斷提升其學習質量。當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能夠保證基礎知識在實踐學習中得以拓展或內化,那么這種課程教學模式便是極為有效的,情境教學指導的積極價值也能由此體現。
(四)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做好技能引導工作
對于小學生來講,任何學科的探索學習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而從學校的長遠發展來看,優秀的師資是提升學校競爭實力的基礎條件,所以對教師的教育引導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有關領導應定期開展培訓指導,做好英語教師的專業指導工作。而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能在網絡環境下,及時獲取英語教學的前端指導思想,并對自己現階段的教學指導工作進行深度地剖析與完善,全面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教師培訓應秉承“走出去,請進來”的基本思想,通過優秀專業教師之間的互相溝通或切磋,或在專家講座或專題研討中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樣,教師與學生一樣,始終與時俱進,理論與實踐能夠緊密結合。同時,教師的學習視野或學習范圍也能有效拓展開來,在日后的教學指導階段,就會更加具備針對性,有效提升英語課程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指導期間,需要將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整合、利用起來,給學生鍛煉與表達的機會。當教師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能夠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自然逐步提升,課程教學目標也能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張麗超.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性整合[J]. 好家長,2018(50):102.
[2]陸祖紅.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3]呂海華.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J]. 學周刊,2015(18):56.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