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世鵬
摘要:鑒于近年來在農業機械管理使用與維護保養中總結積累的經驗,從農業機械的科學管理、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三個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論述,以便與農機管理服務同行進行交流和探討。
關鍵詞:農業機械;管理;使用;維護保養
中圖分類號:S2327 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44
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前提保障和推進動力,先進農業機械裝備能否安全、合理的管理使用關系著農業機械裝備能否達到其經濟使用性能和設計壽命。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改革、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科學技術更新換代日益加快,農業機械裝備發展走向了高質量、高性能、高品味和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同時對其管理使用與維護保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農村指導和調研工作中發現,當前農業機械使用者受到文化素質和應用農業機械技能的限制,存在著不懂科學管理、不會正確使用及不善維護保養的問題。因此,以下內容從農業機械的科學管理、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方面談一些實踐經驗。
1 科學管理
農機裝備科學管理可延長其設計使用壽命,可提高經濟使用性,可間接降低農業生產投入成本,并可搶農時抗災害。但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農機裝備的使用者仍然受到文化素質和應用科學技術能力的限制,農機裝備存在著作業時間安排不合理,如何進行農機裝備間匹配與相關設備配置,保管存放較比隨意的管理問題。
1.1 安排作業時間要合理
農業機械作業季節性強,使用作業時間短,合理安排農業機械在生產中的作業時間就非常重要,因此,對農業機械的使用時間要進行合理安排和優化,制定具體的使用計劃,才可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1.2 農機裝備匹配要符合功能需求
根據農業機械裝備間功能需求,進行合理匹配,提高配套比。同時選擇多功能的農業機械裝備,使其在農閑時間能夠從事多種農業生產項目,保證其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農業機械裝備的整體使用效益。
1.3 建立標準化保管存放制度
農閑時節要庫房存放,防止暴曬、風吹雨淋等,避免零部件氧化腐蝕損壞機器;農機裝備作為農業生產的固定資產,是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建立科學的資產保管制度,實現標準化管理。
2 正確使用
農業機械能否在農業生產中發揮高效、節能和最佳經濟使用性的作用,這與使用者能否正確操作使用農業機械密切相關。一要懂相關農業機械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二要會農業機械實操技能;三要重視農業機械維護保養。
2.1 技術培訓
在購買使用農業機械之后要對農機操作使用人員進行有效的技術培訓。通過培訓讓使用者了解和掌握農業機械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實操技能、維護保養技術和相關法律法規,使之能夠達到“四懂”“四會”,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農業機械的使用說明書,了解其結構性能及注意事項,保證農業機械在良好的狀態下進行作業。其中,“四懂”即是懂農機裝備的工作原理、懂適用范圍、懂結構性能和懂交通法律法規;“四會”,即會正確使用操作農機裝備、會合理安裝調整、會維護保養和會故障排除。
2.2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嚴格要求操作者執行持證上崗,持證操作者在考核中進行過專業操作技能培訓,可保證在操作使用中能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會正確使用與操作,保證機械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可杜絕農機裝備超負荷作業和違規操作,為農機使用者更快收回投資,提高經濟利益。防止因超負荷作業和違規操作導致農業機械損壞,縮短使用壽命,或造成機械事故,導致更大的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
2.3 合理配置農業機械
隨著農機裝備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機械的種類越來越多,各種農機裝備間的匹配就非常重要,合理配置可保證配套裝備發揮出更多的功能。避免出現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的現象,保障農機配套裝備作業質量,提高農機裝備配套比。尤其是大型農機裝備要配齊相關配套設備,才可保證其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3 維護保養
農業機械是一種科技含量高、結構復雜的農業生產工具,作業環境條件比較惡劣,要求使用者有一定實操技能和專業知識素養。作為一種農業生產工具,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和機械零部件的磨損,其使用性能也隨之下降,影響著正常使用和安全生產。因此,農機裝備的保養與維護環節顯得非常重要,也是影響農業機械使用壽命長短的因素之一。
3.1 清潔
農機裝備的作業環境一般在農田中,作業環境比較惡劣,經常受到風吹雨淋、雜物纏繞等情況對其造成的損害,所以每次作業后要對農機裝備進行必要清理,減輕機械零部件的腐蝕和磨損,對長期閑置的農機裝備要進行徹底的清理工作,必要時將重要零部件進行密封保存。
3.2 潤滑
潤滑有減緩磨損、減少摩擦損失、凈化摩擦表面、防止零件表面氧化和腐蝕等作用。要嚴格按照農機保養維護規則,做好對農機裝備按時加油、換油,特別是潤滑油類別必須符合各類農機裝備和其不同部位的零部件要求,定期清洗各潤滑系統的過濾器,確保潤滑系統油路暢通。
3.3 故障檢測
機械發生故障之前會有“前兆”,日常使用過程中要心細,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和進行維修,降低損失,避免損害。平時作業時操作使用者要做到“三勤”。一是手勤:作業前,要檢查固定件是否松動,出現松動應進行緊固;轉動部件轉動是否靈活,皮帶、鏈條張緊度是否適合等,若有問題進行調節,使之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二是眼勤:要經常查看農機裝備,不管是在作業過程中還是停置時都要做到心細,查看機械零部件是否在正常的狀態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避免故障的發生,影響生產作業。三是耳勤:在作業過程中,若聽到異常響聲,應立即停止作業,檢查引起異常的原因,及時進行修理排除故障問題。
3.4 保養
在農機具作業時,要時刻注意農機具的工作狀態,在農機具停止作業后,要注意農機具的維護保養。農機具的維護保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清潔工作,農機具作業結束后要及時清除附著在農機具上的污泥、雜草等;二是查看并緊固農機具的零部件,發現丟失的要及時補裝,同時對損壞的部件進行更換;三是查看各個工作部件的狀態是否正常;四是及時潤滑,對需要的部位及時加注潤滑油。
3.5 存放
農機裝備作業季節性強,一些農機裝備會在農閑季節長時間閑置,因此,農機保管問題就非常重要。在閑置期間不能隨便扔置在一邊,任由風吹雨淋,陽光暴曬,這樣會加快農機的老化,甚至造成下一作業季節時無法使用的嚴重后果。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在閑置期間采取措施,精心保管。一是在農機裝備每個作業時節完成后要進行徹底的清潔,雜物清除干凈,需要潤滑部位注入潤滑油;二是對農機裝備上易被腐蝕的零部件涂抹防腐油;三是對農機裝備的重要零件和易被腐蝕變形的零件,應進行專門的保管;四是庫房室內保管農機應保持通風、透光,室內不能有積水,避免潮濕;五是室外存放農機應墊起和遮蓋,同時注意雨雪天氣,避免被淋濕和雪覆蓋。
4 總結
從農業機械使用者那里我們了解到,要發揮出農機裝備應有的作用,必須重視農機裝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農機使用者要懂科學管理、會正確使用和善維護保養。只有管好、用好農機裝備才能讓農業機械在農牧業生產中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農牧業生產發展、農民增收做出貢獻。所以,在使用者購買農業機械時,要做好農業機械相關結構性能、正確使用、維護保養等工作宣傳培訓,使購機戶對管好、用好農業機械重視起來,在使用中發揮出農業機械應有的作用,同時保障農機安全生產。