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礦產資源浪費很嚴重,礦產資源的消耗呈現出大幅度的增長趨勢,礦產資源總的回收率只占30%,供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不足20%,我國礦產資源總量雖然在世界上居第3位。但是,我國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居53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1]。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的4%,而在全球總消耗量中,我國重要礦產資源的消耗占20%~48%,所以,將礦產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至關重要。開發貴金屬礦產資源與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密切的關系,開發貴金屬礦產資源的項目中,測試技術和應用至關重要,無論是測試技術,還是技術運行機制,都要積極地整合,并且項目處理機制及應用效率也要不斷地完善,在此基礎上,將開發流程進行有效地整合,從而使測試技術能夠為應用管理效果和發展提供保障,使貴金屬礦產資源和諧化的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貴金屬礦產資源;測試技術;物化探技術;應用
社會經濟在快速發發展,對于探尋貴金屬礦產資源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為了實現貴金屬礦產資源預期的效果,尋找貴金屬礦產資源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通常會采用一些測試技術作為輔助,來尋找礦產資源。若想準確且快速地將礦產資源的位置定位,只采用一種物化探技術作為探測礦產資源的輔助,已經很難滿足社會的需要,必須要將多種物化探技術融合起來進行探測[2]。
1 我國金銀貴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的現狀
在世界上,我國屬于金銀資源大國。根據美國地調局的統計顯示,2007年,我國黃金資源的儲量為1200噸,是世界金資源總量的3%,在世界排第8名;白銀資源儲量達260000噸,是世界白銀資源總量的10%,在世界排第5名。據有關報道,我國當前的已經探明的金礦儲量為4000噸,其中,砂金占14%,巖金占58%,伴生金占28%。將這樣產量作為標準來估算,我國黃金和白銀貴金屬礦產資源的靜態保障能力,都達不到五年,屬于礦產資源嚴重短缺的資源系列,因此,有效開發貴金屬礦產資源至關重要。
2 測試技術的內涵
礦山測試技術的關鍵就是物理性能,礦物利用的種類比較大,應用的范圍也非常廣泛,有關人員需要有效運用物理價值進行研究和分析,即測試技術主要推動的機制和關鍵就是物理性能,從而使礦山的管理機制和應用領域得以有效地保證。實際生活的過程中,有效運用礦山測試技術,能夠將多部門的協調工作體系建立健全。根據不同礦物的特點,將更加適宜的測試方式選擇,致使實際管理水平和應用效果得以有效地提升,測試工作完整性更好地維護,測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得以保障[3]。
3 物化探技術
3.1 物探技術
物探技術,就是地球物理探測,主要包括重力、地震法、電流法、放射性檢測、磁性檢測以及地溫檢測6種方法。有效應用物探技術進行貴金屬礦產資源探測,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探測效率,并且也能夠更加準確地定位。尋找能源等主要采用物理探測,相對于化學探測,物理探測在一些方面優勢比較顯著[4]。
3.2 化探技術
化探技術,就是地球化學探測,通常應用于貴金屬礦產資源的探測,該方法比較直接,在貴金屬礦產資源探測方面,比物探技術好。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研究化探技術也在不斷地深入,化探技術也更加成熟。已經將露出礦產探測出來,未來探測的重點就是隱形礦產[5]。最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化學分析儀器的精度,人們分析和研究化學探測技術更加深入,新理論和新方法也出臺了。
4 應用物化探技術的準則
探測礦產資源與經濟發展和科學研究等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探尋貴金屬礦產資源至關重要。探測貴金屬礦產資源,采用物化探技術作為輔助時,必須要遵循相關的準則,才能夠將區域大和高質量的礦區探尋到,從而使貴金屬礦產資源的尋找效率得以有效地提高。
4.1 開展劃分區域,區域中必須要有重點
在物化探技術中,這一準則是主要的工作模式,也是探尋貴金屬礦產資源的方案。我國金礦幾乎全部都是采用區域查找法進行探尋獲得的;有效運用物探方法,已經為我國尋找到80%左右的鐵礦。
4.2 查明礦區作為中心,在附近區域尋找礦產
該種找礦方法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例如,調查地質和走訪群眾等。采用這種方法尋找礦產資源時,需要運用物化探技術先進行探測,如此這樣,信息的全面具體才能夠保證[6]。在已經探明礦區周圍進行找礦時,由于已經查詢到礦區周圍的露出礦,因此,范圍一定要擴大。
4.3 間接與直接聯合及優化組合法
將貴金屬礦產資源探尋到以后,應該將間接和直接的找礦方法應用。直接和間接找礦方法聯合進行應用,效果會更佳,探測礦區的過程中,應該將物化技術優化組合進行使用。由于礦區地形不同,各種技術條件也不同,優化組合各種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才能夠將有價值的貴金屬礦區尋找到。
4.4 物化探技術全面實行
該原則就是物化探技術在尋找貴金屬礦產的各個階段都要應用,對于初期查探貴金屬礦產資源,物化探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全面勘查礦產資源的過程中,有效運用物化探技術,能夠將隱形礦區查找到,對礦區大小進行判斷等。普查完畢以后,物化探技術還能夠帶來新的驚喜,如探測周期縮短或礦區范圍增大等。
5 測試技術在貴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中的作用
5.1 通過已知礦尋找未知礦
5.1.1 在物化探異的資料中,通過已知礦尋找未知礦,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該原則主要運用自身所積累的經驗,判斷和研究異常的地質條件。一個地區具有很多種類的礦,不能只局限在已探明的礦產種類,是否還會有其他的礦種類也要考慮到。
5.1.2 分析和研究貴金屬礦的復雜性
