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本文圍繞如何提升PPI價格統計調查水平從多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PPI價格統計調查;提升;基礎;核算;意義
工業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工業部門是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較高的生產部門,其發展速度、規模、效益以及生產結構的調整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者價格包括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和企業作為中間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簡稱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調查的目的在于及時、準確、科學地反映各工業行業產品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和幅度,為國民經濟核算、計算工業發展速度、宏觀經濟分析和調控、理順價格體系等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
它的主要調查任務:
1.調查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及購進價格。
2.編制全國、各省(區、市)及大中城市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指數及各種分類指數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指數及各種分類指數,反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的變動趨勢及幅度。
3.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各種分組的價格指數。
4.結合工業經濟情況和相關經濟活動,開展統計分析,及時反映工業生產及市場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各級黨政領導和管理部門宏觀決策提供服務。
5.向社會發布工業生產者價格信息,正確引導市場走向和行業結構調整,為社會公眾提供咨詢服務。
一、狠抓源頭數據,堅持依法統計
格守原則嚴把源頭數據。堅持依法統計,恪守工作原則,認真遵守價格調查方案和PPI企業聯網直報準則。一是堅持數據質量為核心,嚴格執行“按時點采價”、“同質可比”和“剔除非價格變動因素”的原則進行數據采集,關注數據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把控,恪守原則不出假數。堅持聯網直報開網“即報即審即驗收”的數據審核查詢模式,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查詢并要求更正數據或詳細說明原因,在第一時間內杜絕錯誤數據,切實提高源頭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二是加強數據分析評估,從環比、同比、累計比等各方面進行縱向和橫向間的分析評估,明確差異行業進行重點監控。三是實時對調查樣本摸底清查和增補工作,對停產破產企業、產品不穩定、基本分類單一企業,進行及時核實處理,提升樣本管理精細化,提高源頭數據質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夯實基礎管理,強化業務培訓
夯實PPI統計調查規范化工作,各環節工作方法和要求都作詳細的電子版和紙質版管理化,建立PPI各月報表紙質版及電子版檔案、匯總程序數據檔案、臺賬紙質及電子版檔案、數據查詢記錄檔案、平臺規格品更換記錄檔案等,扎實基礎做到數出有據、精細管理、全程留痕。
強化業務管理制。對基層業務人員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訓方式,多效并措增強業務指導培訓。對基層專業人員和調查企業統計人員采用“疊加培訓”方式進行培訓,以不同形式進行間接或訪廠指導培訓,日常報表過程中重點放在即時問答,對不解或難點問題及時交流解決,把問題杜絕在源頭數據,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有效的提升業務能力,最大化的提高培訓效果。
三、加大企業走訪調研,力求全面掌握動態變化
有想法定目標,結合專業要點、經濟熱點等問題加大對調查企業的走訪調研力度,使工價專業重點專題調研、走訪檢查常態化。一是制定走訪計劃,量化走訪檢查任務,根據調查樣本的分布結構,確定每年企業走訪檢查數量。制定統一的企業走訪檢查登記表,規范企業走訪檢查記錄工作,并建立企業走訪情況臺賬,掃除企業走訪死角,夯實企業統計調查工作基礎;二是采取調研與走訪、督導與普法、檢查與執法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增強基層基礎規范化;三是明確走訪檢查重點。重點走訪檢查基礎工作較薄弱,統計員更換頻繁,配合度較差等情況的調查企業。重點檢查企業數據采集方式、企業原始憑證、價格計算方法,避免使用平均價格等常見錯誤現象,確保數出有據,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遵循出廠不含稅、不含運費,購進含稅、含運費等原則,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及準確性。四是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遮掩、不回避,區別對待,逐一反饋,指出問題的嚴重性,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下發檢查結果通報,責令限期整改。
四、嚴格制度要求,完善樣本管理
嚴格制度穩定調查樣本。結合當地工業結構選取調查樣本,樣本結構對調查總體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都要有充分的代表性,重點行業實現全覆蓋。調查對象應選擇規模較大、經營狀況良好穩定的企業作為樣本。樣本產品應選擇銷售占比較大、生產穩定、發展前景廣、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以增強樣本的穩定性。
配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調整,做好新舊行業銜接,實時完善“企業基本情況卡”、“規格品描述”等資料更新,使代表企業及規格品一目了然,更好的提升產品同質可比掌控程度和不可比因素評估能力,實現了產品維護管理有跡可查,產品替換規范可靠,真正做到有數可查,有據可依的規格化管理。
五、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服務
加強統計法制宣傳和執法,提升調查企業對《統計法》的敬畏感,自覺接受監督,不斷加強調查企業的配合度,進一步增強基層基礎建設,在當今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加強統計法制建設勢在必行,要讓統計法律法規為調查統計工作保駕護航。強化調研提升服務,切實做好調研分析工作。堅持以成果見成效宗旨,全面提升服務意識,把握經濟發展形勢,充分發揮工業企業調查職能優勢,利用PPI價格走勢、訪企調研了解的活情況等有力資源,把分析信息、調研報告的撰寫工作做為體現成果的重點工作來抓。針對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選題,注重價格波動原因及后期走勢等活情況的積累,加強對重要指標的預測和研判,做好數據分析、解讀工作,為國家及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汪海清 趙文斌.道路貨運價格統計調查探討[J].中國信息報,2016(03).
[2]李勝建.大數據時代政府統計數據來源渠道研究[J].中國國情國力,2015(02).
[3]國家統計局沈陽調查隊.工業生產者價格統計調查企業上報中常見問題[J].中國信息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