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娜
摘要:發票是經濟交往中的憑證資料,也是記錄經營活動的證明文件。發票是稅務機關進行稅收和核算的原始憑證,規范和加強發票的管理是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證據,也是稅收機關征收稅費的標準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中規定:發票管理是稅務機關依法對發票的印制、領購、使用、保管、檢查及違法處理的全過程進行籌劃、組織、監督、控制。所以,如何規范進行發票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正常運作和財務風險。本文就如何規范發票管理和使用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發票管理;規范發票;使用
發票是消費者在購買物品的時候,商家需要為消費者提供的憑證和消費記錄,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商家或者企業都會走法律的漏洞和間隙,少數還存在不開發票從而減少稅收的現象。甚至有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私利而大量制造假發票、非法代售代開發票,嚴重擾亂了國家稅收的正常秩序。因此,規范發票的使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有效管理管理發票,提高管理水平一直是一個難點。
一、發票的定義和分類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或個人在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時候,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是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為了方便會計核算,每一張發票都擁有唯一的流水賬號碼,發票是不可以重復或者跳號的。發票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
普通發票主要是營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所使用,是由行業發票和專用發票組成,適用于某個行業或者經營活動,如商業零售統一發票、批發統一發票、產品銷售統一發票等等。增值稅發票是國家稅務部門根據增值稅征收管理而設定的,是納稅人銷售或提供稅收的一種項目發票。
二、發票使用管理的不良現象分析
在發票使用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部分企業或者個人仍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不符合規定的發票開具、偽造發票、代開發票等等違法現象。這些不良現象不但會加大了稅收機關的工作難度,有些企業甚至會利用這些機會和漏洞進行逃避稅收,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和市場秩序。從發票管理和專業角度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
1.利益的驅動。偽造發票和銷售假發票存在巨大的利潤空間,一般來說,印刷假發票的成本大概是1元左右的成本,但是一旦開具假發票,流入市場的銷價一般是200元左右,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極大地利潤空間,這也是誘發不法分子進行冒險的根本原因。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通過嚴密的組織、分工、印制、販賣,逐漸形成一條產業鏈,結果也是相對驚人和觸目驚心的。
2.市場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買賣,不法分子進行這些行為的時候,當然是由于市面上對于這方面的需求量很大。偽造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一些從事建筑、餐飲、零售的單位或個人,很多時候為了逃避稅收、掩蓋資金、制造虛假信息等需求下,都會進行購買或者進行一些非法代開的發票業務。甚至有些單位為了賬面的“好看”或者收支平衡,不息冒險利用假發票進行做假賬或者收益的充數等等,以達到賬面的要求。
3.管理的漏洞。出現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管理上出現了問題或者漏洞,讓違法分析有了機會和空間進行冒險和嘗試。發票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發票防偽科技含量尚淺。現今全國各地的發票格式、類別、防偽技術都是各有千秋的,相對缺乏統一性。這方面增值稅發票管理上會比較完善和嚴格一些,其他的普通發票都是比較雜亂的管理,沒有較為統一的說法,為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二,發票鑒別真假存在難度。雖然有人把發票比喻成“第二鈔票”,但是對于發票的真假鑒別沒有很官方的說法和規定,人們對于發票的真偽認識并不多,并沒有很多的經驗可談。第三,對發票作用理解比較片面。很多人收到發票或者開具發票,并不是真正知道其真實作用和意義,只是形式上感覺需要這種票據作為經濟活動或購買活動中的發生證明。
4.懲罰的力度。偽造發票的懲罰力度并不是很大,所以才會造成發票違法犯罪活動的屢見不鮮。目前主要有《刑法》、《稅收征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法律法規對發票的不法行為進行限制和管理,但是從法律法規上看,其懲罰的力度和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例如,《刑法》的第二百零九條規定:“偽造、擅自制或出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普通發票的,處以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者,處以兩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很明顯,處罰的力度都是比較輕的,所以不法分子在利欲心的膨脹下,會懷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即便是被捕,很多人還是會繼續從事這種行為。
5.發票的開具。開具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指的是沒有經過稅務機關監制,進行不實的發票開具和填寫。例如,沒有如實進行填寫付款單位的全稱、發票聯沒有加蓋清晰的發票專用章、填寫項目不全、字跡不清楚等等,這些都是不符合規定的填寫,直接影響著發票的正常使用和意義。
三、發票使用管理的建議和措施
由于偽造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的現象猖撅,發票的不合理利用和使用會直接影響社會的道德風氣,還會影響市場秩序的正常運作。所以發票的合理使用和規范管理是非常值得關注和注意的問題,各級稅務機關要加大整治的力度和打擊姿勢,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并通過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共同構建發票的有效長期管理,為維護社會和市場的正常秩序努力。
1.強化社會治理,嚴厲打擊假發票
銷售假發票、非法代開發票不但是一個市場調控的經濟問題,還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假發票影響著社會的整體風氣和氛圍。假發票是一種偽造制作違法行為,或許有些不法分子在偽造發票的同時還會偽造文憑、假證件等相關的偽造事件,進一步惡化和禍害社會的穩定。所以,國家必須強化對社會的治理,嚴厲打擊偽造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的事件,讓不法分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高昂的代價并體會到法律的嚴肅性和威脅力,達到警戒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發票的檢查力度,對發票的渠道和具體操作進行細查,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協助。例如,一經查出有財務人員使用假發票或是購買虛假發票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和吊銷工作執照,切實站好監督的崗位職責。或者對于舉報發票違法行為的公民進行獎勵或表揚、在社區和各大官方網站加大宣傳力度、對發票違法進行曝光、在銀行網點、社會公共場所派發宣傳資料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稅務部門可以聯合公安部門進行一些打擊活動,通過信息技術反偵探,利用不法分子的手機短信、電話、傳真等交易方式進行稽查追擊,加大打擊力度,確保整治行動有更大的成效。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整治活動提高人們對發票的認識和積極性,實現意識和行動上的有效的轉化。