分析異常情況時,必須要重視地質情況的分析。地質情況若不同,很有可能導致礦種也不一樣,因此,將不合理的解讀排除了,相關人員才能夠將正確的礦層探尋。通過總結以往的工作情況,了解到異常情況的解釋導致干擾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就會更加注意。
5.1.3 重視異常中應用綜合資料
研究人員必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異常情況,同時,也要將大量的工作經驗積累。相關人員意識到對鉆孔巖芯物性測試的重要性,再結合物質資料估計物性,然后進行對比。有時候還要利用物探技術,對異常進行定性,應用物探技術,也要按照順序使用,應用這些技術,要在綜合資料的協助下,對異常性質定性[7]。
5.2 測試技術能夠為開發和設計礦產資源提供保障
早期我國在測試礦物體系內,為了研究和分析礦物質,以及對其進行有效地鑒定,繁瑣復雜的應用體系和處理機制都要簡化。但是,無論是社會發展進程和經濟結構,還是測試礦物技術的速度都在不斷地加快,測試礦物技術也逐漸開始轉型,新型應用機制和產品開發已經形成,能夠有效地管理和升級技術體系。因此,研發機構結合開發項目管控和統籌研究測試技術,將與礦物有關的產品進行深入地開發,對于測試技術的應用效率的優勢進行維護,從而為落實開發礦產項目,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5.3 測試技術能夠改善礦產資源進出口的質量
經濟全球一體化項目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我國與國際貿易往來也在不斷地加大,在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體系中,我國的經濟若想占據主動,系統化技術升級制必須要積極落實,經濟運行受貿易壁壘問題的影響必須要減少。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產品所出臺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必須要重視起來,這樣就會對我國產品的出口稅增加,還會使我國企業常規化的發展受到阻礙,監督檢測出口礦產品,就是比較常見的手段,該行為不但使我國出口企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而且,還會導致我國的經濟運行結構失衡。因此,新型的測試技術必須要積極地落實,既要將技術運行的結構進行整合,又要將開發項目科學性和礦企管理有效地提升,為國際市場需求和順應時代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8]。
5.4 測試技術能夠協助剖析西方技術
為了將開發礦產項目應用的效率有效地提高,將測試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國外優勢必須要充分地借鑒,將技術體系整合作為基礎,對有效的技術經驗不斷地總結,從而使礦企管理的應用水平和基本價值不斷地提高。針對于項目設計和礦山管理而言,若想將良好的發展平臺設計和創設出來,測試技術必須要完善。
5.5 測試技術能夠推動部門協作管理
測試貴金屬礦產資源的過程中,不同部門業務必須要聯合起來,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運用測試技術,既能夠將應用礦產資源的范圍擴大,又能夠擴大管理礦產資源的空間,構建測試技術體系以后,不同企業和不同部門之間需要協調進行管理,如此這樣,才能夠使企業間的協作能力得以加強,全面優化后續工作的管理水平才能夠得以保障,管理工作目標有效地實現。協同化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將堅實保障提供給和諧化發展和測試工作。
6 測試技術在貴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中應用現狀
6.1 有待提升測試水平
其一,與國外標準化運行程度相比,我國制定的礦物種類測試標準差距還比較大,測試標準和產品標準都有所不同。許多測試過程標準的產品和用途只是冠名,沒有真正地處理測試指標的專指性。
其二,評價測試標準效果的過程中,礦產測試體系沒有將國外的先進技術體系引進,應用體系與技術結構之間失衡,就會導致運行效果發展滯后。
6.2 測試方法與生產脫節
將統籌分析開發礦產項目作為基礎,結合經驗參數測定實際生產的結果,將對比分析機制建立健全,從而使測試方法能夠將保障提供給實際生產工作中。廣泛應用經驗公式,利用測試中心分析原料和產品等數據,根據計量機制,對計算結構進行完善。現代化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現行科學技術與傳統應用體系之間具有很大的差距,也會降低原料塑性指數,測試人員了解到,運用傳統處理機制具有嚴重的安全隱患,無法集中約束數據,就會造成處理測試項目失衡。
6.3 測試結果裝備有待提升
開展礦產測試的過程中,裝備滯后和技術體系水平低的問題還存在,我國當前所用的分析粒度測試還比較滯后。由于測試技術發展滯后,開發礦山高檔產品項目也止步不前,特別是提純工藝分散和研磨礦物過程等,測試項目工作對于實際的要求無法滿足,也會制約項目的發展和技術體系。
綜上所述,探尋貴金屬礦產資源的過程中,有效應用測試技術,既能夠使探測效率很大程度地提高,又能夠將更多有價值的礦產資源探尋到,從而使探測貴金屬礦產資源的周期縮短,探測費用有效地降低。
參教文獻:
[1]周星燦,時承華,陳志,傅群和.湖南省有色、貴金屬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7(20):137-139.
[2]柴璐,鮑慶中,周永恒.俄羅斯遠東聯邦區金剛石-貴金屬礦產資源概況及潛力[J].地質論評,2017,63(S1):31-32.
[3].稀貴金屬復雜伴生礦高效提取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J].黃金科學技術,2016,24(04):106.
[4].稀貴金屬復雜伴生礦高效提取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J].有色設備,2016(04):58.
[5]王忠文.黑龍江右岸金礦資源預測[D].吉林:吉林大學,2015.
[6]吳麗芳.中國貴金屬礦床的基本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J].科技與企業,2014(05):145.
[7]張暉.黑龍江省貴金屬礦產勘查程度圖的定量分析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3.
[8]常冬寅.安徽省礦山廢棄地分布及礦山重金屬處理實驗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