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野生茶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如何保障茶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并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還需進行深入探究。所以在本文中,筆者將主要針對隆林縣野生茶資源的現狀、開發利用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相應分析。
關鍵詞:隆林縣;野生茶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茶文化在我國就有悠久的歷史,并且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飲茶、品茶、愛茶、懂茶的人數越來越多,有關茶的研究越來越深刻,對于茶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茶資源的需求,為了保障茶資源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同時茶資源產業能夠得到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以隆林縣為研究對象,對野生茶資源開發利用進行思考。
1隆林縣野生茶
我國不僅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更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縣海拔1600m以上的天然林中,野生散生著大量未經人類栽培馴化的大葉種野生茶樹群,主要分布在苗族聚居的德峨鎮八科村、金平村、田壩村,面積約133.3hm2,大多樹齡在百年以上,有的茶株直徑達200cm以上,樹齡上千年。經專家普查證實,德峨鎮野生茶是目前廣西境內保存最好、數量最多、連片面積最大的野生茶種質資源著生區。隆林縣野生茶目前未被大量開發利用,經獨特的加工工藝制作出來的野生茶茶湯質地香醇,入口甘甜潤醇且耐泡,目前已經成為茶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當地彝族民族文化特色活動“祭茶”進一步提升了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茶的魅力。
2隆林縣野生茶開發利用價值
2.1 資源創新方面
一直以來,農作物資源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對于生物科學研究以及作物育種等,均具有較高的研究和應用價值。野生茶樹是未來茶產業發展的重要種質資源庫,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和生產應用價值,目前國內外農業科研部門非常重視野生茶資源,但因大多數地方的野生品種遭到人為破壞,野生茶資源已瀕臨滅絕。在隆林縣諸多的野生茶資源之中,不僅包含優質的茶資源,也包含性狀特異的茶資源,以上各方面茶資源在學術方面均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2.2開發潛力方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自身健康越來越注重,對于野生茶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隆林縣野生茶相對于普通茶來說,茶味更加清香,茶湯更加清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隆林縣野生茶的生長環境較為特殊,在常年云霧繚繞的情況下,早晚溫差較大,同時土壤中富含有機物質。目前茶葉市場對于隆林縣野生茶的需求量逐漸增加,隆林縣不僅能夠通過野生茶的加工和銷售提升地區經濟效益,還能夠以此為基礎合理對旅游業進行開發,這些寶貴的資源將會產生巨大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3隆林縣野生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交通不便利
隆林縣野生茶生長于高海拔地段,不僅道路崎嶇,而且路途遙遠,甚至部分路段幾乎完全無法通行,導致野生茶的采摘工作能夠受到極大地阻礙。另外,采摘之后茶葉需要經過遙遠的運輸路途,極易導致新鮮茶葉出現走樣以及變質的情況,從而導致茶葉產品的品質收到不利影響。
3.2采摘不標準
近年來,野生茶產品的價格不斷上升,部分村民在開展采摘工作的過程中,一味追求速度快和數量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強采”和“狠采”的情況,對于樹體較高的茶樹,甚至出現了爬樹采摘的行為,導致野生茶樹的樹體收到嚴重損傷,阻礙了茶樹的健康生長。同時,由于被采摘的茶葉老嫩不均、長短不一,茶產品的外形、制作以及銷售價格的提升均處于劣勢。
3.3管理不規范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隆林縣野生茶多數處于“只采摘不管理”的狀態之中,茶樹病蟲害不斷發生且無法得到有效的抑制;并且,茶樹生長于高山地區,植物覆蓋率相對較高,茶樹被藤蔓纏繞的可能性極大,同時茶樹還會受到高山低溫的影響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導致隆林縣野生茶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3.4對保護野生茶樹資源的認知不到位
長期以來,隆林縣野生茶的采摘、制作等各個環節均為當地村民的白發行為,一直未受到相應的管理和約束,同時,當地村民也未受到與野生茶資源相關的教育,導致其對保護野生茶樹資源的認知嚴重不到位,也就未對野生茶資源實施有效地管理措施,提高了野生茶資源受到危害的幾率。
3.5亂采濫伐現象嚴重
受到市場炒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野生茶的市場價值越來越高,當地村民收獲的利益也就越來越多。處于對于利益的追求,有部分村民采用“掠奪式”的方式對野生茶葉進行采摘,偷采以及伐木采茶的現象層出不窮,導致野生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4隆林縣野生茶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的思考
4.1 增強野生茶林區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主要是包括核心區和緩沖區圍欄、修建工作路、排水溝渠、警示標志、保護點標志、看護房等保護設施,購置簡單實驗分析設備、氣象觀測箱等必要儀器等。
4.2開發措施建設內容
為使隆林縣野生茶這一寶貴資源可持續性發的發展,在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引進有資質的公司或合作社對野生茶進行保護與培育,建設無性系苗圃大棚,建立苗木繁育圃,對優質品種進行選育育苗,為野生茶推廣種植提供種苗保障。
4.3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對于熱情高、潛力大的龍頭企業,應對其實施進一步扶持,積極發展生態茶葉園,對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有效解決茶葉加工難的問題;在政府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具有實力的外地企業,借助其優勢提升茶葉質量并進一步開拓野生茶市場,以促使隆林縣野生茶產業能夠得高速發展;對于當前具有較高含金量的野生茶產業,應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以保障其發展過程更加順利。
4.4強化培訓和輿論宣傳
首先,結合隆林縣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文化、歷史內容,強化電視、網絡以及報紙等多方面的媒體宣傳工作,同時積極組織開展隆林縣茶文化節、隆林縣茶博覽會等,營造起良好的茶文化氛圍;其次,強化當地人民得到文化知識學習,促使當地人民得到綜合素質、加工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更新當地人民的野生茶產業觀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采養結合的方式”,也就是“提倡文明采摘、杜絕損壞茶樹”,以促使隆林縣野生茶產業能夠得到良性的循環發展。
4.5實施品牌戰略
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下,實施品牌戰略有利于推動隆林縣野生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原因在于隆林縣野生茶生長于高山地區,幾乎無受到污染的可能,具有較高的質量,同時還具有較為豐富的內含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占據優勢地位。
4.6建立野生茶樹保護區
在對野生茶樹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優良的株系、培育優良茶樹品種,以促使野生茶資源能夠起到充分的延續作用。
5結束語
對于野生茶產業來說,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縣的天然優勢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所以,為了當地的野生茶產業能夠得到良好發展,應積極強化管理技術、提升機械化應用水平,并強化茶農的專業知識,以實現提升隆林縣野生茶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洪浩.永定野生茶樹資源調查及保護與開發利用建議[J].現代園藝,2017(15):42-43.
[2]楊永紅,龔建華,康敏,等.茶陵野生稻資源保存保護和開發利用現狀及建議[J].大科技,2015(27):203-204.
[3]熊定偉,劉慧,殷國蘭,等.攀西地區西南紅山茶野生種質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探討[J].貴州林業科技,2019,47(1):11-15,6.
[4]韋柳花,羅小梅,林國軒,等.廣西野生茶樹種質資源現狀及保護利用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11):52-53.
[5]黃亞輝,盧政通,曾貞,等.金秀野生茶樹資源的特征及開發現狀[J].中國茶葉,2015(7):22-23.
作者簡介:胡曉芬(1984-),女,廣西隆林,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果樹、茶葉生產的栽培技術指導,技術培訓;果樹、茶葉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