2.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化管理發票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嚴格的管理發票管理制度,明確了開具發票整個工作流程的細化和職責,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了發票的統一性。開具發票涵蓋了很多工作環節,如購買、保管、領取、背書、注銷、沖紅等等,另外還對具體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規定和限制,防止發票管理上出現不必要的風險和漏洞。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對發票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規范,對發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根據《稅收管理員制度》中規定,稅收管理人員在發票管理上有以下職責:對納稅人使用發票的情況進行日常管理和檢查,對各種異常情況的發票進行反復核實和更正;發現所管納稅人未能按照規定開具、取得、使用和保管發票的違章行為,必須向所在稅務管理部門提出意見;發現有違法行為的,必須建議和提交資料給稅務部門進行稽查處理。這些都是比較值得參考的法規,企業或個人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進行實際的具體規定,對人員的職責和發票的管理進行相關的規定和限制,讓大家有法可依,有據可依,提高大家的法律法規意識。
3.加強安全管理,提高發票安全性
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發票管理,己經做到第一道的防線,然而這并不夠,為了進一步確保發票的安全性,必須定期進行定期的票據檢查和相關工作的核對,以免在日后工作種產生不必要的漏洞。在發票檢查工作中,有關部門應該實行定期的抽查和每月的檢查監督,不斷提高人們對發票的意識和關注度。加上現時電子發票的不斷推行和普及,雖然也是方便了財務信息工作的進行,但是電子信息的安全漏洞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加強發票的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發票的科技含量,因為發票有“第二鈔票”的象征,有關稅務部門應該加強對發票科技含量的研發和探究,無論從發票的細節設計,還是從發票的紙張選擇,都需要多下功夫,不斷提高發票的防偽和科技含量。在提高科技含量的同時,需要加大宣講力度,讓人們熟知發票的作用和具體的細節。有關部門可以增加一些方便人們查詢發票真偽的渠道,例如,開設一個查詢服務系統網站,讓持票人在這些網站上輸入相關的發票信息,便可以辨別發票的真偽。或者在地稅、國稅等服務大廳中設立一些發票專用的服務電腦或窗口,提供發票鑒別或者咨詢服務。
4.嚴控發票銷售,防止不法行為
想要有效控制發票的非法銷售等非法行為的惡化,必須加強對發票的管控和管理,實行長期的堅持落實,才能有效抑制不法行為的再度惡化。首先,在申領發票的時候,稅務部門要求申購人提供具有法律效率的個人或者企業證明資料,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假身份或者假證件進行登記申購發票,繼而進行不法的行為。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對發票發售的數量進行限制和核定,讓申購人在條件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約束。例如,可以根據企業的經營范圍和規模進行調差和申購審核,從發票的種類、版本、數量逐一進行復核,確保每一張發票都是合法且有效的。還如對初次申購發票或者有違章記錄的納稅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申購發票的數量和時長限制。除了對發票的申購和申領進行限制之外,還需要對發票的丟失進行規范和說明,以保證每一張發票的來龍去脈都是清晰的。例如,發票發生了丟失或被盜的時候,納稅人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登報或刊登公告社會,對發票進行作廢說明,確保發票的嚴肅性和填密性。
5.提高人員意識,確保發票有效性
財務人員是發票的開具和使用的直接關系人員,其意識直接影響著發票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和專業知識,加強職業道德的意識,對于不符合的規定的憑證進行認真審核和正確的處理,確保發票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例如,在實際操作中,對于那些不明確、不完整的發票要求填寫,管理人員必須重視起來,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指示,要求財務人員進行重開,不能草草了事。對于資料不全、或者不實的發票要求,堅決不予以受理。發票管理必須是有專業人士進行專業的管理,不得轉借、出讓或者代開,人員之間也不得有直接的親屬關系。
必要的時候,企業也可以通過一些稅控裝置實行對人員的監督和管控,例如稅務軟件上的賬號信息管理,對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分立。一旦進行系統,便清晰知道具體是哪位員工進行了什么的工作,有利于對發票工作的監管。另外,發票的領取必須進行統一登記和復印備份,確保資料的齊全和真實性,這樣也可以確保對財務人員的時刻提醒和自我檢查。
總的來說,發票的管理是稅收的重要部分,是保障國家稅收的重要一環,也是確保社會市場秩序的有序進行。但是發票的管理涉及的內容和人員比較多,且相對比較復雜,在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和阻礙,甚至會出現一些違法活動等不良發展的新動向。因此,如何有效進行管理發票工作,對于稅收管理和市場經濟秩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企業或事業單位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對發票管理的每個過程進行細化和明確,通過一系列的整治活動和工作,堅持杜絕虛假偽造、非法代開等不符合規定的違法發票行為,確保發票工作的規劃化、科學化和合理化。一旦發票管理得不到控制,不單單是法律的漏洞和企業的損失,更多的是影響著社會的秩序和發展。相信在日后的發票管理工作中,稅務部門加大其管理力度,加強與公安部門的溝通和協助,為實現打擊發票違法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讓發票管理走向健康安全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賈秋敏.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商場現代化,2017(21):134-135.
[2]于蔚,李倩,王洪濤,等.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電子發票管理研究[J].會計師,2018(7).
[3]黃瑞宏.改進發票管理的應對策略[J].會計師,2018(5).
[4]王代群.關于做好新形勢下電子發票管理的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6).
[5]李琳慧.如何應對發票領用開具新模式[J].稅收征納,2018(1).
[6]柴躍廷,于瀟,黃亞東.電子發票管理與公共服務體系設計與實現[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