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本文主要是針對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各階段的特點進行詳細的分析。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現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與此同時,伴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和管理模式的發展,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正處于發生變革的時期。企業的核心不僅是關心企業短期之內的經濟利益,更是調整企業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發展的根本。基于此,結合當前我國市場競爭環境下,提出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市場競爭;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
伴隨著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更深入的完善,國內有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不斷對企業管理模式進行變革。在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不斷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國諸多企業在實際改革中也是遇到了較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相關研究學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充分將這些措施運用在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中,能夠促進企業管理人員運用新觀念變革,從而促進企業進入良性經濟效益發展狀態。
一、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取得先機的主要核心。俗話說得好“商場如戰場”。在當前國內企業競爭中,因其自身管理水平較低,極其容易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出現問題。簡單來說,企業管理和企業實際運營是無法結合為一體,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會直接導致中小型民營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分割開來,都變成獨立存在的個體部門,從而影響到了當前民營企業發展,因此中小型民營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其難度是極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國民營企業水平較低的表現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人員自身管理水平較低,人員流失度較高;其次就是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模糊,人均工作效率較低,員工工作權限不明;最后就是企業人力資源投入較低,員工培訓機制不完善,缺少激勵機制。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中小型民營企業整體發展的進程。
(二)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完善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是保障企業正常運轉的前提,其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我國有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都是存在下面幾個管理制度問題:首先是企業管理人員對自身認識的不足。企業管理人員沒有重視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對于新進員工沒有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和職場規劃,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會嚴重限制企業發展。其次就是企業管理制度不成體系。國內有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屬于家族式企業,這種家族式企業管理人員自身的背景,會讓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忽視企業相關制度,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會直接導致企業的管理制度很難得到落實,長期以來,企業制度就會形同報紙一張,空有制度,卻無法得到落實。因此,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缺陷,會直接導致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經營效益大幅度的下降,企業也會因此而付出相應的代價,嚴重時還會讓民營企業在市場中被淘汰。
(三)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落后
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人、財、供、銷等方面都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人力資源管理是最不標準的企業管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除了那些較為優秀的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現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現目前,中小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都沒有一個極為標準的規章制度,來對民營企業管理進行限制。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具還沒有去實現統一化、標準化,就比如企業績效考核表格,國內多家企業都是不一樣的,在企業對于績效考核表格設計方式以及設計標準都是大不相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和落實極為模糊。所以,還需要相關學者通過對企業管理的方式進行標準化,統一化,從而去實現中小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化。
(四)輕視員工主體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中小型民營企業的領導人員是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的,企業領導做事的風格是企業能夠長足發展的管理,若是企業領導在決策或者是做事之前都是單獨決定,沒有聽取員工的意見或是接受建議,長久以來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或者是人力的損失。簡單來說,就是有能力的企業領導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在面對企業有重大決策時也是需要與員工進行溝通,征求建議。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沒有重視員工的地位,從而限制企業的發展。其表現主要是在下面幾點中;首先有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者認為自己是企業的管理人員,將自己地位比較看重,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管理好員工,給員工制定工作任務,從而在管理中個人的情緒是相對較大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就直接讓員工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嚴重影響到了員工工作;其次就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者沒有重視企業技術人員的地位,留不住這部分優秀員工,這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最后就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人員在開展員工大會或者是代表大會時,沒有給予員工相應的權利,從而難以發揮出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實際作用,這樣會直接影響到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經濟發展和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尤其是在這個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的時代下。
二、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對策
(一)提升中小型民營企業員工整體素質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型民營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徑就是要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所以,我國企業必須要做好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民營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包含了以下幾點;第一是普通員工的培訓,企業中基層員工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決策權力,是被管理的主體。即使是這樣,員工之間不能分高低,每位員工都是企業的一部分。基層員工也有提升和進步的訴求。所以,需要企業提供給員工不同層次的培訓計劃。這樣才能優化隊伍,從而來提升企業的整體業務能力,這對于企業實際管理也是有著極大影響的。第二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層的管理培訓,企業領導人員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力量,領導人員自身能力的大小對于企業管理也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領導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民營企業全體員工的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夠去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建立健全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
現代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正常發展的基本保障,其關系著企業自身的發展。因此,企業必須要制定較為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其基本的內容是包含了;企業員工工作制度、企業員工管理制度、企業員工上下班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安全生產制度等多方面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只要企業所制定出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并有效保障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發揮,并將其作用體現出來,那么民營企業的員工就會按照企業所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工作,從而企業的實際運行就會越來越順暢,這樣能夠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
(三)強化中小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在針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缺點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進行全方位的改善;首先是民營企業的領導要和員工多進行交流保持溝通,當前企業人力資源領導必須要關心員工的生活情況以及工作情況,這樣才能夠讓企業員工感受到企業領導對于自身的關系,從而得到企業領導的重視,這樣才會給員工帶來精神上的鼓勵,從而起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其次,要完善民營企業考核制度,企業必須要將員工平時工作上的表現計算到企業年底考核標準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企業年底考核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從而促進員工和領導之間的關系,保障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針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績效管理中企業薪酬設計和企業績效是掛鉤的,要建立完善中小型民營企業年終獎勵制度,要在一定程度上把企業的總體經濟效益和企業員工的薪酬相關聯,只有這樣才能夠更進一步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能夠通過努力工作,獲取更多的經濟回報,鼓勵多勞多得的良好工作環境,這樣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也是間接的提高員工自身的薪酬,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夠調動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強化企業行政隊伍的凝聚力。
(四)創新中小型民營企業治理結構
一個民營企業實際經營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決于企業領導的自身能力。還有一個就是民營企業中的中層管理人員,其必須要擁有一個較好的思想,以及做事雷厲風行的風格,要善于和員工溝通以及關心員工與團結員工,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去降低中小型民營企業領導人員在決策時的失誤。企業必要做到將員工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這樣就需要企業領導隨時聽取員工對于企業重大事件以及領導人員所給予的建議,要做到聞過而改的好習慣,中小型民營企業還需要逐步去完成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從而來保障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需要不斷的進行優化,針對實際情況對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做出應對性措施,從而讓民營企業得到更為快速的發展,讓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孫風元.民營企業戰略管理模式及其應用[D].天津大學,2007.
[2]吳智峰.供應鏈環境下中小民營企業庫存管理模式探討[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